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孩子说话“结结巴巴” 专家提醒这几个干预方法家长要学

康复科语言障碍门诊医生看诊。(来源:青岛市妇儿医院)

提起孩子的“结巴”问题,很多家长头疼不已。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康复科语言障碍门诊接诊的“口吃”患儿也不在少数。这些孩子除了说话“磕巴”“卡壳”“第一个字很憋”外,还伴有面部的动作,甚至需要手握拳或跺下脚给嘴巴 “加油打气”。而家长对孩子反复的“慢慢说”“想好了再说”的提醒纠正,可能导致孩子表达越来越糟糕,有的干脆不愿开口了。

口吃是因为说话着急、不专心吗?是模仿他人形成的吗?等孩子长大,口吃就能自行消失吗?今天,让我们暂时放下对“语言流利”的执念,跟随康复科专家的脚步,一同走进口吃者的世界,真正了解什么是口吃,以及我们该如何以尊重与包容的姿态,正确看待和对待它。

孩子表达不流利就是口吃?

口吃是指儿童在语言发育期,言语流畅性明显低于年龄预期,表现为声音、音节、字、或词的重复伴有声音或字词的延长,以及阻断和回避或替换字。伴随症状包括眼睛眨动、下巴抖动及头部的动作等,以此来减轻口吃的程度。并不是所有的不流畅都是口吃。有的儿童,只是在发育过程中,短暂出现“其他不流畅”情况。区别如下:

发现口吃需要马上纠正吗?

儿童口吃典型发病时间为30~48个月。在同一时期,支持执行功能、语言和言语运动控制的神经系统经历了快速蓬勃的发展,大约50%~85%的口吃儿童可不经任何干预措施自然恢复(出现后24~36个月内)。但出现以下情况,需要及时干预:

家族中有口吃或说话混乱的病史。

存在父母/个人的焦虑担忧。

儿童对自己的表达不流畅出现负面反应(例如社交窘迫或回避)。

儿童正在经历来自他人(例如同龄人、同学、家人)的负面反应。

表现出与言语不流畅相关的身体紧张或继发的行为动作(例如眨眼、点头、肢体动作等)。

儿童不能有效表达信息/存在其他言语或语言问题。

父母能帮口吃孩子做点什么?

及时就医

出现以上需要干预的情况,及时就医评估;或者宁愿早一些,获得专业的干预意见。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康复科言语-语言团队应用ABA行为分析、口部定位治疗等先进技术,为构音、吞咽、口吃等言语-语言障碍及其他发育障碍患儿提供精准评估与个性化治疗,协同多学科提升康复效果。

家庭干预

接受孩子的说话方式,让孩子感受到是像对待正常流利的说话方式一样的态度去对待他(她),营造轻松的沟通环境让孩子说起话来更加自信。

以身作则,展示你想要孩子怎么说:放慢语速,使用短句和时常停顿。家长自己先要做到。

尽量避免把孩子处于不得不多说的压力下。例如,让孩子说给众人听,或是问他/她很多问题。

在孩子要吸引你的注意时,尽量全心的关注,避免孩子因为寻求关注而焦急表达。

如果孩子已经有口吃自我意识,而且受到负面情绪影响,家人予积极的情绪支持及安慰。

专家提醒

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康复科语言障碍门诊专家提醒,面对口吃孩子,爱和接纳是最好的良药。一个在充满支持和理解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即使说话不流利,也能建立起强大的自信,勇敢地表达自己。家长的平静、耐心和智慧,是孩子穿越这片暂时迷雾最亮的灯塔。文/通讯员 毕乙贺 记者 丛黎

[来源:信网-商讯 编辑:王荣]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5 10/23 10:32
· 来源 ·
信网-商讯
· 作者 ·
毕乙贺 丛黎
· 责编 ·
王荣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