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2024-2025城市营商环境创新报告》在北京发布,青岛首次上榜全国十大“年度营商环境创新城市”,也是山东省首个上榜城市。
-
机制创新 激发市场新活力
-
-
全国首创!青岛自贸片区发布新版建设工程设计方案标准图册
青岛自贸片区优化营商环境再升级。近日,《青岛自贸片区建设工程设计方案标准图册》(以下简称《标准图册》)2025新版正式发布。新版图册系统增设全国首创建设工程“四证一单”、全省首创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免申即领”等制度创新做法。
-
青岛推进“企事有解”专项行动 把“需求清单”变为“满意清单”
今年以来,青岛手握“有解思维”金钥匙,深入推进“企事有解”专项行动,聚焦准入准营更便捷、项目落地更顺畅、要素保障更有力等关键点,精准对接企业从诞生到成长的全生命周期,努力把企业“需求清单”转化为“满意清单”。
-
9类情形不予处罚 青岛出台农业领域处罚裁量新规
《适用办法》列出了9类不予处罚、5类应当从轻减轻、5类可以从轻减轻的具体情形,并明确“首违不罚”“危害后果轻微”等概念的认定标准,为提升农业领域行政监管效能,规范行政处罚裁量行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政策保障。
-
丰富法治供给护企出海 青岛做法上榜全国十大案例
9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在第三届营商环境论坛上发布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创新实践案例,青岛市《打造涉外法律服务新高地,护航企业破浪出海》案例成功入选,是“十大案例”中唯一一个涉外法律服务领域典型案例。
-
采取“说理式”执法 李沧区税务局为优化营商环境注入税务力量
税务部门依照规定对其作出罚款决定,并采用“说理式”执法。税务干部与邓先生面对面沟通,详细向其讲述违法事实,清晰展示相关证据,深入解读法律依据,说明处罚考量因素。
-
服务提质 构筑发展暖环境
-
-
11月1日是第五个“青岛企业家日” 我市举办系列主题活动
2025年新年伊始,市民营经济局就提前谋划,研究确定全年活动安排,根据各区市、各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了《2025“一起益企”中小企业服务行动活动计划表》,30余家单位的近百项企业家日系列活动主题鲜明、内涵丰富、形式多样、贯穿全年,营造“在青岛每一天都是企业家日”的浓厚氛围。
-
信号山:又是一年青岛企业家日 以实干之力助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城市之名,致敬企业家,本质上就是拥抱未来、播种希望。当整座城市都为奋斗者点亮灯光,当创新创业的激情被持续点燃,青岛的经济高质量发展便拥有了最深厚的底气和不竭的动力。
-
流动的城市名片 “企业家号”地铁专列发车仪式在青岛举行
青岛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主席崔作,青岛市民营经济发展局副局级领导干部史凤隆,青岛市工商联党组成员、秘书长董斌,青岛地铁相关领导以及民营企业家代表齐聚现场,共同见证青岛致敬企业家的又一高光时刻。
-
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发展 城阳成功办理全区首例自由销售证明业务
近年来,青岛市城阳区农业农村局创新推行“预审 指导”双轮驱动模式,对企业提交的申请表、产品质量检测报告、生产资质文件等关键材料实行前置预审,逐项核查完整性、合规性与逻辑一致性,提前发现潜在问题。
-
即墨区市场监管局高效推动信用修复 开设“快速通道”
为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今年以来,青岛市即墨区市场监管局立足职能职责、积极主动作为,聚焦企业信用修复堵点、难点问题,全力优服务、提效能,用心用力用情助力企业重塑信用,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
精细服务助企合规经营 平度市税务局护航赋能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国家税务总局平度市税务局聚焦辖区制造业企业发展需求,以问题为导向、以服务为抓手,针对不同企业的经营特点与合规痛点,通过精准辅导、风险防控、政策赋能等系列举措,为企业筑牢合规经营“防火墙”,助力民营企业在法治轨道上轻装前行、稳健发展。
-
-
数字赋能 打造智慧便捷新高地
-
-
青岛等5个计划单列市实现不动产登记“跨省(城)通办”
近日,青岛与大连、宁波、厦门和深圳五市签订合作协议,共建计划单列市不动产登记“跨省(城)通办”服务机制,标志着跨区域不动产登记服务实现新突破、迈向新台阶。
-
青岛推出项目审批“一件事”指南2.0 三方面优化流程材料
《办事指南》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优化,按照省级“一件事”办事指南和市级“一件事”工作规程要求,完善“一件事”的事项简介、适用范围、服务事项、主要实施依据、办理条件、办理流程、结果名称、法定办结时限等内容
-
青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86项公安服务实现“一网通办”
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公安机关在深化服务重大项目、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工作基础上,不断改革创新,持续政策供给,完善服务机制,创新监督方式,出台服务高质量发展助力提振消费22条措施,更加高效服务民生,持续优化法治营商环境,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
青岛市北区司法局“三屏联动”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针对民营企业维权周期长、渠道窄等难题,市北区司法局推动行政复议从“被动受理”向“主动服务”深度转型,构建“前端精准对接、中端高效办理、后端实质化解”全链条服务机制,让法治成为民营企业发展的“定心丸”。
-
即墨区税务局推出“三台联动”机制 让智慧办税服务再升级
“以前办税最怕‘扎堆’,一等就是大半天。现在不一样了,感觉大厅‘活’起来了,哪里人多,办税厅的服务力量马上就补充到哪里,效率高多了!”刚刚办完业务的某企业会计张女士感慨道。她感受到的“活”与“快”,源于即墨区税务局创新的“动态调配 专窗服务”运行模式。
-
青岛崂山区推动25个“一件事”高效办成 虚拟大厅访问量破万次
“退休一件事”办理时限由20天缩短至6天,“个转企一件事”审批时限压缩85%以上,开书店等10个“一件事”服务包下沉至街道,崂山区推动25个“一件事”高效办成,同时通过数字赋能构建智慧政务新生态。
-
-
生态优化 培育兴业沃土
-
-
青岛市市北区全方位打造法治人才队伍 助力营商环境和基层社会治理
近年来,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聚焦各领域高质量发展中的法律服务需求,创新法治人才护航企业、服务群众、长效培养等机制,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法治动能。
信网 2025-10-30 -
连续五年 青岛崂山区再次入选中国楼宇经济发展标杆城区
五年深耕,稳步前行。青岛市崂山区持续以楼宇经济为引擎,向楼宇要效益、向高空要发展,积极构建产业集聚、企业集群、创新集约、要素集成的现代楼宇经济格局,推动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信网 2025-10-30 -
信号山:法治护航 助力青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民营经济促进法要真正发挥作用,关键在于落实,根本是要让企业感受到法治保障的成效。青岛深刻认识,以往“企业四处找政策”的方式效率低下、难以持续,因此正全力推动政策服务模式转型,通过精准推送政策、借鉴先进经验并完善本地配套,实现从“企业找政策”到“政策找企业”的转变。
信网 2025-10-30 -
青岛破解新业态纳统难题 让数千家民宿“浮出水面”
这份由多位专家联合执笔的报告,直指我市民宿经济虽规模庞大、年营收可观,却因纳统门槛高、部门数据割裂、线上交易数据难以捕捉等问题,长期处于统计“阴影”之下,其真实经济贡献未能充分体现在GDP数据中。
信网 2025-10-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