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海洋高新区百亿级项目集聚 中铁世博城明年投用

2017-06-10 09:21:46
责任编辑:光影

原标题:青岛海洋高新区转型升级为"新区之心"添新动能

背依珠山,面朝灵山湾,一座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未来之城正在西海岸新区的“心脏”位置崛起。过去一个个散落的村庄和长期闲置的地块被盘活重生,变身为“高大上”的蓝高新产业集聚之地。据悉,为推动区域转型发展,青岛海洋高新区以中铁世博城、清华长庚医院、红星国际广场等百亿项目为牵引,扩大增量,优化存量,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一个以海洋科技、会展旅游、医疗养生、滨海度假等为代表的活力之区呼之欲出。

\

中央活力区概念规划图。

闲置地块“活”了

将变城市综合体

很多原胶南市民都知道,在新区西部核心区域有一块地已闲置了十几年。这里原本是汽车制造企业的配件组装车间,过去算是原胶南的边缘地带。但随着青岛西海岸新区的获批和快速发展,这里已然成了连接新区东西部的中心区域。高楼大厦之间孤零零地出现这么大一块荒地挺扎眼。

再过不久,这里马上要“活”起来了!根据规划,该闲置地块将变身高档的休闲购物综合体。

“城市在发展,区域规划也在变,过去的业态布局已经不能满足现在西海岸的发展了。”青岛红星国际置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韶馨告诉记者,该地块过去基本闲置,对当地经济拉动作用不太明显,政府极力推动企业外迁,希望引进大型一线商业地产项目。在有关部门的协调下,红星于今年3月8日拿下了该地块,4月底,总投资100亿元的青岛红星国际广场项目正式奠基。目前地块规划已经基本完成,正在报有关部门审核,预计7月底开工建设。

根据规划,该项目占地约193亩,建筑面积51万方,是集合爱琴海购物公园、玫瑰天街风情商业街区、办公、酒店、高档住宅等物业类型于一体的大型商业综合体,包含了大型百货、超市、太平洋院线、KTV、电玩、餐饮、儿童娱乐等多种业态。商业项目部分预计2019年开业。

“长期以来,新区西部一直没有像样的综合体。”王韶馨介绍说,未来这里将成为西海岸新的商业中心。整个项目建成后年营收约为12亿元,为当地带来1.5亿元税收,还可拉动当地就业5000人,辐射西海岸西部30万~50万人。“一方面可以提升当地居民的消费体验和生活品质,另一方面还将丰富海洋高新区的商业业态和旅游资源,吸引更多游客。相信咱们的中央活力区会更有活力!”

四次转型

这回瞄准智能停车

和红星国际广场这样的新引进项目不同,青岛德盛利集团则是地地道道的本土传统企业。从机械铸造起家,这家本土老企业已经四次成功转型。从2009年开始,他们预感到未来城市停车产业前景广阔,果断将目光瞄准了立体停车市场。

一走进公司大院,一座高高矗立的塔式建筑映入眼帘。这是该公司独立研发制造的立体停车智能设备——垂直塔库,学名叫垂直升降类机械式停车设备。工作人员介绍说,这座立体停车设备共有15层,高约30米,占地面积45平方米左右。平时大约相当于3个车位的空间,却可以停放30辆车。打开塔库门前的操作界面,刷一下停车卡,然后将车停放车库的规定区域内,十几秒的时间就将位于地面的轿车停到了二楼。青岛德盛利集团办公室主任王焕宇告诉记者,“如果有需要,塔库最高可以做到25层高,对于缺少停车空间的小区或企业来说,用起来很省地方,操作起来也很简便。”

垂直塔库是该公司独立研发的立体停车设备代表作之一。近年来,为了迎合市场,该公司转变思路,从生产通用产品转向以客户为中心的订单式生产模式,立体停车设备则从过去的只有两种扩展到现在的5大类、12种产品。王焕宇自豪地说,“我们的产品质量好,生产设备也是全部采用智能化生产设备。产品品种是全国最多的,也是青岛地区生产规模最大的停车设备制造企业。只要成了我们的客户,几乎没有走的。”据了解,该公司今年仅立体停车设备一项年产值就可达到3亿元。

除了产品的创新和升级,他们还利用已有销售平台,将立体停车设备销往美国、墨西哥、哥伦比亚、澳大利亚、荷兰、德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去年的出口额达960万美元。

