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胶州农民变成地下联络员 栖身染坊传递情报

2015-08-20 18:08:21
来源:青岛早报
责任编辑:尺素

姜立亭是山东胶县人(今为胶州市),今年已经90岁,他年轻时正是日寇铁蹄践踏中国大地的年代,这位看似平凡的农民身上却发生过不平凡的事。近日,姜宝凤向记者讲述了爷爷姜立 亭 的 抗 战 故 事 。姜立亭曾上过四年私塾,所以在那个年代是村里少有的文化人,上级下发给村大队的一些抗日的秘密文件,常常是由他念给村干部们听,因此他总是比别人提前一步吃透文件精神,再向大家讲解。姜立亭为人本分,思想上比较牢靠,有一天,村长悄悄通知他晚上十点到村磨房去一趟,并一再嘱咐他一定要保密不许告诉任何人。当晚姜立亭跟家人撒了个谎就去了,在磨房里见到了他一生中印象里最深刻的一个人——“小木匠”。村长向“小木匠”简单介绍了一下姜立亭。“小木匠”立刻上前紧紧握住他的手说:“立亭同志你好!”经过一夜的交谈得知,“小木匠”是我党的一名地下工作者,通过村长的推荐和暗中考察,有意发展姜立亭为地下联络员,任务是接收来自王台的地下联络员送来的情报,再由他送到大约驻扎在今平度市境内的一个山村里的“滨北司令部”。爷爷自然是欣然领命,深感荣幸。

不久,姜立亭就在村长的安排下,在村里的染房当了一名染布工,送情报时他就以染房采料员的身份为幌子外出活动。一开始传递情报还算顺利,但到了1941年,日伪军在胶东地区发动了“六一大扫荡”,有一次王台的地下联络员前来送情报时被日本鬼子围追,姜立亭急忙把他藏进染缸里,眨眼工夫四五个举着“膏药旗”的日本鬼子就赶到了,呵斥他有没有发现那人。姜立亭佯装不解,当场挨了两枪托子,被踹在地上,险些丧命。至今,姜立亭给众人讲起这段生死难忘的经历时仍是义愤填膺,对鬼子是恨之入骨。

保护发报机斧劈两鬼子

一天,一小撮日本兵举着膏药旗突然进村扫荡。由于染房里藏有一部上级刚配发的发报机,转移已来不及,为保护设备,姜立亭没有跟随村民进山躲避,随手抄起一把斧头揣在了怀里。不一会儿,一个拿着匣子枪和一个端着刺刀的日本鬼子进了门,那个拿匣子枪长官模样的鬼子用枪戳着姜立亭的心窝叽哩呱啦一阵吼,端着刺刀的鬼子就到处搜、到处砸。姜立亭从柜台下摸出一把大洋佯装讨好,趁两鬼子得意之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怀中掏出斧头,一斧头劈花了匣子枪长官的脑壳,又一斧头砍断了鬼子兵的脖子。瞬间放倒了两个日本鬼子,事后连他自己也都有点蒙,但来不及多想他抱起发报机夺路朝村南的小白石山跑去。

姜立亭斧劈两鬼子,不仅保住了发报机还缴获了一支匣子枪的故事在当地传为佳话。

1944年春,胶东抗日根据地转入了攻势作战,姜立亭送情报的任务也随之结束。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之前,在八路军胶东部队展开的全面大反攻中,他还顶着炮火上前线抬伤员、运送弹药。

“爷爷说,他多方打听当年介绍他参加地下联络组织的‘小木匠’是谁,后来才知道是当年任胶县县委副书记的郑子扬。”姜宝凤听爷爷说,郑子扬是洋河镇袁家小庄村人,年轻时学得一手好木工手艺,后因生活所迫,四处打零工,加入党组织后,就以做木匠为掩护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44年秋,郑子扬在现在的九龙镇打连沟屯村秘密开展地下工作时,由于本村伪保长告密,拂晓被驻防在王台的日军突袭包围。为掩护战友们撤退,郑子扬在村后的山坡上与日军展开血战,最后壮烈牺牲。

全国解放后,姜立亭当过村会计、到大沽河出过工、干过小买卖,直到现在仍然过着平静的农民生活。每每提起年轻时那段往事,他总是说:“祖国身陷危难之时,那是一个爱国青年应该做的,没什么值得炫耀的。”

姜宝凤说,如今爷爷把这些故事讲给后辈听,也是为了让后人们铭记,在日寇侵华时有千千万万个如他一样的普通老百姓义无返顾地投身到火热的抗日救国运动中,他们不怕死、不怕苦,不为名、不为利,不求回报,凭的是一腔对祖国的热爱和无限忠诚。

相关阅读:
精彩美图 更多 >>

分享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