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风雨无阻“护碑”二十载 天柱山“看山人”身兼数职守护历史瑰宝

天柱山文管所负责人马龙腾(来源:信网)

天柱山位于青岛平度市大泽山镇,山上遍布汉魏以来各类摩崖石刻,其中尤以北魏郑文公上碑最为珍贵,是蜚声海内外的书刻艺术瑰宝。1988年,天柱山摩崖石刻被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青岛首个“国字号”文物保护单位。马龙腾,就是天柱山摩崖石刻的忠诚守护者,这条上山的路,他一走就走了20年。

“天气炎热,地表温度达到了40摄氏度。上午到山上巡视,发现这几天野草长得很快,用了一个小时拔除野草。山顶石刻安全……”这是2023年夏天马龙腾巡山后写下的一段巡山日志。简单几句话,背后却体现了对文物的敬畏和繁杂的工作内容。

工作中的马龙腾(来源:信网)

刚到天柱山文管所没多久,为了防止有些人半夜在山体上涂写标语,那段时间,马龙腾经常穿着军大衣,在山上一蹲就是一整夜。还有一年秋天他感冒发烧到39.3度,浑身酸痛无力,但一想到还未巡查文物,便又从床上挣扎着爬起来,摇摇晃晃地走一会儿歇一会儿,等巡查完已是满身大汗。由于地处荒山野外,往返十分不方便。以前没有私家车时,马龙腾每次上班都需要先坐公共汽车到镇上,再步行1.5公里到天柱山。一年冬天连降大雪,公共汽车停发,他只能骑摩托车上班,一路上不知摔了多少跤,连骑带推,整整走了5个小时。一年又一年,马龙腾的脚步已踏遍天柱山的每个角落。

天柱山文物管理所的房屋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条件非常简陋。到了冬天,屋内只生一个煤炉取暖,外面刮大风,屋内刮小风,洗脸盆、水桶里的水常常结成冰疙瘩,用水时只能将冰放进水壶里,用炉子烧开。最困难的时候,水管冻了没有水,十余天只能喝一缸水,水缸结冰就用斧子小心砸开取水。马龙腾曾在微信朋友圈里调侃:“山中值守,砸冰化水,忽然想到了饮冰室主人梁启超和他的《饮冰室合集》,也当一回饮冰室主人。知足常乐,岂不妙哉?”配图是水桶里一个大大的冰圈圈。逢上雨雪天,山中常常从早到晚空无一人,那种孤独没有经历过的人是无法想象的。

文管所人员缺口较大,马龙腾常常是身兼数职,同时负担着讲解、票务、安保、保洁、接待的工作。“管理和保护国保单位的任务既然传到了我们身上,用心用力去做好就是我们唯一的选择。”他说。

马龙腾清理山间垃圾(来源:信网)

为了更好地保护文物,马龙腾积极对上争取。2020年,国家文物局投入资金实施了天柱山摩崖石刻危岩体加固工程,对核心区域郑文公碑周边危险程度最高、急需防护的27处危岩采取加固、支护、清理等防护措施进行修缮,减少了安全隐患,更好地保护了文物本体安全和来往游客的人身安全。2021年—2022年,平度市投入资金,实施了两期天柱山摩崖石刻保护性设施建设工程、天柱山文管所维修工程,天柱山摩崖石刻的保护设施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

如今,尽管两鬓已生白发,但马龙腾依然是那个不舍昼夜、披星戴月的“看山人”。在平凡中坚守,在坚守中不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马龙腾以一颗朝圣般的心,始终不渝地守护着这些历史瑰宝。2022年,他荣获“全省最美基层文物工作者”称号。文/信网记者

[来源:信网 编辑:王熠冉]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4 03/22 14:49
· 来源 ·
信网
· 责编 ·
王熠冉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4-2024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