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信号山:北京欢乐谷花车激光灼伤摄像头 游客权益保障不能一闪而过

花车巡游、灯光璀璨,用手机镜头记录下眼前的美好本是再寻常不过的情景。游客李先生与朋友在北京欢乐谷欣赏花车巡游时却发生了意外,手机摄像头被激光灯照坏。苹果官方检测损伤报告出具后,园区却试图用“可能性较低”的技术性说辞,来模糊其本应承担的安全保障责任。(详见:《在北京欢乐谷拍摄花车巡游 游客手机摄像头被激光灯留下“后遗症”》

凡事于细微处见真章。对偌大的欢乐谷而言,这或许是一件小事,一个偶发案例。但对于游客来说却是百分之百的糟心游玩体验,还因此要承担一定的财产损失。而捍卫游客权益,必须从认真对待每一起“小事”开始。

技术风险客观存在,园区“可能性较低”不能作为免责。技术专家解释,激光通过透镜聚焦,能量密度剧增,能瞬间“烧穿”精密的图像传感器。北京欢乐谷在回复中强调其设备为动态扫描式,则试图将责任框定在游客长时间直接对准这一小概率行为上。在喧闹的花车巡游现场,游客怎能自证没有长时间对焦?这一要求本身就不切实际。可能性低不等于无可能,更不意味着责任转移。园区既然引入了激光设备,就应该为未来可能会出现的后果来兜底。

安全告知工作有待加强,管理措施也亟待进一步夯实。在喧闹、视觉焦点分散的巡游现场,滚动屏幕和短暂语音播报极易被淹没。关于花车巡游的激光提醒问题上,李先生“没看到”和网友说的“可能有”两种争议说法也反映出景区现行提示方式的无效性。有效的安全管理应确保关键信息强制抵达,而不是模棱两可出现争议。后续景区承诺的“加强提示”,也恰恰反证了其前期工作的不足。

通过回复函来看,虽然辞令专业,却冰冷而缺乏诚意。通篇在解释技术原理、强调未来改进,“全力推动问题妥善解决”等的解决方案,听起来冠冕堂皇,实则将简单问题复杂化,意图在责任认定上扯皮。这种做法不仅不能平息事态,反而走上了一条失信于消费者的道路上。

目前,激光产品广泛应用到不同的领域,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娱乐项目领域,常用在各种演唱会和灯光秀上。游客、粉丝们的手机集体受损,类似的新闻层出不穷。激光不仅会损坏摄像头,像功率为1瓦的蓝光激光,打在黑色衣服上,不到3秒就破洞。人眼更是不能直视激光,尤其是绿光和红光,易致使视网膜脱落,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因此,除了屏幕和广播,园区不妨可以在入场券、APP推送、现场隔离带设置明确警示牌,加强安全警示等。游客也要切记双眼勿直视激光,用手机拍摄时注意拍摄角度,避免直接拍摄激光,导致镜头损坏,造成财产损失。

文旅市场竞争不仅体现在这些炫酷的项目上,重视游客的投诉举报或吐槽,给出负责任的态度和反应,更显诚意也更容易打动每一位游客的心。

信网评论员 李源菁

[来源:信网 编辑:陈烛光]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5 10/29 09:14
· 来源 ·
信网
· 作者 ·
李源菁
· 责编 ·
陈烛光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