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退养还湿区域成繁殖胜地 青岛胶州湾迎来“鸟浪”

原标题:退养还湿,胶州湾迎来“鸟浪”

鸟群腾空,像海浪一样涌起,时而低飞到水面,时而在高空展翅,时而聚团像张大网,时而分散变换队形……4月25日下午,记者来到胶州湾沿线湿地之一的城阳区罗家营湿地,看到了壮观的鸟浪现象。伴随着近些年的“退养还湿”,罗家营退养区域成为鸟类繁殖胜地。

现在是鸟类春季迁徙旺季,胶州湾作为东亚-澳大利亚候鸟迁飞路线上的重要补给站,迎来数十万只候鸟在这里停歇。

春季迁徙旺季出现“鸟浪”

4月25日下午,阳光洒落在胶州湾水面上,不时有鸟俯冲掠过水面……在靠近大沽河入海口处,记者看到一条又高又长的大坝。“到了,下车吧。”青岛市观鸟协会成员贺晓梅,取出单筒望远镜准备架在大坝上,志愿者张磊脖子上则挂着双筒望远镜。

登上大坝,大沽河的水流不疾不徐,弯曲的河岸线像一条长长的丝带,旁边是一片形状并不规则的湿地。肉眼看去,鸟像一个个小黑点,估摸不出具体数量。透过望远镜,记者看到岸边的鸟密密麻麻,数都数不过来。“快看天空!”贺晓梅提醒记者,此时一大群鸟腾空,像海浪一样涌起,时而低飞到水面,时而在高空展翅,时而聚团像张大网,时而分散变换队形,“这就是鸟浪!”

在呼啸的风中,隐约能听见阵阵鸟叫声。“胶州湾是很重要的鸟类迁徙驿站,每年数十万只鸟类会在这里停歇补给。”贺晓梅介绍,“现在正是鸟类春季迁徙旺季,所以能看到万鸟起飞的鸟浪现象。”

记者发现,有很多鸟类的羽毛是灰褐色,长相也非常相似。贺晓梅介绍,这些候鸟不仅外观相像,名字听起来也差不多,“这个季节以过境鸟类为主,有黑尾塍鹬、斑尾塍鹬、大滨鹬、小滨鹬、小青脚鹬、白腰杓鹬、黑腹滨鹬、青脚滨鹬、青脚鹬、红脚鹬、鹤鹬等。

“它们大约从三月底开始陆续来到青岛,再继续往北飞,到五月底六月初的时候,绝大部分鸟类迁徙就结束了。等到八九月,秋季迁徙又开始了。”贺晓梅告诉记者,“对于青岛来说,四月、五月、六月是鸟类春季迁徙季,八月、九月、十月是秋季迁徙季,十月以后就进入迁徙尾声,一些鸟类会在这里越冬。还有一些鸟类,夏季会在这里繁殖,像反嘴鹬、普通燕鸥、白额燕鸥、黑翅长脚鹬,就会在一些有杂草或小石头掩护的平地上下蛋。”

贺晓梅介绍,过境鸟类并不是整个迁徙季都会在青岛,有的可能停留三五天就走了,“比如说,我们从三月到六月一直可以看到斑尾塍鹬,但并不一定是固定的一群。三月看到的这一群,待了两三天可能就走了,而下一群又来了。斑尾塍鹬迁徙的时间非常长,从最早开始迁徙到最晚迁徙跨度在一两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

退养还湿区域成繁殖胜地

4月25日16时,记者来到了大沽河入海口湿地东岸——城阳区河套街道罗家营社区。路边是大大小小的方形池塘,有的池塘中间凸出或圆形或长条状的小岛,池塘边和小岛上的芦苇荡随风飘动,远远就能看见十几只水鸟转着身子。

只见水鸟低着头,嘴巴不断碰触水面,还有的飞到池塘中央,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水里的“猎物”。也有“不爱动弹”的水鸟,一动不动地趴在原地。贺晓梅告诉记者,水鸟“趴窝”很可能是在进行繁殖。

