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临近开学孩子手机要不要收回?教育专家有妙招

原标题:临近开学,孩子手机要不要收回?

科学使用电子产品教育专家有妙招

一到假期,孩子玩手机、电子游戏似乎成为很多家庭无法回避的问题。寒假接近尾声,许多家长也分享了对这一问题与孩子“斗智斗勇”的经历,其实,父母与孩子建立良好的网络使用规则,做好表率,做好陪伴,也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自我控制、自我管理的能力,在享受网络学习资源的同时共同度过融洽、有爱的寒假生活。

从“手机自由”到“及时刹车”

寒假短短四周,转眼接近尾声,在假期把手机当作“哄娃神器”或者奉行“手机自由”的父母,现在是否正苦恼如何将手机“收回”?

家有3年级娃的昕昕妈妈告诉记者,“寒假前两周,孩子说要放松放松,我们出去旅游了一趟,回来他就去了姥姥家,在姥姥家我无暇顾及他,肯定没少玩手机。”接下来过春节带着孩子走亲访友,孩子跟兄弟姐妹们聚在一起,又是少不了玩游戏,为了不扫大家兴,昕昕妈也没太管。“但现在已是假期最后一周,眼看快开学了,所以前几天我与孩子大吵一架,严肃地‘阻断’了他用手机、玩游戏、刷视频。”最近每天督促孩子赶作业的昕昕妈妈说起孩子玩手机这事儿,不禁捏了一把汗。

她说,儿子曾抱怨,“作业自己肯定会做,但好不容易放假玩会手机怎么了?难道家长可以玩,孩子就不能玩吗?”于是为了给儿子做榜样,她现在每天晚上回家也自觉把手机放到一边,专心陪孩子学习、写作业。

家长巧策略 让娃合理用手机

家有高中生和小学生的二宝妈周女士则在这个话题上颇有经验,她早在寒假一开始就与两个孩子制定了“手机使用合约”:每天在完成规划的学习任务后,可使用手机一至两次,每次不超过20分钟。分享你用网络查询到的一则知识、听的一首歌、看的一条有意义的视频。与朋友玩游戏,到时间停止时要立刻结束。不点击不健康内容。当天使用电子屏幕学习或休闲娱乐的时间越长,户外运动时间越长。睡前一小时不使用电子设备……周女士通过多方咨询制定了她与孩子们的“合约”,她认为,家长要制定出有效的电子产品使用办法,网络对孩子的吸引力不仅是游戏或短视频,而是能成为教育孩子的好工具。

给孩子的建议

经过一个学期的紧张学习,同学们很容易有“假期来了要减压、放松、享受”的想法,每个人的自律性和自觉性都有限,不论是大人还是孩子总会有贪玩的时候。面对网络游戏的“诱惑”,青少年如何实现自律呢?青岛第六十七中学心理教师、首届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陈值娥对孩子们提出了如下建议。“我们要坚定自己是手机的‘小主人’,要根据自身需要合理使用手机。千万不能丢失了主导权,被手机牵着鼻子走。”其次,陈值娥老师建议有节制地使用手机,可以确定每日使用时间并严格执行,可以尝试运动、绘画、听音乐等其他方式减压,慢慢减少对电子产品的依赖。

最后,要巧借父母监督。生活中,不少同学对过度使用电子产品也很苦恼,但当父母提醒、管控时,最直接的心理感受就是愤怒,继而用“逆反”的行为来应对。“如果我们能转变视角,就不难发现父母的唠叨与引导的背后,饱含着对我们浓浓的爱。此时更好的处理方法是与父母沟通,共同协商电子产品的使用用途、使用时间、使用方式。当家长孩子互相尊重、平等交流时,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她说道。

给家长的建议

对孩子的网络使用问题,家长既不能看到孩子用手机和iPad就没收,采取简单、粗暴的管理方式,也不能完全放任不管。陈值娥老师也对家长们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首先,创设使用氛围。家长们要拒绝“双标”,避免只针对孩子制定使用规则,家长也要遵守电子产品的使用规则,以减少孩子对规则的对抗情绪。不把电子产品的使用作为与孩子谈判的筹码和奖励,弱化电子产品的重要性,还原其工具性作用。其次,很多电子产品的问题,背后的真相却是孩子脆弱的心灵躲进了网络。所以,当发现孩子有沉迷电子产品的苗头时,家长不要简单粗暴指责孩子,要思考孩子为什么会这么容易被电子产品吸引?是不是孩子的某些内在需求在现实中没有被满足?相信父母持续的爱与关怀肯定会帮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让孩子在网络世界里进退自如、保持清醒的头脑。一旦减少电子产品使用,孩子会拥有大量的自由时间,此时如果无替代行为,孩子坚持不了多久又会回到电子产品上。所以家长要组织丰富的家庭活动,如共读书、做家务、出游、运动等。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杨健

[来源:青岛早报 编辑:孙宝震]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4 02/21 08:47
· 来源 ·
青岛早报
· 责编 ·
孙宝震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4-2024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