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宋佳佟丽娅领衔主演《轻于鸿毛》 “双女主”共话女性成长

原标题:以轻盈姿态传递治愈力量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米荆玉

女性主题、女性情感驱动的电影近年来佳作层出不穷,近期上映的电影《轻于鸿毛》延续了兼具现实共鸣和成长质感的创作脉络。影片通过丈夫钟实跳海事件,引出前妻李鱼(宋佳饰)与现任沈飞鸿(佟丽娅饰)的纠葛。两人因房产争夺陷入“对立”,却在陪伴婆婆的旅途中逐渐从对抗走向共情。

影片将婚姻、职场、友情等主题包裹在轻喜剧的风格中,在女性结伴同行的故事里展现对摆脱生命之“负荷载重”、体验生活之“轻盈治愈”的向往。

《轻于鸿毛》是宋佳和佟丽娅领衔主演的“双女主”故事,也是两位女演员继《我和我的祖国》后的二次合作。宋佳诠释了一个极具行动力的女性,既有刚性又有韧性,她藏起了丧子暗伤的同时担起了供养前婆婆的重担,跳出“女性苦难叙事”并赋予角色更大的情感释放空间;佟丽娅饰演的沈飞鸿则以飞鸟意象贯穿全片,看似身处温室,实际上对现实权益也有自己的坚持和认知,在柔软身段里隐藏着轻盈和坚韧。

务实与超脱、泼辣与柔美交织,《轻于鸿毛》在双女主的故事里营造出特别自然的笑料,阐释了女性从“各自为战”到“彼此照亮”的关系进阶。《轻于鸿毛》证明:女性故事可以跳出既定套路,变成江湖行、呐喊诗、行路歌。

宋佳:放下苦难,向下扎根

记者:电影中的李鱼是一位刚强独立、有情有义的女性,您是怎么理解这个角色的?

宋佳:李鱼挺特别的,是在电影或者剧集当中比较少见的艺术形象。

在我看来,李鱼是一个从故事的开头就已经历过苦难并且放下了的人。在不少剧集或者影视作品中,我们看到的女性大多是经历苦难、最后放下苦难。但在这个故事里,李鱼从一开始就已经放下了过往的苦难。我总觉得,她特别像自己真正的名字——“李榆”,榆树的“榆”,像株深植大地的植物,骨子里藏着一股内在的韧劲。这也是我觉得这个人物比较有魅力的地方——她不自怜。

之前,跟周铨导演聊天的时候,我说我们或许可以一起塑造一个“不自怜”的角色。我总觉得,在本质上,很多痛苦的根源藏在自怨、自哀或是自怜里。人总忍不住纠结:“我为什么要经历这一切?”“为什么这些不好的事情发生在我身上?”但我们在李鱼身上好像看不到这些影子。这也是这个角色最为特别、最有意思的地方。

记者:电影中突出表现过李鱼衣服的颜色。在您看来,李鱼这个人物的底色是哪种颜色?

宋佳:戏中出场最多的是一件暗红色外套,就像是李鱼的底色,它属于红色系,而飞鸿是蓝色。导演也说希望两位女性从视觉上呈现的色彩是这样的,而我们影片中的那辆小车是黄色的,所以,我觉得导演这次整体视觉的呈现,包括他对于这部戏所要表达的东西的呈现,是一种很轻盈的、很童话世界的,很不同于现实题材的,它也是导演想象中根据文本气质架构的这样的一个世界。

记者:演绎李鱼的过程中,您觉得有什么比较有挑战性的?

宋佳:挑战,就是我跟她的世界观、价值观太不一样了。我要从根上去“掰”这个东西,包括她对生死、对爱恨的一些看法。在仔细琢磨角色时会发现,她的这种人生选择其实也是一种智慧——像生死、爱恨这些咱们每个人都绕不开的人生重大命题,她居然都可以那么“不当真”。

记者:李鱼、沈飞鸿之间的相处会让李鱼有什么改变吗?

宋佳:不多。我觉得李鱼内心里的壳挺硬的,这也是我觉得这个人物有意思的地方。不是说谁一来就能将她轻易改变,女性力量一温暖她就变了一个人,她不是这样的人。她是一位内心比较坚硬的女性,就像她真正的名字(李榆)——榆树,根扎深土,稳而难移。在某些瞬间,她可能会有一些感性的东西,但你说谁能将她真正改变,我觉得那不真实——生活本就如此,从不是谁遇见谁,就能把谁彻底改变。

李榆的内在就像植物,她像树。上面生长得越茂盛,其实底下根扎得越深厚。我觉得这样形容李榆就非常准确。你知道一棵树、一株植物如果上面长得茂盛,它的根就要扎得很深,但根在哪儿,根在黑暗的地方。

记者:片中,沈飞鸿修改遗嘱,把房产给了李鱼。您怎么看这个情节?

