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份以来,A股重回震荡调整通道,随之而来的是上市公司重要股东日益频繁的减持乃至“清仓”的操作。记者统计发现,5月份以来上市公司重要股东二级市场交易减持公告多达440多份,其中仅6月初至16日,已有205份上市公司减持公告发布,而在今年1—4月份,月减持公告数量最多仅为160份。令投资者不解的是,当前A股股价并非高点,上市公司股东为何急于扎堆套现?业内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股灾”期间的“减持禁令”到期,上市公司限售股在5、6月份进入解禁高峰期,以及受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大环境影响,上市公司股东存在资金需求是其减持的重要因素。同时,业内人士表示,上市公司的频繁减持并非当前A股持续调整的主要因素,短期或会对A股造成一定冲击,但不改股市走势。操作上,建议投资者短期回避“参与公司经营的重要股东发生减持行为的上市公司”。
近期上市公司股东减持热度有多高,从几个数据对比也可窥见一斑。中金最新研报统计,自2005年以来高管与大股东净减持每周平均约12亿元左右,近几周则维持在50亿左右的水平。而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截至6月16日,共有983份上市公司发布的重要股东 (含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首发原始股东等)二级市场交易减持公告,其中1—4月份每月上市公司减持交易公告均在200份之下,分别为132份、128份、160份、120份。进入5月份以来,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减持操作加速明显,当月达到了238份,而进入6月份以来,仅截至16日就有205份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参与减持的公告,日均超12份,涉及减持金额高达203.316亿元。
例如,6月14日,威华股份公告称,公司实控人李建华拟自公告之日起2个交易日后的6个月内通过大宗交易及协议转让方式(其中以大宗交易方式进行减持的数量将低于公司总股本的5%)减持不超过6500万股,即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13.3%。国光电器6月12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股改限售股股东通知,减持公司股份19448257股,减持数量占公司总股本的4.66%。奥瑞德6月份以来累计减持比例高达8.16%、燕塘乳业6月份以来累计减持比例为7.26%。
相较于上述上市公司股东的高比例减持,部分上市公司股东则更直接抛出 “清仓式”减持计划。6月16日晚间,锂电池设备龙头股先导智能发布公告称,接到公司第三大股东上海祺嘉股权投资合伙企业、第五大股东天津鹏萱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的 《股份减持计划告知函》,上海祺嘉计划自上市公司股票复牌之日起15日后的6个月内,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1401万股,即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3.44%。天津鹏萱则计划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1576万股,即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3.86%(为其所持公司全部股份)。而在此之前的6月13日晚间,维力医疗和厚普股份同时发布《关于持股5%以上股东减持计划的公告》,维力医疗第四大股东九鼎医药拟在未来6个月内减持其所持有的维力医疗全部股份1071万股,占维力医疗总股本的5.355%。厚普股份第二大股东德同银科拟在未来12个月内减持厚普股份不超过10.48%,即德同银科持有的全部股份。
据记者统计,先导智能是今年5月份以来第15家被上市公司重要股东拟 “清仓式”减持的上市公司。除上述提到的上市公司外,广汇汽车、中泰股份、迎驾贡酒、音飞储存、迅游科技、创业软件、永东股份、华友钴业、康恩贝、地尔汉宇、宝钢包装、正业科技等12家上市公司,也在此期间发布上市公司重要股东拟 “清仓式”减持公告,15家公司涉及减持市值近10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15家重要股东拟“清仓式”减持的上市公司中,次新股占了大部分,其中厚普股份、维力医疗、迎驾贡酒、音飞储存、中泰股份、迅游科技、创业软件、地尔汉宇、宝钢包装等公司均为去年上市的次新股,重要股东减持的主要为在各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前所持有的股份。
据《红周刊》
本周限售股解禁市值近192亿
根据沪深交易所安排,本个交易周两市将有22家公司共计24.63亿股限售股解禁上市流通,合计解禁市值近192亿元。
据西南证券统计,本周两市解禁股数共计24.63亿股,其中沪市20.51亿股,深市4.12亿股;以6月17日收盘价为标准计算的市值为191.98亿元,其中沪市8家公司为122.30亿元,深市14家公司为69.68亿元。
沪市8家公司中,中国铝业的限售股将于6月20日解禁,解禁数量13.79亿股,按照6月17日收盘价计算解禁市值55.59亿元,是下周沪市解禁市值最大公司;解禁市值排第二、三名的公司是南京银行和隆基股份,解禁市值分别为38.92亿元和16.82亿元。
深市14家公司中,奋达科技的限售股将于6月20日解禁,解禁数为1.36亿股,按照6月17日收盘价计算解禁市值20.70亿元,是本周深市解禁市值最大公司。
此次解禁后,沪市将有中国铝业、联环药业成为新增的全流通公司;深市没有新增全流通公司。
据新华社
[编辑:亚麦]分享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