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信号新闻10月31日讯 严格如机场的安检、遍布楼层的保安、离身须锁柜的手机,这可不是什么保密单位,而是多家网贷机构的外包催收公司——重庆信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信盟科技”)的办公场所。10月30日,信号新闻刊发了《信盟科技催收员获刑后“维权”揭内幕 浙江一巡特警大队曾被催停摆》的报道,员工因非法催收获刑后,信盟科技试图用上述“手段”打造“合规”形象。日前,信号新闻(0532-80889431)实地探访了信盟科技,该公司在职员工称“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催收了”。但多名自称“离职员工”的网友却给出了不一样的说法:入职时要先办三张私人电话卡,一旦出事,很容易被定性为员工个人行为,公司则可以全身而退,继续从事催收业务。
安保森严:信盟科技员工上班安检堪比机场
信盟科技总部位于重庆市渝北区青枫北路8号B8幢,一眼望去,这栋写字楼和周边建筑相比并无特别之处。10月下旬,信号新闻来到这里时,十几个20岁出头的年轻人正在楼下抽烟、闲聊。经攀谈,他们均是信盟科技员工。“下来抽根烟、透口气”,一个小伙子说,这是他们难得的放松时刻。他告诉信号新闻,2楼至17楼都是信盟科技的办公地点。
透过玻璃幕墙,可以清楚看到里面的办公场景,每个人几乎都是同一个动作——戴着耳机对着麦克风讲话。“都在不停地打电话”,小伙子称,这就是他们大多数人的日常工作。
沿着悬挂有“人在一起叫聚会 心在一起叫团队”标语的楼梯上了2楼,这里是信盟科技“电催部”,里面工作的大都是催收人员,外人不允许进入。
门头上方“加强服务意识 减少合规风险”的标语,还是能让知情者品出风暴过后的紧张。在这里,两部电梯各有专人“把守”,安保人员手持电子仪器扫描每一个进入办公区的人。员工进入办公区,更需扫脸核验身份。从3楼到15楼,每个楼层的安保情况大同小异,部分楼层甚至增加到3名保安。一名信盟科技的员工对信号新闻吐槽:“现在安检比重庆机场还严。”
信号新闻观察到:进场办公前,员工手机被要求必须统一放在走廊储物箱,离开时才能取回。也有员工的手机因为储物箱全满,只能临时堆放在一旁。
攀谈中,信号新闻向一位保安问起是否知道有人被抓的事,得到的回复是:入职时间比较短,不了解。另一位保安准备和信号新闻交谈时,立即被旁边的同事厉声呵斥:“忘了怎么跟你说的了?不许搭话!”有保安私下透露:他们每天中午需长时间站岗,哪怕坐着,都会遭严厉的处罚,“既要管员工纪律,还要防外人进入。”
信号新闻来到行政办公楼层,表明身份准备采访,被保安制止:“外人没有预约不得进入。”期间,一名自称后勤管理人员的女士走出来,明确表示“不接受任何媒体采访”,并要求记者马上离开。
资料显示,重庆信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业务涵盖了应收账款服务,与其合作的金融机构包括马上消费金融、中银消费金融、唯品富邦消费金融、微众银行、众邦银行、重庆富民银行、重庆三峡银行、锦城消费金融、小米金融、苏宁金融等。
“企查查”平台信息显示,信盟科技的全资股东是北京中关村科金技术有限公司,这家公司也是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大股东。北京中关村科金技术有限公司的控股股东为宁波高达致晟科技有限公司,而宁波高达大股东正是马上消费金融董事长赵国庆。去年信盟科技催收风波爆发后,媒体也指出信盟科技为马上消费金融的外包催收公司。这种关联交易引发外界质疑,被戏称为“左手放贷,右手催收”的“产业闭环”。
在职员工:每天二三百个电话“快扛不住了”
“每天待在不到半平米的格子里打电话,这就是我们的工作状态。”午饭间隙,在楼前一片空旷区域,信盟科技两名营销部员工对信号新闻敞开心扉。
他们说,自己来到信盟科技均不到半年,主要是做马上消费金融旗下安逸花、优逸花等放款平台公司的推广,“刚来的时候就是这样子,我也不清楚为什么这么多保安。”营销部的工作就是先由外呼机器人呼叫咨询过贷款的用户,有意向的交由人工跟进,每天要接听约300个电话,“纯靠身体硬扛,就是吃青春饭。”
这名员工介绍说,这些电话里,既有关于贷款额度、利率的常规咨询,也有对于平台合规性的质疑,“有时候刚跟上一个客户解释完,下一个电话就进线了,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嗓子经常沙哑。”聊起工作状态,他频频皱眉,“一天电话打下来,耳朵疼得厉害,听力都受影响,现在都要在耳机里附上一张餐巾纸,以减少耳朵疼痛。”
该员工说自己听说过电催部的人被抓的事,因为自己入职比较晚,又是干营销,也没太在意。
“这里都是拿身体换钱的小年轻,老员工和年纪大的很少。”在总部大楼门前,下楼休息的20多岁催收员小周告诉信号新闻。来自贵州的他每月收入约7000元,但日均12小时工作,每天二三百个电话的压力,让他直言“快扛不住了”。更让他压力倍增的是,公司提成并非按个人业绩单独核算,而是要和全国十几家分公司同岗位员工比拼,以排名划档进行绩效发放,排名靠后会被领导约谈。小周说,来公司后也听说过有“前辈”被抓,当时也有点顾虑,但寄希望于公司的整顿,不知道能干多久,“算是(职场)一个过渡吧。”
在信盟科技总部,满墙的励志标语似乎在给员工鼓劲。有“没有执行力,一切都是空谈”“今天的努力会成就明天的你”“胜利没有捷径”等狼性文化内容,旁边还附着“孩子刚出生,陪产假期间就边带娃边工作”“从理发师秒变回收高手”等先进员工事迹。
