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的青岛春意盎然,在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推动下,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位专家首批“组团式”入驻青岛市城阳人民医院开展诊疗工作。首周工作顺利完成,来自胸外科、风湿免疫科、肝胆外科、眼科中心、肛肠中心等17个重点学科的专家团队开展了多项诊疗工作,累计接诊患者近300人次,完成手术近10台,并与相关科室主任进行深入沟通,协助制定了相关学科发展规划。在此期间,专家团队与城阳医院医护人员密切配合,各项医疗工作平稳开展,患者就医体验得到提升,为后续深入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让周边市民在家门口享受到系统连续、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肾内科专家王磊:敲响肾脏健康警钟
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承担着排泄代谢废物、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关键功能。然而,肾脏疾病却不容小觑,它不仅发病率逐年上升,而且初期症状隐匿,一旦病情发展,往往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北大人民医院肾内科副主任医师王磊感慨道:“今天接诊的患者中有两个病例实在令人惋惜,仅仅因为前期患者缺乏重视,便遗憾地错失了最佳治疗时机。”
62岁的王先生来到王磊主任的诊室里,神色中难掩紧张与不安。王磊主任仔细查看检查报告后,问王先生:“王大爷,您的肌酐数值波动幅度实在太大,情况相当不乐观。您之前就已经查出肌酐偏高,这几年怎么就没想着复查呢?如今肾脏损伤已经不可逆,未来很可能不得不面临透析治疗。”
王先生懊悔道:“我想着身体没啥明显不舒服,就没把这事儿放心上。这可如何是好啊,医生!”
“您先别着急。虽然情况有些复杂,但只要积极配合治疗,还是有办法尽量控制病情发展的。接下来您就按我说的做,保持规律生活,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咱们齐心协力,把疾病对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王磊主任表示。
无独有偶,49岁的陈先生也面临着同样的困境。几年前查出肌酐高的他,同样未进行复查,如今数值更是一路飙升,肾脏损伤严重,还伴有下肢水肿症状。
王磊主任强调:肌酐升高可是肾脏发出的“危险信号”。许多肾脏疾病在早期毫无明显的特异性症状,这就导致患者极易忽视。所以,时刻对肾脏健康保持高度警惕,定期检查至关重要。此外,王磊主任还特别提醒广大市民:青岛地处海滨,大家都爱吃海鲜。但海鲜食用过多,尿酸和嘌呤就容易升高,这对肾脏的伤害极大。一旦发现肌酐数值异常,务必定期复查并及时接受治疗。要是察觉到尿血、尿泡增多,或者腿部浮肿等情况,哪怕身体没有其他不适,也一定要及时就医,这很可能是肾脏在向我们发出求救警报。千万别等到病情恶化了才追悔莫及。
神经内科专家李华军:拨开疾病迷雾
12日早上10时,79岁的徐奶奶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北大专家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李华军的诊室内。可刚坐在检查床边,她的双手就不受控制地颤抖,连带着手臂也微微晃动。而这个症状已有5年之余,这让她和她的家人非常担忧。“不会是帕金森病吧?”
李华军主任轻轻握住徐奶奶的手,温柔安抚:“您别紧张,咱们一项一项检查,慢慢就能找到原因。”说着,便开始一系列专业测试。
“请伸右手食指,反复指自己的鼻尖。”徐奶奶努力控制着颤抖的手,可手指却总是偏离目标,晃动得厉害。接着,李华军主任又扶着她站起来,沿着地面上的一条直线缓慢行走。随后又用小锤子轻轻敲击她的腿部膝盖下方,观察腿部肌肉的反应。经过这一系列检查,李华军主任心里有了底。
李华军主任一边记录检查结果,一边耐心询问其作息时间。原来,徐奶奶每天晚上7点就早早爬上床睡觉,可睡眠质量极差,不仅清晨醒得早,白天还精神萎靡、嗜睡。经过全面综合判断,李华军主任给出诊断:这不是帕金森病,而是特发性震颤,与身体内的一些神经传导异常有关。除了为徐奶奶调整治疗方案外,还叮嘱要调整作息,保持良好心态。
解决完徐女士的问题后,李华军主任还没来得及喝口水,就迎来了下一位患者。在神经内科的诊疗过程中,各类神经系统疾病的症状复杂多样,这不仅考验着医生的专业知识,更需要他们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这不,又有患者带着困扰许久的病痛找到了李华军主任。
53岁的李先生走进诊室时声音中带着焦虑:“医生,我这头疼了一年,去了好多医院,做了各种检查,CT、核磁都做了,可就是查不出病因。”李先生详细描述了症状,还拿出一沓厚厚的检查报告。李华军主任仔细翻阅检查结果,结合病情及临床经验,诊断是焦虑引起的躯体化障碍。
李先生回想了一下,恍然大悟:“确实,这一年工作压力特别大,心里一直很焦虑,没想到会影响到身体。”
李华军主任解释道:“焦虑引起的躯体化障碍很容易被忽视,它的征兆除了像您这样头部麻痹疼,还可能表现为心慌、胸闷,感觉心跳突然加快,肠胃不适,肌肉紧张,睡眠障碍等。这些症状往往不是由身体器质性病变引起,而是心理因素导致的。”
李先生得知病因后,感慨到:“找了这么多医院都没查出原因,多亏医院请来北大医院的专家,终于知道是怎么回事了!李华军主任针对他的情况给出了具体治疗方案,还特意叮嘱要注重情绪调节,多去户外放松身心,必要时可以到心理科进行治疗,疏导情绪。
胸外科专家周足力:精准诊疗肺部顽疾
12日下午,59岁的李女士拿着胸部CT检查结果,忧心忡忡地走进周足力教授的诊室。病历显示,她4年前体检发现多个肺结节,现在结节较前增大。周足力教授仔细查看了她的检查资料,结合临床经验,建议进行手术治疗,后续还需要随诊观察。无独有偶,另一位63岁的患者也被查出肺部结节情况较为复杂,周足力教授同样建议其进行手术。“保持乐观的心态对治疗非常重要,我们一起努力,一定能战胜病魔。”在他专业讲解和心理疏导后,患者对治疗充满了信心。
在诊疗过程中,周足力教授发现近年来肺结节患者明显增多。其中,对于60-70岁的人群而言,肺结节手术往往是较为适宜的选择。相较于年轻群体,这一年龄段人群工作压力较小,术后能够更专注于康复休养;与高龄患者相比,他们的身体机能仍处于较好状态,对手术的耐受性更佳。不过,是否适合手术不能一概而论,最终仍需结合个体健康状况、病史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全面评估。同时,周足力教授着重强调了肺结节定期复查的重要性:一旦发现肺结节,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定期复查是监控结节变化、及时发现潜在风险的关键手段。
首周工作顺利完成,这场跨越山海的医疗协作已从"落地生根"迈向"开花结果"。在这周的诊疗中,专家们凭借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为患者带来希望。多位就诊患者表示:"专家们的到来,让我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水平的诊疗服务。"随着合作持续深化,今后更多专家将参与其中,在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道路上,城阳正书写着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生动范本。
下周(4月14日-4月20日),在院常态化坐诊的专家包括风湿免疫科、血液科、肾内科、肝胆外科、肛肠外科、疝和腹壁外科、眼科、乳腺外科、神经外科、内分泌科、血管外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创伤骨科、耳鼻喉科。
有就诊需求的患者可及时关注医院官方渠道公布的专家坐诊信息,提前预约挂号。文/顾青青
[来源:信网 编辑:陆云琦]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