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关系千家万户,每一个有孩子的家庭都会亲身感受到青岛教育的点滴变化 。过去的五年里,青岛教育成果斐然,未来的五年内,更有诸多值得期盼。值此两会之际,记者打探到了最新消息:2016年本市将建设中小学标准化食堂200所 ,而在未来的五年内,青岛市的办学条件和办学质量将实现全域均衡 ,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校吃上一顿热乎饭,义务段的孩子们也都将能掌握一到两项可以终身受益的艺术技能,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有了一流的硬件更需要一流的软件
作为市政协委员、青岛市教育局局长,在今年的市两会上,邓云锋再次成为了众多媒体争相采访的对象。对于“十二五”期间取得的这些成绩,邓云锋认为,主要得益于青岛市进行的教育综合改革,青岛教育赶上了改革这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在过去的五年里,围绕教育综合改革,本市出台了大大小小共计14个方面37个项目的改革,包括政府自身职能转变的简政放权、包括围绕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所进行的校长职级制、去行政化改革,包括管办分离、邀请第三方来评价教育工作等等,这些改革举措加上本市在十二五期间在教育方面的大投入、大支持,实现了青岛教育平稳有序的发展。
说到五所迁建高中的建设,邓云锋说,这是青岛教育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给青岛的高中段教育带来了新风,每个学校投资七八个亿,占地近300亩,可以说这五所迁建高中的硬件是一流的,但是,邓云锋强调,后期最重要的是要给一流的硬件配上一流的软件,要有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设施设备,培养出一流的学生,实现一流的业绩,一句话,就是要将这五所高中建成国内一流的高中。以五所迁建高中的建成为契机,青岛普通高中教育拉开了新篇章,进入了新阶段,“一流要通过脚踏实地的行动去实现”,邓云锋说,今年是要实现这五所高中的顺利搬迁、启用,要在新校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做好教师队伍建设等,全面落实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推行选课走班,建设多样化、有特色的课程体系,实现高中和大学的有机衔接,走出各自的特色办学之路,而这一切都已经在这五所迁建高中的计划之内,正稳步推进中。
与此同时,邓云锋强调,虽然在“十二五”期间青岛市的中小学、幼儿园新建改扩建工作取得了不少成效,但是,整体而言,青岛市的教育资源仍然处于很缺的状态,“人口在增长,尤其是二孩政策全面放开,当下还面临着班额太大,每个班的学生人数要降下来的现实情况”,在这种实际背景下,青岛一方面要新建校舍,同时也要加强人员培训,培养吸引优秀教师,继续加大教育投入,“校舍、师资都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邓云锋说,按照本市已经出台的《青岛市教育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14-2020年)》,到2020年,全市规划教育设施共4099所,规划建设项目包括:幼儿园1087所,小学494所,初中(含九年一贯制学校)234所,普通高中(含完全中学)54所,特殊教育学校4所,校外教育设施7处,中等职业学校21所,高等教育设施2所,预留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用地6处,“规划将分为两期推进规划的实施”,第一步是2014年~2016年,第二步是2017年~2020年,成果将会逐步显现。 文/图 城市信报/信网记者 郝春梅
硬件配备之 1
五所迁建高中今秋投入使用
对于目前就读青岛15中、39中、19中和青岛美术学校以及外语学校的高一孩子们来说,这个秋天他们就要作为五所外迁高中的第一批学生入住新校了。当然,跟他们一起享受到这一成果的还有新高一的学弟学妹们。记者从市教育局了解到,到目前为止,这五所迁建高中已经完成主体施工,室内外装饰装修基本完成,正在进行配套管网和景观绿化的施工。
作为青岛教育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件大事,五所迁建高中的进展情况一直颇受关注,在这个寒假,已经有不少学生和老师们在学校的统一组织下一睹了新校的芳容,在此再做介绍。五所迁建高中规格可谓高大上,它们的方位是:青岛美术学校位于西海岸新区柳花泊街道,珠宋路以西,小珠山水库以东,北临灵珠山出口,占地面积263亩,建筑面积10.6万平方米;青岛外语学校位于西海岸新区团结路以西,富源一号路以北,中德生态园以东,占地面积263亩,建筑面积10.4万平方米;青岛十九中新校区位于即墨市鳌山卫街道蓝色硅谷核心区,鹤山路以南,新河庄以西,大任村以北,凤凰山以东,占地面积254亩,总建筑面积10.8万平方米;青岛三十九中新校区位于城阳区惜福镇街道,铁骑山路以南,付家埠社区以北,占地面积261亩,建筑面积10.8万平方米;青岛实验高中位于城阳区青威路以东,仲村与西旺疃社区北侧的硕阳路以北,占地面积276亩,建筑面积10.8万平方米。
