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青岛的七夕有何习俗 档案中的五届集体婚礼节约隆重

原标题:沈从文力荐:度蜜月就来青岛

七夕节,因为牛郎织女的美丽传说,而被赋予了爱情的象征。青岛过去七夕的习俗很多,有磕巧果、看天河、乞巧等,丰富有趣。

寻找岁月中的痕迹,是为了更好地记忆和传承。在青岛市档案馆,半岛全媒体记者找到了青岛历史上的五次集体结婚,这些档案中的“集团”结婚,是为了响应抗战胜利后的节约号召,举措得到了多位新人的拥护。另外,在关于爱情的故事中,总能看到在青岛寓居的名人身影,尤其是沈从文,大力向朋友们推荐度蜜月来青岛,“丈夫可更温柔一点,太太也可以更快乐一点”。

七夕习俗 吃巧果、看天河、乞巧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这是宋代秦观的词作《鹊桥仙·纤云弄巧》。

七夕节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宋代。因此,关于七夕的诗句,在宋代非常兴盛。这个特殊的节日也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个节日其实是由星宿崇拜演化而来,这一天是传统意义上的七姐诞,因拜祭“七姐”活动在七月初七晩上举行,故名“七夕”。拜七姐,祈福许愿、乞求巧艺、坐看牵牛织女星、祈祷姻缘等等。后来,星宿被赋予了人与神的形象,七姐化身七仙女,是织女星,相传每年七月初七,牛郎织女会于天上的鹊桥相会,后来民间把故事进一步发挥,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七夕也就演变成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更产生了“中国情人节”的文化含义。

《荆楚岁时记》中说:“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或陈几筵酒脯瓜果于庭中以乞巧。”人们在供桌上摆上瓜果,对着明亮的星星和遥远的银河默默地向织女祈祷。

在青岛,七夕节有流传多年的传统习俗,主要有三种:吃巧果、看天河、乞巧。据青岛《即墨县志》载:“七夕妇女供织女图,穿针乞巧,有丧者先日设筵祭先灵,戚友馈纸钱”。

先说吃巧果。中国的节日大多与“吃”有关。七夕也叫“乞巧节”,所以吃“小榼子”,又叫“巧果”。过年吃的“榼子”是大的,七夕吃的“榼子”是小的,一般只有花生那么大点。“巧果”是用糖和面做的,甜甜的,很好吃。“榼子”虽然很小,却有十二属相图案。过年的榼子是蒸的,七夕的榼子是烙、烤出来的。有的人家把小榼子用红线穿起来,下缀彩穗。十几个巧果为一串,挂房中或儿童脖子上,作为装饰或零食,据说吃了巧果,孩子心灵手巧。在学校里,同学们互相交换着各家的“巧果”。有的地方专挑这天生豆芽,称“巧芽”。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看天河其实就是乘凉遥望夜空。农谚说:“天河弯弯吃干饭(收成好),天河直溜吃气馏(歉收)。”当人们看到弯弯的天河时,便互相传告,预庆丰收。记得小时候,老人会在这一天夜里给孩子们讲牛郎织女的故事,并告诉孩子们喜鹊们都去天河搭鹊桥去了。往往七夕这天会降雨,据老人说是因为牛郎织女相见,织女落泪了。

“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乞巧是七夕节的重要环节。乞“巧”的主角是女孩子、女人,过去让女孩子在这天学针线活。有的人家摆上一个盛着水的盆,盆里散落着一包最小号的针,让女孩们围在盆边,看谁眼疾手快捞出的针多而又不被针扎。平日,女孩不允许出门,尤其是夜间,但是七月初七这天,父母可以破例允许女儿结伴外出。晚上少女们在庭院中摆放供桌,挂织女图,摆上时令瓜果、花生、巧果子,互相击掌,唱着乞巧歌,向天上的织女乞巧。崂山、即墨一带的妇女各自拿出自己精心制作的针线活,如针织、刺绣、花边、绣鞋等,凑在一起过乞巧节,比拼手艺。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南梁萧统《昭明文选》)因为牛郎织女的故事,七夕有了对爱情和情人团聚的渴望,分别的痛楚。白居易的“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同样歌颂了七夕的爱情,相爱的青年恋人这天是要相会的。

集体婚礼 五届典礼,节约又隆重

在上古时代,许多部落都有他们结婚的季节,每年到这个快乐的日期,凡已届结婚年龄的青年男女,都要集合起来举行隆重的仪式,并有歌舞宴会种种节目,可见原始民族对于婚姻这件事情看得非常郑重。”

七夕是中国的情人节,在这一天登记结婚的人很多。

在青岛市档案馆,半岛全媒体记者查询档案时意外发现,在上世纪四十年代,青岛市举行过五次集体婚礼,在档案文件中,称为“集团婚礼”。集团婚礼开始于抗日战争后,目的是厉行节约,开始时,制定了“厉行人人节约、结婚仪式隆重费用节省、结婚不拖债婚后有幸福”等10条标语,最终因为“不必要”而未推行。但集团婚礼的形式在广大市民中迅速流传开来。

