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青大附院引进“骨科机器人专家” 系山东省首家

2017-06-18 08:53:29
来源:信网
作者:刘裕
责任编辑:可可

信网6月16日讯 安全系数高、手术效果好、大大减少辐射,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脊柱外科主任马学晓说,正是具备这些优点,这位刚刚上任的“骨科机器人专家”,已成功帮助医生完成11例骨科手术。据了解,青大附院是山东省首家、全国第三家引进骨科机器人的医院,与传统手术相比,患者的住院时间可减少27%,并发症发生率减少48%,翻修率下降46%,感染率明显下降。

\

青大附院引进“骨科机器人专家”

隔着皮肤和肉,却能精准定位,做出准确的手术操作,这在传统手术中很难做到,有了骨科机器人,一切变得简单可行。6月16日,青大附院召开骨科机器人技术新闻发布会,正式介绍这位“骨科机器人专家”。

脊柱外科主任马学晓代表手术团队进行了操作演示。通过机器人,从各个角度观察病变部位,将术前计划导入后,工作站就能在术中指导机器人,完成各项操作。

“最大的优点就是微创”,马学晓主任拿强直性脊椎炎合并假关节形成举例说,当柔韧的脊柱变得僵硬,受力点容易断掉,就像一根竹竿断成两截,而“竹竿”中央是非常脆弱的精髓和神经,错位压迫神经,会导致瘫痪。

按照传统的开放式手术,医生需把腰椎旁组织切开,找到相应点并植入螺钉。过程存在两个困难,一是无法精准辨认组织,二是软组织纤维化后难以剥离。要想打进钉子,必须徒手不断在离断脊椎上操作,过程中加重神经损伤的机会就很大。

已为11位病人成功实施手术

使用机器人后,用电钻代替徒手,不需要剥离软组织,相较开放手术,这种微创手术让病人更好恢复。

\

马学晓主任说的,正是接受了骨科机器人手术的十一个病人之一。手术前,这位病人的双腿只有躺在床上时还能动,已经无法下床行走,而仅仅4天后,他已经可以自行下床行走了。

\

重度腰椎滑脱、严重的脊柱畸形……越严重的疾病,骨科机器人越能显现出优越性。而且,所有医生在使用人工智能设备前,都需接受从理论考试到临床操作的严格培训。“这是一个很大的改变,机器人的应用必将大大提高微创手术的推广。”

脊柱外科不同于其他科室,由于脊柱病变复杂,都在骨头里,无论是常规手术,还是微创手术,术中透视不可避免,对于病人来说是辐射,对医生则是辐射的积累。据了解,使用骨科机器人可使辐射降低50%至74%,对于常年呆在辐射环境下的医生来说,骨科机器人更有着重要意义。

\

由开放手术转向微创手术

骨科机器人是科技时代的产物,上世纪80年代后期,微创理念出现。1987年,NeumMate机器人在神经外科获得临床应用,随即扩展到骨科等多种外科领域。1992年,美国ISS公司推出了主动操作型骨科机器人RoboDoc,用于关节置换术中辅助骨骼和假体的成形、定位和置入,随后,相继出现了Acrobot、PinTrace、Caspar等机器人投入临床使用,但是大部分机器人多用于关节与创伤手术。

下面一组临床数据可体现骨科机器人临床应用的优势。Renaissance机器人手术患者与传统手术患者相比,住院时间减少27%,并发症发生率减少48%,翻修率下降46%,感染率明显下降。

微创骨科是21世纪骨科手术发展的主旋律,微创已成为骨科临床治疗的发展趋势。骨科机器人技术能有效提高手术诊断与评估、靶点定位、精密操作和手术训练的质量,缩短患者康复周期。

随着未来医学机器人和医学成像技术进一步发展和结合,具备图像引导等导航功能的骨科手术机器人必然会成为微创骨科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导航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将成为手术机器人发展的重中之重。

信网全媒体记者 刘裕

[编辑:可可]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7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 新闻备案:鲁新网201653205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