宋佳:其实,这相当于沈飞鸿把院子交给李鱼,聘她接着经营养老院。我觉得挺好、也挺正常的。两个人一路同行时,遇见了不同的人、经历了不同的事,攒下了彼此的默契与信任,我能理解这个情节。

李鱼的前夫是谁?在电影中并没有出现过,甚至就是个背影。所以,就两位女性内心的自我成长而言,可能跟这个男的也没有什么太大关系。

我想,沈飞鸿一路走下来,大概能够感受李鱼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包括李鱼为养老院做的那些事,可能也唤醒了她内心原本就有的善良。既然如此,“我把房子租给你,你继续办养老院”,彼此搭把手、互相帮衬,一起将这件事做下去也是挺好的。我觉得这是一个很自然的选择。

记者:《轻于鸿毛》中,您和佟丽娅老师再次合作有什么新的感受吗?

宋佳:肯定有的,我和佟丽娅之前合作过一部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当时,我演中国空军女飞行员吕潇然。那部戏的篇幅比较短,很快就拍完了,我们的对手戏相对也比较简单。

但这次不一样,故事聚焦两位女性一路的经历与心境。她们是朝夕相处的,但一开始又是以对立的姿态出场的,后来在一件件事里才慢慢看清和了解彼此,她们还有着互相给予温暖的那种美好,这和之前的很不一样。

在这次合作中,我们特别有默契。佟丽娅的性格非常好,而且,她非常努力地去靠近“沈飞鸿”这个角色。

佟丽娅:飞鸟栖树,共同依存

记者:《轻于鸿毛》展现了“不雌竞真互助”的关系。李鱼是水里的鱼,沈飞鸿是天上的飞鸿。您怎么看待两位女性之间既像是对手又像是朋友的关系?

佟丽娅:沈飞鸿和李鱼看似是完全相反的,两人却拥有着同样善良的生命底色。她们彼此间有对方欣赏的东西,也有自己缺少的部分,其实主要源于身份的设定和观念上的先入为主。这两位女性一开始因为是同一个男人的现任和前任,所以,刚刚出场时有一些对立情绪。因为这种差异,她们初期是针尖对麦芒的,但也是因为这种差异带来的不同行为逻辑,让她们开始互相需要彼此,在需要的过程中也逐渐相互理解。

真正的女性关系应该只取决于“我是谁”,而不是“我是什么身份”。抛开“是谁的妻子”这个身份限制之后,以两个独立的个体的思维去相处,就开始发现对方身上的闪光点,最后甚至能够成为最亲密的朋友。

所以,我认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和其他人相处的时候真的要抛开对彼此身份的刻板印象,只聚焦于这个人本身,会有非常不一样的感受和发现。就像大家可能一开始会觉得李鱼和沈飞鸿是并不同路的飞鸟和鱼——一个生活在海洋,一个飞翔在天空,但等到结局揭晓的时候,大家就会明白李鱼原来是一棵榆树,沈飞鸿和李鱼其实是鸟和树的关系,她们相互依存共生。

记者:您近期的作品不断突破舒适区,《轻于鸿毛》中演突遭人生变故的沈飞鸿,您在表演上有什么挑战或者特质呈现?

佟丽娅:最大挑战其实是角色性格和我本人性格之间的一个反差。我本人的现实性格是更加“李鱼”一些,比较直爽,而沈飞鸿的性格比较柔软和安静。作为一个e人来出演一个i人,很多时候表演需要更内敛,用自己的内心、眼神去细腻表达,这对表演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当然,这也会让我更安静地享受表演的这段旅程,能更沉浸在角色当中。

记者:有观众反馈在看电影的时候会代入沈飞鸿的角色,总是把别人的需求放在前面,受委屈时也不会维护自己的权利。对于这些观众的反馈,您有什么想说的吗?如何像后来的沈飞鸿一样重获新生?

佟丽娅:自我边界不是一座隔离他人的墙,而是一道允许你选择何时打开、何时关上的门。像沈飞鸿一样,不是要否定过去的自己,而是要让那个总是付出的自己学会接受,让总是退让的自己学会站稳。

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都是对自己一次又一次的挑战。但不管遇到什么事情、什么困难都不要逃避、害怕,任何事情都会峰回路转、迎刃而解的。当自己没办法处理的时候,可以向朋友、家人寻求帮助,众人拾柴,渡过困难。

记者:不知道您有没有来过青岛拍戏或旅行,对青岛有什么印象?

佟丽娅:之前曾经多次来青岛参加活动,非常喜欢这里。我的家乡新疆是离海很远的,从小对海就比较向往,后来离开家乡来到的第一个城市就是青岛,这里也是我第一次看海的地方。最近即将在青岛客串一部电影,不过,时间不长,希望有时间多多停留一下。

[来源:青岛日报 编辑:李源菁]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5 10/13 08:32
· 来源 ·
青岛日报
· 责编 ·
李源菁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