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花季少年突发肺栓塞踏入鬼门关 青大附院多学科联合抢救重返人间

2019-10-11 14:25:58
来源:信网-商讯
作者:丛黎 张孝鹏
责任编辑:天鹰

信网10月12日讯 结束紧张的高考,还沉浸在假期喜悦中的小志(化名),未曾想一场“浩劫”让他几次在死亡边缘徘徊,但不幸中的万幸,经青大附院(西海岸院区)多学科联合救治,以最快速度集合医疗团队和精锐设备,争分夺秒开辟出一条生命通道,协力将他的生命从死神手中夺回。现如今,信网(0532—80889431)看到的小志面色红润,充满活力,微笑中透露出一股邻家大男孩的羞涩。

时间回转到2019年8月25日夜晚,年仅18岁的患者小志因疑似“重症肺炎”由外院转入青大附院西海岸急诊科,入院后患者即出现意识丧失,急诊立即给予气管插管生命支持治疗,急诊张振晓副主任针对这一可疑的肺炎病人,判断患者大面积肺栓塞可能,迅速完善了肺动脉CTA检查。结果证实,患者双肺动脉大面积栓塞!!

病情凶险,患者危在旦夕,随时可能呼吸心跳停止而离开人世。急诊科迅速联系血管外科会诊,郭明金、刘军军主任当机立断:马上进行急症“滤器置入、肺动脉溶栓手术“治疗。病情就是军情,青大附院有一只训练有素的“快速反应部队”:手术室、麻醉科、监护室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手术迅速展开。手术中患者一度心率、血压下降,经过及时抢救患者勉强度过了第一道鬼门关。肺动脉置管后转入监护室(ICU)继续溶栓治疗。

据血管外科主治医师刘军军介绍,患者转入ICU溶栓治疗过程中,一度心跳停止!!好在青大附院有完善的应急预案:VA-ECMO(俗称人工心肺机,使用机器替代心脏和肺的功能,维持生命的运转)。邢金燕主任领导的ICU团队迅速为其进行VA-ECMO治疗,并启动体外生命支持快速反应团队,为溶栓治疗争取时间。在ECMO支持下,患者生命暂时从死神手中拉了回来。经过5个昼夜的奋斗,患者生命体征逐渐稳定,心肺功能逐渐恢复,肺动脉造影显示肺动脉完全再通!10天后患者顺利脱离ECMO及呼吸机治疗,并顺利转出ICU,目前正在康复中。

信网了解到,小志年仅18岁,是一位刚刚拿到录取通知书的大学生,也是家中独子。他是不幸的,花样年纪患上了如此一种让人谈之变色的疾病;同时他又是幸运的,遇到了血管外科、ICU等青大附院团队,为他在生与死之间架起牢固的生命之桥,让他重新绽放精彩的人生,也给孩子父母带来了新的希望,成功挽救了一个家庭。

小志的父亲告诉信网,就在小志入院抢救的过程中,家里的老父亲因患癌症,病情恶化,危在旦夕。当时的他精神几近崩溃,一边是刚刚成年的儿子,一边是古稀的老父亲,肩上的重担,内心的挣扎令他喘不过气,尽管如此,望着监护室里面的孩子,他深知没有退路,只能挺过去,最终在医护团队全力抢救下,儿子获救,父亲因病情变化突然,遗憾离世。但孩子逐渐好转令小志父亲得到些许安慰,珍惜身边人,或许是这位满脸沧桑的中年人最大的期盼。

据血管外科郭明金主任介绍,肺栓塞是静脉系统的各种栓子(尤其是下肢静脉血栓)脱落阻塞肺动脉及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病理生理综合征(PE),可导致严重呼吸衰竭及休克。肺栓塞(PE)往往起病急,发展快,临床误诊率高,短期死亡风险很高,是常见的三大致死性心血管病之一。久坐、久卧床、肥胖、静脉曲张,近期做过手术或有骨折、外伤,等都比较容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导致肺栓塞。

结合小志的病例,血管外科主任郭明金作出详细解读和科普。他告诉信网,据最新信息,目前国外刚开始针对肺栓塞治疗结成有关医学联盟,但实际上,青大附院早在2015年就已起步,目前技术团队和设备配置均已非常成熟,远超国外发展速度。青大附院每年救治的肺栓塞病人近百例,单纯下肢静脉血栓手术年逾两百例。像小志这样的案例只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一个。能够如此迅速、成功的救治,离不开郭主任提出的“预防为主、快速反应、一站式治疗”理念,以及与ICU等科室的默契配合。 有青大附院这样的团队保驾护航,岛城乃至半岛人民的健康有了坚强的后盾!防胜于治,希望大家重视预防,远离血栓。信网记者 丛黎 张孝鹏

[来源:信网-商讯 编辑:天鹰]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