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青岛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创新“333”工作法 打造职业技能竞赛“青岛品牌”

近年来,青岛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聚焦全市“10+1”创新型产业体系发展需求,以职业技能竞赛为重要抓手,抓好关键环节、实施重点工程、健全长效机制,先后举办了十七届青岛市职业技能大赛、首届青岛市“技能新星”职业技能大赛等市级赛事,并成功承办了第三届全国人工智能应用技术技能大赛、第一届山东省职业技能大赛等国家级、省级重点赛事,为广大技术人才搭建展示精湛技艺的“大舞台”、相互切磋技艺的“大擂台”、技能水平提升的“快车道”,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技能事业。截至目前,全市职业技能竞赛参赛人数累计突破34万人,带动岗位技能练兵340万人次,为青岛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技能力量”。

因地制宜抓好“三个环节”,强化职业技能竞赛顶层设计

构建以世界技能大赛为引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大赛为龙头、行业企业及院校技能竞赛为基础的职业技能竞赛体系,紧密围绕全市“10+1”创新型产业体系发展需求,增设人工智能训练、工业机器人操作调整、无人机装调检修、新能源汽车电控系统设计、智能网联与车路协同技术等领域新兴赛事,选拔、锻造产业高质量发展生力军,为全市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撑。

并积极构建“政府引领、行业主导、社会参与”的办赛格局,由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牵头10部门联合成立青岛市职业技能竞赛工作领导小组和组织委员会,共同引领规划和统筹协调全市技能竞赛工作,并按照职能分工做好技能竞赛的宣传发动、组织实施、巡视检查、经费保障、表扬奖励等工作。鼓励市直各部门及市级行业协会、学会举办特定行业赛事,市内龙头企业举办企业内部技能练兵类竞赛及所属行业赛事,中小企业与院校主要作为承办或协办单位承接具体赛项,推动办赛主体与办赛形式更加丰富多元。2025年,预计将有近70家单位举办300余项比赛。

印发《青岛市职业技能竞赛管理办法》,对职业技能竞赛申报条件、组织流程、监督管理、安全保障、奖励措施等进行了统一明确规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配套实施指南,构建“1+N”制度体系。制定赛务流程指南、竞赛技术规则指南、证书申报指南等5个配套文件,明确赛事组织各环节的操作规范和标准流程。邀请第三方评价机构,每年开展赛事制度执行效果评估,参考评估结果对办赛效果不佳的单位进行督促整改。通过制度化管理,推动全市职业技能竞赛实现统一技术标准、统一流程规范、统一质量要求、统一监督机制、统一奖励政策,全面提升竞赛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创新突破实施“三项工程”  提升职业技能竞赛质效水平

聚焦“规范办赛流程、提升服务效能、强化监督管理”的总体目标,依托“智慧人社”服务平台,在全省率先构建集赛事申报、选手报名、赛程管理、成绩公示、证书查询、荣誉申报等功能于一体的职业技能竞赛综合管理系统,为办赛单位提供从赛事申报到结果公示全流程数字化服务,并为选手提供成绩查询、电子参赛证、证书申领等服务,实现赛事管理服务“一网通办”。此外,通过该平台,可动态监测各赛场组织实施情况,对赛事全程材料存档,支持赛后追溯复查,有力确保赛事公平性。平台上线以来,保障各级职业技能竞赛350余场,服务办赛单位379家、参赛选手9000余人。

在全省率先建立“内督为主、外督为辅”的职业技能竞赛监督工作机制,采取“双随机、一公开”和“互联网+监管”等手段,对赛事全流程开展现场检查、数据比对、资料抽查、远程监控等多种形式监督,并运用信息化手段,对督导过程现场情况实时留证备案。此外,持续强化职业技能竞赛监督队伍建设,定期举办职业技能竞赛质量督导员培训,累计培训130余名专业赛事监督人员,发放赛事督导员工作证100余张。

线上依托“青岛人社”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政务新媒体平台,联合工人日报、中国劳动保障报、凤凰网、青岛日报等主流媒体,及时报道赛事动态、选手风采和技能展示等内容,提高职业技能竞赛吸引力和关注度,引领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社会风尚。线下联合各行业协会、重点企业、技工院校开展技能人才政策宣讲、优秀选手事迹报告会、“技能中国行”成果展、绝技绝活展演、“大赛冠军说”论坛等活动,并利用机场、地铁、公交站台等公共宣传栏投放赛事海报和宣传视频,进一步扩大赛事影响力。此外,针对各类综合性赛事,联合市文旅局,积极探索“大赛+文旅”合作模式,为外地来青的参赛选手发放大赛专享景区优惠门票、酒店优惠券、餐饮折扣券等,“以赛助旅”推动我市职业技能竞赛不断“破圈”。

科学系统健全“三大机制”  完善职业技能人才培育链条

构建多维度技能人才奖励体系,对符合条件的职业技能竞赛获奖选手给予一次性奖金奖励,颁发相应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授予“青岛市技术能手”“青岛市行业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并按规定向团市委、市妇联、市总工会等部门组织申报“青岛市青年岗位能手”“青岛市三八红旗手”“青岛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对赛事承办单位,给予办赛补贴和政策倾斜,并鼓励选手所在单位和企业建立技能人才岗位激励制度,在职称评审、职位晋升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提升技能人才社会地位,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的良好氛围。今年以来,通过竞赛方式,授予667人“青岛市技术能手”“青岛市行业技术能手”“青岛市技能新星”等荣誉称号,选拔出高级技师27人,发放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500余本。

建立竞赛获奖选手动态跟踪档案,鼓励选手所在院校、单位和企业实施“一人一策”培养计划,并依托青岛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为优秀选手提供进阶培训和国际交流机会。探索“名师带徒”培养模式,组织获奖选手与行业专家结对培养,帮助选手解决职业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培养更多复合型技能人才。创新“大赛+招聘”直通模式,针对规模大、创新性强、社会需求量大的赛事,邀请对口企业同步举办专场招聘会,促进优秀竞赛选手与优质企业双向精准对接,实现“以赛选才、以赛引才”的良性互动。截至目前,已为4000余名大赛获奖选手建立动态跟踪档案,举办职业技能大赛专场招聘会20余场,提供就业岗位2600余个。

建立竞赛成果转化应用平台,将竞赛中涌现的新工艺、新技术及时转化为企业生产标准和培训课程。定期举办技术交流会、创新成果展等活动,通过技艺展示、经验分享等方式促进技术交流传承,搭建技能人才与企业对接桥梁,鼓励获奖选手参与企业技术攻关和工艺改良,推动创新成果在企业生产中的应用,实现“以赛促研、以赛促产”的良性循环。今年以来,举办技术交流会、创新成果展10余场,优质成果转化投产项目40余个。文/记者 李如艺

[来源:信网 编辑:孙宝震]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5 07/25 15:33
· 来源 ·
信网
· 作者 ·
李如艺
· 责编 ·
孙宝震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