根据结婚办法可知,婚礼在每年的春秋两季举行,由时任市长和社会局局长证婚,流程是新人向社会局提出申请,随后会派人对两人的婚姻关系背景进行调查,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新人只需缴纳30元婚礼费即可。衣服自备,新郎穿蓝袍青马褂,新娘穿礼服头纱。地点一般在青岛市礼堂,亲朋好友凭政府下发的观礼券入内。

1947年5月1日,第一届集团婚礼隆重举行,当时有39对新人参加,38对付费,1对新人提出了免费申请,典礼隆重热烈,备受关注。

于是,第二届集团婚礼在这年11月1日举行。由于参加的人数增加,主办方借用了交通银行的大型轿车,并调用了青岛市立中学和市立女子中学的10名童子军,携带军棍到现场帮忙维持秩序。有个细节值得一提,为了例行节约,政府将第一届集团结婚时市长及秘书长赠送的缎幛一悬、玻璃镜框一面拿了出来,把上面的“一”字改为“二”字,最大程度地重复利用。

典礼结束后,主办方专门进行了复盘。“集团结婚制度不自今日始,在上古时代,许多部落都有他们结婚的季节,每年到这个快乐的日期……非常郑重。至今东北外兴安岭一代的鄂伦春,和西南边疆各地都有这种风俗遗留下来。我们对于这种集团结婚制度,不但未可厚非,像它的活泼精神,热烈情绪,和朝气蓬勃、光明磊落的生活态度,实在令人悠然神往”,这份函件追古溯今,谈到集团婚礼的传承,“集团结婚就是应该提倡的良好的制度之一,尤其是当前形势下,一方面要加紧厉行节约,为了适应国计民生的实际要求,举办集团结婚,更是刻不容缓的了。本市胜利后举办集团结婚共已二次,第一次举行原定参加人数二十对,结果到了三十九对。因为仪式庄严,用费俭约,已经博得社会好评。本届原定名额四十对,而参加者共有四十八对之多,较之上届更为踊跃。这不但足以证明各界人士对集团结婚制度已有相当认识,更足反映社会上已迫切需要提倡集团结婚了。”

集团结婚先后举办了五届,第三届于1948年5月15日举办,第四届于1948年12月20日举办,第五届于1949年5月25日举办。

另外,档案中还记载了青岛对结婚年龄重新进行了规定,在1939年7月22日的政府训令中提到,早年间,青岛的男子结婚很早,“往往男子仅十二三岁,而所娶之妻则而二十余岁,为父母者只求助理家务,并可早日抱孙,殊不知早婚之害,弱种戕生,直接关系国家之盛衰,间接关系国家之强弱,欲有健全之国民,亟应将此种陋俗早日革除。嗣后凡地方人民男女之结婚者,应在民法规定之成年年龄满二十岁以后,最为相宜,否则亦应依照民法结婚年龄之规定,男未满十八岁,女未满十六岁者不得结婚”。此后,青岛男女结婚有了严格的年龄限制。随着时间的推移,年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1950年婚姻法规定的法定婚龄为男二十岁,女十八岁。到了1980年,婚姻法规定的法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名家力荐 青岛度蜜月,温柔而快乐

青岛这地方,就正像是知道春天有许多年轻人结婚,都不忘记青岛,去各处很近,地方又静,一定有人预备来玩玩的,所以长年气候都极好,就只这个春天,一大堆日子,极坏极糟。这里的夏天是可以来玩玩的,海同天不可形容的各种颜色,使人十分和平。”——沈从文在给新人朱雯、罗洪结婚贺信中说。

“年轻人结婚,都不忘记青岛”

在充满爱意的日子里,情侣或者夫妻,寻一处胜地,滋润蜜一般的爱情,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沈从文看来,虽然春日里不太建议来有雾有雨的青岛,但夏秋之际来青岛,是极力推荐的。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文学家、翻译家朱雯,与作家罗洪是一对文学伉俪。他们相识于1930年,“用尽一生的漫漫岁月,完成了从恋爱到文学这本大书。在他们甜美的爱情背后,还有沈从文的祝福,像一朵浪花,激荡在他们相濡以沫日子里”。

沈从文对朋友朱雯非常关心,除了指点文学创作外,还劝他“冒点险去结婚”。1930年夏,沈从文在给朱雯的信中写道:“我因为自己是个老人了,所以见年轻人有太太,即或还无资格成婚,也劝这人冒险(还有笑话是我还做过三次媒人)。所以我劝你特别劳力写文章,也劝你冒点险去结婚。事业比起女人来事业是又算不了什么东西了。人是只有年轻才可佩服,其他全是空的。不过自己年轻,却成天在自得自足中过日子,不知道好好的去生活,那年轻的人又好像是不足道了。爱女人,爱朋友,爱生活,好好的做罢,年纪大了一点,一切都完了……”

