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最佳入睡时间点找到了 研究证实这个点睡“最护心”

原标题:最佳入睡时间点找到了!研究证实,这个时间点睡“最护心”

都说“早睡早起身体好”,但对于很多现代人来说,别说晚上十点睡觉了,甚至凌晨两点还在刷短视频……

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作息时间,其实也是一个独立的风险信号,它与心血管疾病(心脏病、中风等)息息相关。

晚上 10~11 点入睡

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最低

心血管疾病(心脏病、中风等)每年导致全球近 1800 万人死亡,是当之无愧的“头号杀手”。而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为了探究“入睡时间”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之间的关系,开展了一项大型研究。

这项研究由他们团队利用 UK Biobank(英国生物样本库)数据完成。这个数据库收集了 50 多万人的健康信息,是全世界最庞大的健康追踪项目之一。这其中,有 10 万多人同意戴上一种叫“加速度计”的装置(类似智能手环),连续 7 天 24 小时监测他们的身体活动。

研究人员利用这些数据推算出他们的入睡时间、起床时间、睡眠时长和睡眠规律性。与问卷或日记不同,这种方法不依赖主观记忆,更客观、精确。经过筛选和排除(比如去掉已有心脏病、睡眠呼吸暂停的人),最终有 88026 名参与者的数据被纳入分析。

研究人员把这些人分成四组:晚上 10:00 前入睡、晚上 10:00~10:59 入睡、晚上 11:00~11:59 入睡和午夜后才入睡。然后,他们对参与者进行了平均 5.7 年的随访,统计谁在这段时间里新发了心血管疾病(如心梗、中风、心衰等)。

结果发现:一共发生了 3172 例心血管疾病,风险最低的是晚上 10 点–10:59 入睡的那组。相比之下:

过早睡(< 10:00):风险增加 24%

11:00~11:59 睡:风险增加 12%

午夜后才睡:风险增加 25%

换句话说,“最佳入睡时间窗口”就是晚上 10 点到 11 点之间。

更有意思的是,研究还发现了明显的性别差异:女性的心血管健康可能更敏感地受到睡眠时间的影响。对于女性而言,无论是过早睡还是熬夜到午夜后,风险都显著增加。尤其是午夜后才睡的女性,心血管风险竟然比“10~11 点”组高出了 63%!

而对于男性而言,只有“过早睡(< 10:00)”才显示出风险增加(17%),熬夜影响不如女性明显。研究者提出了几种背后可能的原因:

1. 生物钟紊乱:人体有内在的昼夜节律。太早或太晚睡觉会让节律失衡,影响血压、激素分泌和血管功能。

2. 代谢异常:晚睡和早睡都可能扰乱胰岛素敏感性,增加肥胖和糖尿病风险,而这些都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3. 性别差异:女性在绝经前有一定的雌激素保护,但睡眠节律紊乱可能削弱这种保护,使心血管风险更快显现。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研究人员控制了其他变量(比如睡眠时长、规律性、肥胖、吸烟、糖尿病、高血压等),这个“U 型关系”依然存在。这意味着:入睡时间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风险因素。

从今晚起,这样睡觉吧

1 把握黄金入睡时段

尽量让自己在晚上 10~11 点之间入睡。避免长期熬夜到凌晨,也不要过早躺床硬逼自己睡。

2 保持作息规律

不要频繁“熬夜+补觉”,规律的生物钟对心脏更友好。

3 改善睡眠环境

睡前少刷手机、避免强光和咖啡因。保持卧室安静、凉爽。睡前做些轻松的伸展、阅读或冥想。

4 别忘了整体健康

睡眠只是心血管健康的一环。饮食均衡、坚持运动、戒烟限酒同样关键。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更需要规律睡眠来减轻心脏负担。

好睡眠,是心脏的守护伞。在快节奏的生活里,我们常常牺牲睡眠去工作、娱乐,但身体的代价是长期累积的。虽然熬夜不等于一定导致心脏病,但“睡个好觉”绝不是小事。

[来源:科普中国 编辑:王荣]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5 10/20 09:30
· 来源 ·
科普中国
· 责编 ·
王荣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