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90岁老人患10cm乳房肿瘤 市立多学科协作助其快速“拆弹”

信网11月2日讯  近日,青岛市市立医院乳腺外科借助多学科(MDT)模式,为一位90岁“乳腺浸润性癌”患者成功实施“全麻下乳房肿瘤切除术”。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现已平安出院。

突破超高龄手术的“风险壁垒”

患者为90岁女性,既往有高血压、抑郁症等病史多年。其左侧乳房严重肿胀、僵硬,皮肤破溃,术前病理确诊为“乳腺浸润性癌”。

考虑到瘤体较大,进一步增大可能压迫胸腔、腹腔脏器,导致受压脏器功能衰竭,更严重者肿瘤破裂可引发大出血,危及生命。患者本身超高龄,心肺功能储备差、代偿能力弱,心理负担较重,对手术充满畏惧,围术期风险极高,任何一个环节的细微疏漏都可能引发严重后果。

是选择相对保守但可能无法根治的方案,还是迎难而上实施手术,为老人争取更佳的生存机会?这不仅是对医疗技术的考验,更是对医疗团队综合判断力的挑战。

MDT集结,量身定制治疗方案

面对复杂病情,集团医务部启动多学科(MDT)会诊,乳腺外科主任张思浩邀请东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心内科、肿瘤科及麻醉手术科进行了细致的术前评估和讨论。

综合考虑肿瘤根治性与患者超高龄的生理特点,可采用“乳房肿瘤扩大切除术”精准切除肿瘤,并最大限度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创伤。 

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手术如期进行。在麻醉手术科护航下,患者心率、血压、血氧等生命指征始终处于最佳状态。张思浩凭借精湛技术,迅速完整切除约10m×7cm大小的肿瘤,操作干净利落,出血量少、耗时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护理团队搭建“康复之桥”

术后,接力棒交到了乳腺外科护理团队中。

乳腺外科护士长冯娇带领责任护士立即实施一级护理,24小时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耐心与患者及家属沟通,解释术前准备和术后注意事项;针对患者肺功能储备差的情况,教授患者缩唇呼吸、腹式呼吸和有效咳嗽咳痰的方法;指导并协助其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和肢体功能恢复,极大地预防了肺部感染、下肢静脉血栓等常见并发症。

在医护团队的精心守护下,老人恢复顺利,未出现任何并发症。术后一周复查,切口愈合良好。

张思浩表示:“治疗的成功,依赖于手术刀上的精准,也依赖于麻醉平台的坚实,更离不开护理工作的细腻。MDT模式的精髓,就在于将各方优势凝聚成一股绳,为每一位特殊患者寻求最优解。”

全周期守护女性乳腺健康

近年来,乳腺外科不断开拓创新,常规开展腔镜微创、乳房重建等新技术、新项目,在乳腺癌早期诊断、精准治疗、个体化治疗及全程管理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为众多乳腺癌患者带来了福音。

未来,乳腺外科将继续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全力为更多乳腺癌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安全的医疗服务,为保障女性健康贡献力量。(通讯员 谢小真 记者 丛黎)

[来源:信网 编辑:王熠冉]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5 11/02 10:58
· 来源 ·
信网
· 作者 ·
谢小真 丛黎
· 责编 ·
王熠冉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