之所以如此动情地劝说好友,是因为在这年春天,沈从文无可救药地爱上了中国公学的学生张兆和。此后的情书圣手沈从文写了四年情书,近千封,一次次石沉大海。他的那句“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也成了情书的经典名句。沈从文不擅表达,在中国公学的第一堂课成为他一生最尴尬的记忆,但他擅长写信,尤其是写情书,“为月亮写诗的人,他从它照耀到身上的光明里,已就得到他所要的一切东西了。他是在感谢情形中而说话的,他感谢他能在某一时望到蓝天满月的一轮。我看你同月亮一样……”

发出情书后的1931年8月,沈从文接受国立青大校长杨振声的邀请,来到青岛,担任大学讲师。他住在福山路3号的小楼上,开启了文思泉涌的创作生涯。当事业顺遂的时候,似乎爱情也显得格外顺利。从吴淞到武昌再到北平,沈从文都未能打动张兆和,而在青岛,爱情向他绽开了笑容。沈从文在海滩上捡拾的贝壳,连同情书,一起寄给了张兆和,这些特殊的信物,加上一颗真诚的人,终于打动了张兆和。

1932年5月9日,朱雯和罗洪在上海举行婚礼。是日,高朋满座,巴金、赵景深、陶亢德、施蛰存、穆时英等作家纷纷到场祝贺。沈从文因为人在青岛,不能参加,只得以信为贺,贺信在婚礼前一天寄到。巴金在晚年还记得此事,他对朱雯、罗洪笑着说:“朋友中间,就数你们正式举行仪式。”喜气洋洋之中,不知谁问了一句:“怎么沈从文还没来?”新郎朱雯闻声掏出一封信,说:“沈先生在青岛,来不了了,昨天收到他发来的贺信,我给大家念念!”

沈从文在信中说:“贺喜你,新婚以后日子过得很好。你那喜柬若发去一份就预备了一份喜酒,我倒很希望我的那一份你为留下,等到我六月来上海看你的新家时再吃。办喜事的一天一定十分热闹,可惜得很,不能看看作新郎的神气。”

接着,他为两人推荐蜜月地:“将来预备住到上海还是仍然到苏州去?若果两个人不缺少那种方便,在这样满地是花的春天,到北京去一次,倒不是一个无意思的旅行。人家都说在青岛过蜜月,丈夫可更温柔一点,太太也可以更快乐一点:你们是那么年轻幸福的人,若来青岛恐怕会受天所妒嫉,成天给你一次雨,一堆雾,一阵风。青岛这地方,就正像是知道春天有许多年轻人结婚,都不忘记青岛,去各处很近,地方又静,一定有人预备来玩玩的,所以长年气候都极好,就只这个春天,一大堆日子,极坏极糟。这里的夏天是可以来玩玩的,海同天不可形容的各种颜色,使人十分和平。”最后,沈从文写道:“天保佑你们,此后尽是两张笑脸过日子。”

三个月后的8月,22岁的张兆和大学毕业。沈从文从青岛出发,取道上海,准备前往苏州,去得到明确的答复。此时,沈从文与巴金第一次相识,巴金还推荐沈从文卖掉书稿换钱,给张兆和买了书作为礼物。

见面后回到青岛,沈从文得到了“乡下人喝杯甜酒吧”“蜜”电,终于赢得了佳人芳心。而后,张兆和来到青岛,两人度过了一段甜蜜的岁月,不久后结婚。可以说,青岛是沈从文的福地。

他们的爱情,都与青岛有关

这座美丽的城市也见证了众多名人的甜蜜时刻,萧红与萧军幸福的黄金时代留在了青岛:萧军做编辑写文章,萧红搞创作,两人过起了柴米油盐、谈诗论文的平静生活;梁实秋认为“我虽然足迹不广,但北自辽东,南至百粤,也走过了十几省,窃以为真正令人流连不忍去的地方应推青岛”,在梁实秋先生心中,青岛是一个舒适安逸、适合居住的地方,他与程季淑在青岛度过了平静而快乐的日子;老舍与胡絜青的两个孩子出生在青岛,孩子是老舍生活的核心,他与孩子们成就了一部饶有趣味的天真诗篇,在那些宁谧的日子里,展现了一个理想家庭的生活图景,而他同样笔耕不辍,创作了《骆驼祥子》等多部伟大的作品;那位曾经写过“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的诗人卞之琳,在1936年的青岛,与一生追求了20年的她——张充和擦肩而过。这年6月,他写了《鱼化石》:“我要有你的怀抱的形状,我往往溶化于水的线条。”就在这年的7月9日,张充和与弟弟张宗和来到青岛,而这年的秋天,卞之琳再次来青,第二年年初,写下了无题五首诗歌,“窗子在等待嵌你的凭椅。穿衣镜也怅望,何以安慰?一室的沉默痴念着点金指”……

所以,青岛的岁月里写满了关于爱的故事,而这座城市,也适合书写关于爱的一切。

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 张文艳

[来源:半岛都市报 编辑:王熠冉]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3 08/21 09:30
· 来源 ·
半岛都市报
· 责编 ·
王熠冉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4-2024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