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部分银行理财提前终止 未来收益将进一步下跌

2015-11-25 08:16:28
来源:青岛财经日报
责任编辑:亚麦
\

(资料图片)

第1财金专讯(青岛财经日报/青岛财经网记者 高扬) 今年央行五次降息,受市场利率下降影响,近期银行部分理财产品再现提前终止潮。

昨日,记者在一家股份制银行官网上看到理财公告,一款人民币理财计划到期日是2015年11月18日,该行提前终止了该产品,实际到期日是2015年10月20日,比原来少了29天,预期年化收益率维持不变。记者咨询该行客服人员了解到,提前终止理财产品的收益兑付只能按理财产品实际存续期限。而到期后,客户若再投资新发售的产品理财,预期收益就没有以前那么高了。

产品提前终止达历史较高水平

近期有投资者抱怨,“一个1年期的银行理财产品,刚过半年就提前结束了,从而导致实际收益下滑”。记者发现,这一情况在今年很常见,目前已有超过50只银行理财产品提前终止,且创出2011年以来的同期最高纪录。

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11月22日,今年以来合计有57只银行理财产品提前终止。从存续期来看,提前终止的产品主要集中于“1至3个月”、“3至6个月”、“6至12个月”、“24个月以上”,分别达到8只、10只、27只、8只,尤其1年期品种较多。而从收益类型看,非保本型产品最多,达到45只,占比高达78.95%。

值得注意的是,从历史数据看,今年提前终止的银行理财产品处于较高水平。2011年至2014年同期出现提前终止的银行理财产品分别为33只、44只、55只和38只,均不敌今年水平。若从具体产品看,纳入Wind统计的产品所属银行达到8家。从收益率看,预期年化收益率最低的不足5%,最高达7.3%,其中6款产品的预期收益率超6%。从投资品种看,涉及股票等资产的产品也达到22只。

从收益水平看,提前终止的产品中,预期收益率最低的为5.2%,最高达7.3%。来自银率网的数据显示,9月和10月,在披露到期收益数据的理财产品中,有33款提前终止。记者在某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官网发现,9~10月间,其经公告提前终止清算的理财产品多达12款。总体来看,对于提前终止的原因,公告表示,“由于产品所投资的项目运作需要”。

多原因造成理财产品提前终止

为何银行理财产品会出现提前终止?主要是两个原因:一是因为央行多次降息,市场资金面不断宽松,企业的融资成本随之下行,这类企业也很有动力去找更“便宜”资金融资,导致提前兑付收益情况。二是不少期限较长的银行理财产品,往往不少预期收益率较高,但在成立后遭遇数次降息,各类资产收益率都在下滑,而此前的高收益难以维系,因此选择提前终止。此外,也有部分涉及股市的产品,因为受到三季度调整的冲击而选择提前终止。

值得注意的是,一般银行理财产品投资说明书规定,银行有权提前终止理财产品,收益按照投资者的实际投资天数计息,这样可能对部分投资者最终获得收益产生一定影响。不过,业内人士表示,伴随着降息过程,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还有一定下滑空间,而提前终止的产品可能还会出现。

普益数据显示,11月14日至11月20日一周,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42%,延续下滑趋势。

投资者应谨慎选择结构性产品

银率网分析师指出,虽然近两个月提前终止理财产品数量增加,且收益兑付只能按理财产品实际存续期限,但其实际收益率全部达到了预期最高收益率。不管是提前终止还是到期,如若再投资,收益率下降在所难免。

业内人士预计,未来一段时期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会进一步下跌,但下跌空间已不大。总体来说,提前终止日期距离原到期日越长、投资金额越大,投资者的损失就越大,理财分析师建议应尽快采取措施去降低损失。

理财分析师建议,结构性理财产品慎购。结构性理财产品一般挂钩股票、股指、汇率、黄金等高风险标的,收益计算方式复杂,且要依据标的资产在观察期内的表现决定,没有搞清楚之前不建议购买。

同时,上述分析师建议,银行理财产品期限大多数是中短期理财产品,3个月以内占到很大比重,主要是由于理财产品流动性太差,然而在收益大跌的情况下中长期理财产品热度在不断上升。

此外,购买银行代销理财产品要注意风险。银行代销的理财产品收益通常要高于银行自主发行的产品,然而其风险也不容小觑,一般爆发出来的理财产品到期无法兑付以及“飞单”事件大多是代销产品,所以投资者一定要注意风险,风险承受能力不高的投资者尽量购买银行自营理财产品。

精彩美图 更多 >>

分享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