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海之心”,为“VR+AI”构筑算力基石
如果说VR/AR(虚拟现实)构建了通往数字世界的“大门和窗口”,那么AI(人工智能)就是让这个世界变得“可感知、能思考、会学习”的大脑。11月21日至22日,以“虚实无界 智享未来”为主题的2025青岛虚拟现实创新大会将在青岛虚拟现实创享中心举行。为了探寻崂山区打造“VR+AI”融合新高地的创新实践,记者采访了扎根在高端计算、存储、数据中心等领域的头部企业——中科曙光国际信息产业有限公司,解码企业发展科技基因。
从“窗口”到“大脑”的化学反应
走进位于崂山区的青岛市人工智能产业园,在中科曙光全球研发总部基地,一个名为“海之心”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正悄然运转。在这个方正简约的立方体“盒子”内,排排黑色机柜依靠国产全精度通用架构以及液冷、硅立方等新型技术,为青岛智能产业提供强劲动力。它不仅实现了对国内外主流AI框架和平台的全覆盖,更支撑着从AI训练、推理到科学计算的广泛需求。作为这一核心算力引擎的建设与运营者,中科曙光青岛公司正致力于将这样的算力底座,深度融入到虚拟现实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的浪潮中。
在中科曙光总裁助理陈毅看来,AI与VR的融合并非简单叠加,而是一场“深刻的化学反应”,“海之心”正是这场化学反应发生的关键载体。因为这种融合对计算能力提出了极高要求,需要处理海量数据并实现实时智能推理,而这正是中科曙光所擅长的领域。“比如,我们为国家级的大型科研项目提供超级计算机,也为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建设智能计算中心和数据中心。”陈毅告诉记者,“AI与VR融合将成为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的新引擎,而这一切都需要强大、稳定、绿色的算力作为基石,这也正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应用AI+VR落地场景
陈毅认为,AI与VR的未来融合趋势,重点体现在工业制造、城市治理等领域的应用。比如,在工业制造领域,中科曙光通过构建“数字孪生工厂”,在虚拟空间中利用AI模拟、优化生产流程,实现故障预测与效能提升。在智慧城市领域,AI与VR的结合可实时还原城市运行状态,应用于应急演练、交通调度等场景,提升城市治理的智能化水平。
谈及青岛虚拟现实创新大会,陈毅表示感受“一年一个样”,每年都能看到新的技术突破和更惊艳的应用场景。“在会上,我们能直接接触到最新的行业趋势、前沿的学术思想,以及来自全球的合作伙伴,这对我们把握技术方向、优化产品方案都带来了很多启发。”陈毅说,作为算力基础设施的提供者,在今年的虚拟现实创新大会上,中科曙光将向全球的伙伴展示企业为VR/AR产业提供的先进计算解决方案,在精准把脉技术趋势的同时,更清晰地洞察行业对算力的最新需求,从而反哺中科曙光的技术研发,希望能与产业链上下游的优秀企业更紧密地连接,共同打造更健康、强大的计算产业生态。
构建可持续算力基石
崂山区通过育龙头、强招引、搭平台、优生态的链式发展思维推动虚拟现实产业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全省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的先行区和主战场。在陈毅看来,吸引中科曙光落子崂山的因素主要是前瞻性的产业布局、浓厚的创新氛围、宝贵的人才资源以及务实高效的营商环境。这些要素为中科曙光在高性能计算与虚拟现实融合领域的技术研发和应用落地提供了有力支撑,也加速了企业在全国算力网络中的战略布局。依托区域产业集聚效应,中科曙光将进一步深化与本地科研机构及产业链伙伴的协同创新,推动算力基础设施向绿色、智能、开放方向持续演进,助力区域数字生态体系。
青岛晚报/观海新闻/掌上青岛首席记者 张译心
[来源:青岛晚报 编辑:赵晓珊]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