虽然在职员工一再声称催收比以前“合法”,但离职人员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现在的话术就是踩着法律边缘线,本质上还是暴力催收。
离职员工:入职要办三张手机卡,离开时不能带走
一个普普通通的办公场所,为什么要安排如此众多的保安,员工上下班还要接受安检,连个人手机都要集中保存?卷入非法催收案的信盟科技真的被整顿得比较正规了吗?离职的前员工以及部分参加过信盟面试的人员,给出了截然不同的回答。
一位自称参加过信盟科技重庆永川分公司面试的网友告诉信号新闻,HR说入职前要办三张卡,每个月补贴二三百元的话费,他被告知电话卡是工作用的。感觉不正常的该网友主动终止了面试。
信号新闻赶到信盟科技总部73公里之外的重庆市红河中路866号——即面试者所说的永川分公司。这里给人的感觉是出入管理更为严格,出了电梯就是办公区,保安看到生面孔近前立即拍照上报,并催促赶紧离开。
一位8月18日入职,9月10日离职的前员工聊起自己在信盟科技并未满月的工作经历时称,自己进了公司还没开始正式工作,接到的第一项任务就是办理电话卡。“入职培训还没开始,让我先填表,必须要写三个手机号码。我自己有两张卡,就只办了一张,花了200元,是中国移动重庆分公司星光三路营业厅工作人员直接来办的。”他表示,自己也不知道这张卡的套餐具体有什么,只大概知道包含了10000条短信,而这也不是他在信盟科技被要求办理的唯一一张卡,“下了组之后又说这卡不够用,又要办一张。”工作还没开始,工资也没有拿到,仅在办电话卡、交话费这一项上,他就投入了几百元。
这张以个人名义办理的电话卡在使用时,并非只供办卡人个人使用,“休息的时候可能会被同事拿去用,专用设备连接电脑,自动拨打、自动发短信。”
这位员工还称,离职后,这些以个人名义办理的电话卡却又带来了“注销难”的问题。“我不干了,卡也不让我带走,让我自己去注销。”这位前员工称,信盟科技的门口有保安,还有过安检的机器,如果带卡出来,机器就会报警。而之所以严格控制电话卡离开公司,信盟科技给员工的解释是“怕公司客户信息泄露”。这位前员工的说法,似乎也解释了信盟科技严管人员进出的原因。
“用的都是公司的手机,但是卡是要自己办的,出了事公司把手机数据一键删除,万一出了事谁承担责任?”一位自称与去年信盟科技催收案有关的网友认为,卡带不走,没有证据,信盟科技可以锅甩给员工,自己就安然无恙。
针对销卡难的问题,信号新闻也以信盟科技离职人员身份联系了中国移动重庆星光三路营业厅,提出销卡诉求。营业厅业务员表示:在重庆市渝北区青枫北路8号B8幢信盟科技总部的2楼,每天都有运营商工作人员轮流值守,现场处理信盟员工电话卡相关业务,也有相关领导专门负责信盟业务。但该业务员拒绝提供办理点电话及具体负责人联系方式。在听到“营业厅明知该批电话卡用于催收,为何长期协助办理”的问题后,业务员未作任何解释,直接挂断通话。
连创新高:马上消费代理催收费五年高达106.93亿
针对信盟科技存在的种种问题,与之合作的重庆三峡银行工作人员明确表示,从未听说过重庆信盟科技,也不清楚双方存在业务往来。小米金融回应称,会将相关问题反馈至专员处理,重庆富民银行表示将问题记录下来,但暂未给出具体答复。
信号新闻也就信盟科技此前涉及的非法催收案件,近百名涉案员工是否安置、合规整改措施等问题联系了企业在官网预留的电话,接线人员称“仅负责前台工作”,无法解答,并明确表示无法协助联系相关人员回应。此外,对方也一再强调:公司对外仅有当前这一个联系电话,无其他沟通渠道。
事实上,国家近年来不断加强对信贷催收行业的监管。《消费金融公司管理办法》(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令2024年第4号)、《互联网金融贷后催收业务指引》等文件陆续出台,明确规定不得采用暴力、威胁、恐吓等不正当手段进行催收,不得对债务无关的第三方人进行催收。
公告显示,2020年至2024年,马上消费金融代理催收费用连创新高,分别达到了11.56亿元,15.01亿元,20.88亿元,28.20亿元,31.28亿元,五年合计高达106.93亿元,据经济参考报转述资深人士说法,2018年前后,马上消费金融催收业务外包给专门为之成立的重庆信盟,最初这项外包业务由后者独家承揽,后来又向最高达135家公司分包,但重庆信盟的业务量仍然名列前茅。
信号新闻注意到,就在信盟科技被曝遭跨省执法的前几个月,马上消费金融官网曾发布一条新闻,标题是《抓获40余人!马上消费助力打击“反催收”团伙》。
“企查查”平台显示,从信盟科技遭跨省执法的2024年8月份至今,该公司投标17件,其中中标14件,几乎全部是催收、委外调解相关项目。招采单位多为知名金融机构,涵盖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有限公司、南京星联数字技术有限公司、中信百信银行、中信银行重庆分行、中信银行济南分行、浙商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河南省分行、中国建设银行河南省分行、民生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家金融监管部门早已明文规定,小额贷款公司不得委托有违法违规催收记录的机构进行贷款催收,发现其委托的机构存相关违法违规行为的,“应当立即终止合作”。(信网记者)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