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7月30日讯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等部门印发《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启动国家级零碳园区建设工作,为统筹有序开展零碳园区建设提供重要工作指引。随后,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三部门联合印发《山东省零碳园区建设方案》,青岛市能源保障中心立即组织专题学习会,结合青岛实际谋划落地路径,推动全市园区向零碳化、智能化方向升级,为青岛实现“双碳”目标注入新动能。
国家《通知》明确,开展零碳园区建设需完成能源结构转型、节能降碳改造、产业结构优化等八大任务,这不仅为园区低碳化改造提供了统一要求,更从战略层面释放了多重信号。能源革命试验田,零碳园区成为绿电直连、源网荷储一体化等创新模式的“试验场”,有望缓解电网消纳压力,加速新能源替代进程。产业升级新引擎,推动高耗能产业向可再生能源富集区有序转移,培育低能耗、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集群。制度创新突破口,政策允许园区探索虚拟电厂、绿证交易等机制,为电力市场化改革和碳定价体系完善提供实践经验。山东省实施方案结合山东省工作实际,重点强化“十大建设内容”,提出到2027年建成15个省级零碳园区,青岛作为工业强市,应主动担起打造“标杆示范”的重任。
国家、省零碳园区建设方案的印发为青岛能源转型注入新动能。青岛市能源保障中心通过专题学习,逐条解析《通知》中“单位能耗碳排放”核心指标及清洁能源占比、工业固废利用率等5项引导指标,明确青岛申报国家级零碳园区的资质条件,确保政策精神吃透弄通。
青岛市能源保障中心将以此次政策落地为契机,以“钉钉子”精神推动零碳园区从“规划图”变为“实景图”,为全国碳达峰碳中和贡献青岛力量。(记者 耿润)
[来源:信网 编辑:陆云琦]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