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青岛12个群体及个人斩获省级救护荣誉
11月14日,2025年山东省“最美救护员”颁奖活动举行。本年度“最美救护员”推选活动由山东省红十字会、省爱卫办、省教育厅、省卫生健康委、省应急管理厅联合开展,青岛市有12个群体或个人榜上有名,其中4个群体或个人荣获“最美救护员”称号;8个群体或个人荣获“优秀救护员”称号。
急救力量闪耀齐鲁
此次“最美救护员”推选表彰活动旨在宣传褒扬群众性自救互救感人事迹和先进典型,选树红十字应急救护领域表现突出的群体和人员,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红十字应急救护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为健康山东、平安山东建设注入正能量。
我市获评山东省2025年“最美救护员”称号的分别是:周润群(胶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科员)、杨林橙(胶州市自由职业者)和赵希祥(青岛市自由职业者)组成的救护群体,郑吉凡(青岛城运控股公交集团李沧巴士有限公司第九分公司389路线驾驶员),韩秀泽(青岛国信红岛国际会议展览有限公司员工),刘伟(青岛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师)。
24万救护员“救”在身边
今年以来,青岛市红十字会命名了首批6个市级应急救护名师工作室,依托青岛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莱西市实验小学等单位设立市级应急救护培训基地4个;承办省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师资班7期,培训复训师资206名,全市救护师资达到468名,其中为青岛都市圈5市1区培训师资27名,师资队伍质量、数量双提升。与市委组织部、市直机关工委、市卫健委、市教育局等部门联合,推进救护培训进机关、进学校;发挥群团组织优势互补效应,联合市总工会开展“互助保障 救在身边”职工群众应急救护培训季,联合市妇联开展巾帼家政从业人员应急救护培训项目;为驻青部队培训救护师资,积极推进救护培训进军营,多措并举拓展应急救护培训覆盖面。今年以来全市已举办应急救护培训班2363期、取证培训100244人。
截至目前,全市取得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证书人数累计247107人,占青岛市常住人口总数的2.37%,达到了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中国红十字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中提出的“到2025年,全国取得应急救护培训证书人数占总人口比例不少于2%”的发展目标。
2019年以来,已有54名红十字救护员成功救助41人,其中心肺复苏+AED施救17人、心肺复苏施救17人、海姆立克法施救5人,AED辅助监测救助2人。今年全市已有19名红十字救护员在突发情况现场成功施救12人。
全市基层派出所AED全覆盖
目前,全市205个基层派出所实现AED全覆盖,并全部接入市急救中心120调度系统,形成“社会救援圈”第一道防线。
今年以来,青岛市红十字会联合青岛市慈明慈善基金会,在公安、医疗、教育、养老等公共服务场所新增布设AED313台,并全部接入云监测平台实现实时状态监测,建立“基金会监管+社区巡查+供应商定点维护”三级运维机制,并同步纳入青岛市急救中心120调度系统和AED地图,实现120急救指挥中心、红十字救护员信息管理与AED信息管理系统互联互通,统一调度管理,有效提升群众院前自救互救响应速度和能力水平。特别是针对基层派出所直接服务市民群众,片区民警、社区网格员贴近百姓生活的工作性质,积极推进基层派出所AED布设,面向公安民警、社区网格员、辖区居民群众开展应急救护取证培训,招募急救志愿者,实现基层派出所、属地社区AED布设、红十字救护员全覆盖。
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目前布设AED约3850台,分别布设在街道(社区)、学校、交通场站、基层派出所、政务大厅(服务窗口)、楼宇酒店、工业园区、旅游景区、医疗养老机构等场所,配置比例由2024年底“每10万人34台”提高至“每10万人37台”。
目前,青岛AED布设数量位居全省首位,红十字救护员取证培训数量逐年递增,应急救护联动响应机制建设高效可靠。去年以来,青岛贯通“企鹅急救平台”和“120急救系统”后,实现了120急救中心调度、120车组与施救现场“三屏联动”,通过视频远程指导成功挽救21名心脏骤停患者生命,创造了青岛市首例远程视频指导亲属在家成功接生案例。
(青岛早报/观海新闻首席记者 孙启孟)
[来源:青岛早报 编辑:陈烛光]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