百亿项目集聚

活力区添新动力

项目是实实在在的经济,经济是实实在在的项目。尤其是蓝高新产业的接连落地,更可为活力之区增添新动力。

为推动项目入驻,海洋高新区通过建立区直部门、项目方、相关街道参加的四方联席会议,推行项目承包服务机制等形式,让总投资1200亿元的10个市区重点和24个产业项目快速推进。2016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7亿元,同比增长22%;实现海洋经济总产值138亿元,同比增长26%;实现外贸进出口26.7亿美元,外资到账3亿美元,内资到账42亿元。土地清场2907亩,供地率90.2%、用地率95%,为加快项目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中铁世博城、红树林、红星国际广场、清华长庚医院青岛分院等百亿级项目正在加速集聚。青岛海洋高新区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以中铁世博城项目为例,在投资500亿元的基础上再追加200亿元,明年8月将建成并投入使用。建成后,将成为东北亚地区展馆面积最大、功能最完善、配套最齐全、科技水平最高的展览中心,成为青岛西海岸新区亮丽的名片。中铁世博城项目每年会带来300万人流量并带动GDP增加200亿元。

此外,红树林度假世界项目一期已经正式运营,成为新区旅游行业新亮点;红星国际广场项目实现了土地盘活、财政增收双赢;清华长庚医院青岛分院项目的落地,将为新区居民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资源和服务。

扩增量、优存量

活力区今年这样干

只有创新,才能永葆活力。海洋高新区今年将扭住项目这个开发建设的“牛鼻子”,在区域南部打造以海洋科技、会展旅游、医疗养生、滨海度假等为代表的功能完善的中央活力区,在北部开发以海洋高新技术为代表的产业新园区,促进经济社会创新发展。

青岛海洋高新区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发展规划,今年他们将加大村庄拆迁改造和低效企业占地整合盘活力度,优化提升发展空间;结合城区特点,通过引进高端服务业项目,激活存量,加快转型;结合产业现状,通过关停并转,加快以化工生产为代表的低端企业转型,提升发展活力;启动西海岸文化大厦等民生项目,促进经济社会均衡发展;全力引进由清华大学、石油大学等10所重点高校共建、总投资10亿元的高校行业技术培训暨转化基地项目,尽快盘活4.0创业小镇,更好拉动区域转型。

“要变过去的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根据区域特点进行招商。”该负责人举例说,比如在中央活力区,要坚持增量高端、存量转型,逐步完善会展会议、滨海生态旅游、高端金融商务、医疗卫生等都市产业布局,重点突破总部经济、楼宇经济项目。而海洋产业园则以海洋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产业为载体,加强与“蓝高新”项目洽谈对接,努力打造海洋特色鲜明、技术高端的产业新园区。坚持产业招商,按照集群发展思路,突出海洋生物医药产业优势,全力拉长产业链条。“还要坚持大项目招商,发挥世博城、清华长庚医院、红树林等百亿级项目对资源要素的吸附、积聚作用,加快配套项目引进。”

海洋高新区小档案 一区一园点亮“新区之心”

海洋高新区规划面积约175平方公里,其中,转型发展区面积42平方公里。围绕建设“军民幸福、干部自豪、令人向往”的美丽新区目标,全力打造“活力之区、新区之心”园区品牌。2017年1至4月份,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8亿元,利用内资17亿元,进出口总额6.3亿美元,完成工业总产值5000万元,外资到账1.4亿美元,主要经济指标顺利实现“开门红”。

围绕“一区(中央活力区)一园(海洋产业园)”布局:

青岛中央活力区,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突出发挥山、海、岛相连,湾、滩、城共生的自然禀赋和新区核心的区位优势,科学对标伦敦中央活力区,以中铁青岛世界博览城等龙头项目为支撑,立足会展会议、医疗卫生等都市产业,坚持产城融合,全面建设新业态协同发展的中央活力区,加快创建国家级海洋生物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全力构建“南有博鳌、北有黄岛”国际交流合作新品牌。海洋产业园,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创新落实“海洋+”战略,参照上海张江高科园建设经验,突出海洋生物产业,重点打造海洋生物医药、现代智能物流等特色产业园区,全力打造海洋高新技术集聚新高地。

半岛全媒体记者 孙丰欣 通讯员李祥荣 周飞 朱瑞华

[编辑:光影]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7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 新闻备案:鲁新网201653205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