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青岛一中学生走进海慈中医药文化宣教基地 解锁中医智慧

参观。(来源:海慈中医医疗集团)

八月的蝉鸣萦绕树梢,青岛市中医医院国医堂二号会议内已飘起淡淡药香。8月12日,医院迎来了一群特殊的访客——青岛第一中学2025级9班的同学们,他们带着对传统文化的好奇,走进中医药文化宣教基地,在青岛市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服务月系列活动的浸润中,解锁非遗药香的奥秘和传承千年的中医智慧。

指尖流转的药香记忆

同学们围站在桌前,看着非遗药香传承人张圣林副主任医师将研磨好的药粉按比例调配,指尖轻捻间,一根根线香悄然成型。“原来这缕香味里藏着古人防病的智慧。” 一位女生捧着自己亲手制作的线香,鼻尖萦绕的草木清气让她忍不住感叹。在中医药文化服务月里,这样的非遗体验如同打开时光的钥匙,让千年药香在少年掌心重新绽放。

文化长廊里的杏林春秋

随后,学生们缓步走进医院中医药文化长廊,仿佛踏入立体的中医史书。玻璃展柜里,泛黄的古医典籍记载着《黄帝内经》的养生箴言和大医精诚的精神传承。“从神农尝百草到现代中药制剂,中医从来不是停留在古籍里的文字。” 讲解员的声音带着温度,同学们的目光在二十四节气养生区域久久停留,那些关于四季养生、情志调摄的智慧,正悄悄改写着他们对 “健康”的认识。

未病先防的中医智慧

治未病科的诊室内,银针在医师指尖灵活转动,拔罐时皮肤泛起的红晕引发阵阵好奇。“这个是足三里,常按能增强免疫力。” 在医师指导下,同学们互相比划着寻找穴位,当指腹传来酸胀感时,纷纷惊叹于人体经络的奇妙。参观中药房的过程中,严谨的审方、调剂流程让同学们深刻感悟了日常药材如何经专业之手精准转化为疗愈之力。

养生茶饮里的文化回甘

活动尾声,医院为学生们准备了一杯杯温热的乌梅五味生津饮,同学迫不及待地抿了一口,先是尝到乌梅的醇厚酸香,舌尖转瞬间又泛起甘草的清甜,余味里还藏着一丝陈皮的温润。“像加了料的酸梅汤,但更清爽!” 大家捧着杯子小口啜饮,额角的薄汗渐渐褪去,喉咙里的干涩感也悄然消散。

“这杯饮品藏着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智慧。” 医师笑着解释,乌梅能敛肺生津,五味子可益气宁心,搭配陈皮理气、甘草调和,最适合立秋前后驱散暑气、滋养津液。有同学听完立刻说:“夏天运动后喝这个,比冰饮料健康多了!”

带队老师看着同学们眼中闪烁的光芒,深有感触:“中医药文化服务月就像一座桥梁,让传统与青春相遇。当孩子们知道枸杞能明目、生姜可驱寒,这些知识便会融入生活,成为他们守护健康的铠甲。”

中医药文化服务月期间,青岛市中医医院开展了丰富多样的互动体验活动,让大家走进中医、了解中医、信任中医,积极推动中医生活化。当传统智慧融入青春心灵,中医药文化的薪火,正在这一次次指尖的触碰、沉浸式的体验与心底的感悟中,化作涓涓细流浸润开来。文/通讯员 李均雁 记者 丛黎

带领学生互动、体验。(来源:海慈中医医疗集团)
[来源:信网 编辑:陆云琦]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5 08/18 13:51
· 来源 ·
信网
· 作者 ·
李均雁 丛黎
· 责编 ·
陆云琦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