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青岛崂山区力争3年新增AI产业链企业不少于100家

原标题:力争3年新增AI产业链企业不少于100家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衣涛

29日上午,崂山区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其不久前发布的《崂山区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记者在发布会现场了解到,崂山区将通过构建产业方阵、激活创新源头、强化应用牵引、完善产业生态等系统举措,着力实现产业总体水平全省领先、科创综合水平全国一流、赋能应用水平跻身全国第一梯队、产业生态成熟度位列全国第一方阵等目标,持续提升科技创新与产业应用协同发展水平,全面塑造开放活跃、生态完善的人工智能发展新格局。

聚焦打造全省领先的产业发展新高地,崂山区将重点发力三大主攻方向,重点发展三大特色赛道。围绕智能终端、软件算法、数据服务三大主攻方向同步发力:智能终端领域将推动AI可穿戴设备、智能家电、机器人等产品应用和产业化,推动建成智能终端先进制造示范地;软件算法领域将加强智能操作系统与工业互联网平台融合,打造软件算法自主创新策源地;数据服务领域将健全数据采集、标注、存储全链条服务,推动高质量数据集建设和数据资源高效配置。同时,将重点发展具身智能机器人、垂直领域大模型、海洋人工智能服务及装备三大特色赛道,招引机器人重点企业不少于10家,培育规上企业5家以上,打造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创新高地;推动30个以上大模型产品入选省级重点库,突破海洋大模型关键技术,推进水下通信技术产业化。此外,通过企业培育、精准招商、集群建设三大路径,推动产业规模能级跃升,力争三年内新增产业链企业不少于100家,形成完整自主的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

打造全国一流科技创新策源地。三年时间里,崂山区将持续强化技术攻关,通过“揭榜挂帅”,每年实施不少于10项重点攻关项目,推动核心技术突破与开源生态协同发展,全面提升人工智能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创新平台建设,努力实现全区累计建设25个以上国家级/省级人工智能创新平台目标,重点建设全省首个具身智能机器人数据采集训练场、青岛市人工智能大模型创新平台两大人工智能创新服务平台;探索数据赋能新路径,力争培育15个以上省级优秀数据产品,打造一批示范重点项目,全面提升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效率,构建具有崂山特色的数据要素生态体系,用好国际通信出入口局国家战略优势,率先开展北方跨境数据新模式探索。

打造特色多元场景样板间。建设全区应用场景开放中心,每年开放一批应用场景、落地一批优质项目,打造应用场景牵引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模式;提升重点行业赋能效能,围绕“山海金城建智家”(智慧文旅、智慧海洋、智慧金融、智慧城市、生命健康、智能制造、智能家居)七大重点领域打造一批标杆场景,推动形成一批全国领先的“人工智能+”应用标杆,全面拓展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升级、社会治理、民生改善的深度与广度。

构建全域联动协同发展示范区。优化要素供给,建设规模超3000P的智算中心,完善金融支持体系,做实人工智能产业基金,落实“汇智崂山”政策,夯实人才保障,集聚高端创新资源,提升产业发展支撑能力;强化行业交流合作,组建人工智能产业创新联盟,依托虚拟现实大会等标杆赛事、产业峰会等活动促进政产学研深度融合,提升产业生态活力与影响力。

近年来,崂山区锚定“打造全国一流的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总体战略目标,顶格推进人工智能产业项目建设,促进产业发展跑出“加速度”。其中,2024年全区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350亿元。目前,青岛市人工智能产业园内已聚集中科曙光、歌尔微电子、国创智能家电等重点企业280余家。今年以来,崂山区围绕具身智能机器人、垂直领域大模型、海洋人工智能服务及装备三大细分赛道,加快项目招引,目前已落地青岛数据集团、中科星图低空云科技、海尔兄弟机器人、伏羲农业大模型等27个人工智能重点项目,形成了良好的项目招引落地梯队。

[来源:信网 编辑:赵晓珊]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5 07/30 08:31
· 来源 ·
信网
· 责编 ·
赵晓珊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