记者注意到,一只黑白相间的鸟个头比其他鸟大一倍。“这是翘鼻麻鸭,是胶州湾主力越冬鸭类,大部分在十一月来青,次年四月离开,飞到北方繁殖。自我们开始观测以来,翘鼻麻鸭在胶州湾的数量稳定在6万只以上。”张磊拿着望远镜边看边分析,“这一只可能是走晚了,也有可能是不想走了。个别亚成年个体和不想繁殖的翘鼻麻鸭,会一直待在青岛不走,整个夏天都能看见‘流浪’的个体,但是不多。”

这些飞来就不走了的鸟类,观鸟爱好者称它们为“留鸟”。“还有一些白腰杓鹬和部分灰斑鸻,也会一年四季都留在这里。”贺晓梅说道。

罗家营湿地不仅有一片退养还湿区域,胶州湾重点保护鸟类养护观测站也选址在这里。大沽河发源于招远阜山源头,蜿蜒约180公里,最终在城阳区河套街道罗家营社区汇入胶州湾。大沽河河口淤积的大片湿地,不仅是鸟类的天堂,也为周边地区渔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随着胶州湾周围区域的开发,鸟类的活动区域受到影响。近年来,为了恢复鸟类栖息地,当地积极推进“退养还湿,退围还海”工作。

张磊介绍,这个地方原本是自然滩涂,营养物质随着潮汐在这里沉积。后来当地村民把这里给圈起来了,有的区域晒盐,有的区域用来养虾、蟹、海参等水产,现在重新把这个地方还给大自然。在海水高潮位时,鸟类会到大坝内侧退养区域歇脚,还经常有鸟类在这里繁殖,“我们不仅可以看到鸟类‘趴窝’和它们孵的蛋,还观测到退养区域的鸟类种类从40多种增长到63种。”

“神话之鸟”齐聚创下纪录

最让观鸟协会成员和志愿者自豪的,是近年来在胶州湾观测到的世界极度濒危鸟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称为“神话之鸟”的中华凤头燕鸥的数量越来越多。就在去年,他们在胶州湾观测到的中华凤头燕鸥数量高达142只,创造了全球单次观测数量纪录。

中华凤头燕鸥头顶上冠羽为黑色,像是乌黑的头发。“中华凤头燕鸥全球数量不过在200只左右,在这里单次记录到142只,占到全球数量的70%左右。”张磊认为,这是非常值得骄傲的数字。

这些鸟类数据,离不开每名观鸟爱好者的努力,他们凌晨起来观鸟是常有的事,大坝上的大风有时候能把人吹走,活动时也会陷进滩涂弄上一身泥。“需要做环志、做救助的时候,有时为了近距离拍照保留资料,我们都要穿水鞋下水。我就经历过一次,双脚全都陷进泥潭,怎么也拔不出来,后来鞋不要了,赤脚才从泥里出来,狼狈地滚了一身泥。就在上周我们还有个同伴陷进去了,得亏我有经验,这才把他救了出来。”张磊说,往往遇到这种情况,第一时间想的还是先保护相机,“先把相机扔上岸,因为里面的资料很宝贵……”

2022年12月,张磊在一次退潮时观鸟,见到一只在青岛从未有过观测记录的鸟类,“我从来没见过这种鸟,拍下来之后就发到微信群里,让大家看看这是什么鸟。没想到大家都很惊讶,这是一只毛腿沙鸡,虽然在北方很常见,此前在青岛还没有过观测记录。”

这几年,张磊能见到的鸟类越来越多,还观测到很多从未见过的鸟,不仅得益于青岛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还因为有越来越多的爱鸟人士参与到观鸟护鸟活动中来。“环境保护好了,鸟类一定会给我们一个正反馈!我们可以在几年之内,看到在青岛繁殖的鸟类数量不断增加。”

文/半岛全媒体记者 孙兆慧

[来源:半岛都市报 编辑:戴慧慧]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4 04/27 08:23
· 来源 ·
半岛都市报
· 责编 ·
戴慧慧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4-2024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