可能有的朋友不了解,青岛美术学校就是青岛六中,青岛外语学校就是青岛九中,青岛三十九中就是海大附中,除此之外,青岛实验高中也已经确定是给青岛十五中用的。除了五所新校的区域位置不同之外,建筑风格也各不相同。这5所新建普通高中总投资35亿元,图书馆、体育馆、科技楼、游泳馆、各类实验室及教育教学设施一应俱全,为实施素质教育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除了数字上的高大上之外,校园的规划设计和功能布局也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如学生宿舍按4人间设计,配备洗手间 、太阳能淋浴设施、阳台,每栋宿舍楼均配有洗衣房;按照未来教室理念,将教室由原来的67平方米扩大到90平方米,教室内设置操作区、实验区、洗手池和学生的储物柜;在走廊合适区域设计阅览交流区,方便师生及时进行阅读和交流……一切设计均从方便师生生活和学习出发。这五所迁建高中还注重继承各校悠久历史文化底蕴,青岛六中的美术特色,青岛九中的外语特色和礼贤文化,青岛十九中的科技特色,青岛十五中的人文特色,青岛三十九中的艺术和海洋特色,都在新校建设中得到了传承和发展。
下一步,市教育局将切实解决广大教职员工和学生家长后顾之忧,顺利完成新老校区的平稳过渡,确保2016年秋季新学期按时投入使用。
硬件配备之 2
今年新建改扩建98所中小学、60所幼儿园
说了高中,中小学和幼儿园自然更不能落下。按照官方统计数据,在十二五期间,本市学前教育事业规模快速发展。市政府连续4年将幼儿园标准建设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至2014年新建、改扩建幼儿园849所,提供15万个优质学位,为17万人次提供免费早教指导服务,3~6岁毛入园率97.5%。基础教育事业也进一步优化,至2014年,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100%、巩固率达99%。全市超过60%的中小学已达到市现代化学校标准。就拿今年元旦启用的宁夏路小学来说,来到新校上课的老师和同学们就像提前过年了一样,每天洋溢着开心和幸福,因为,这所新建学校的硬件实在当得起NO.1了!
在宁夏路小学开学前后,记者曾多次到这所小学探访,宁夏路小学的新校舍以“国际二代小学”教学标准和教育综合体概念为原则,外形设计类似一把“钥匙”,除了起高了的综合教学楼之外,还配备游泳馆、健身房、美术室、科研室等综合设施,总建筑面积30179.5㎡ 。这跟原来的老校舍真是天壤之别。除了硬件上的高大上之外,学校还有很多独具匠心的设计,音乐创编教室、室内体育场、厨艺室、心理教室等配备也是在新校硬件提升之后才能实现的。除了青岛宁夏路小学之外,本市这几年来新建改扩建的不少中小学都在各方面领先,孩子们尝到了教育硬件提升的甜头,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开展得也更加游刃有余了。
如果说中小学的硬件条件在不断改善,幼儿园的配套建设更是不能忽略。很多新建小区的配套幼儿园如果不能正常投入使用,可能就会有很多家庭为此困扰。拿位于市北区保利百合花园小区内的市实验幼儿园保利百合分园来说,这所新建成投入使用的幼儿园极大地解决了这个大型新建小区的幼儿入园问题,如果没有这所幼儿园的建成和使用,估计小区里的家长就得东北西走,不知道得费多少心力、脑力和财力呢!
在保利百合花园小区内的市实验幼儿园分园内,记者看到,保利百合园已经有8个教学班,招收了300多名孩子,幼儿园开放式的教育理念能够让每一个孩子找到自己的快乐和成长点。幼儿园里还设了图书漂流区,宁征园长介绍说,这里的图书都是孩子们自己捐赠的,“大班毕业的孩子会把自己最喜欢的图书绘本拿出来放在这里供大家随时取阅,所以叫做图书漂流区”。因为是新建幼儿园,这里教室的开间都比较大,每一个孩子都有适合自己的空间和角落,有的在插积木,有的在搭房子,有的在摆模型,还有两位小姑娘在扮演角色过家家……
记者从市教育局了解到,为了进一步解决教育空间布局不足问题,本市计划在2016年启动98所中小学、60所幼儿园的新建、改扩建工作,青岛市的教育硬件水平将会在这几年努力的基础上有更大的提升。
软件提升之 1
今年再建200所学校食堂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硬件设施的建设和改善是教育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有了硬件的改善,软实力的提升更加不可忽视。孩子在学校里的学习和生活需要学校和老师们提供充分的条件和保障,午餐问题自然成为学生和家长们关心关注的要素之一。
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市政府2014年、2015年连续两年将标准化食堂建设列入市办实事。截至目前,全市523所中小学食堂通过达标验收,比原定目标超额达标23所学校标准化食堂,完成率达到并超过100%,惠及学生49万人。如此一来,青岛市中小学的食堂条件已经大大改善。拿记者前去采访过的青岛五中和基隆路小学来说,这两所学校都有着自己的食堂和餐厅,都能够容纳一千多人同时就餐。
说到自己学校的食堂,青岛五中校长董涛告诉记者,每一个班有自己固定的一排,学校实行光盘行动,孩子们都主动自己打饭、收餐,丝毫不会造成食物浪费。在青岛五中的餐厅内记者注意到,里边有多个液晶屏,屏幕上显示的是食堂操作间内的情况。据了解,学校食堂操作间都在监控中,监控视频已经联网,家长可通过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网站扫码关注,进行监督。在这样的学校餐厅里就餐,只需要八块钱,孩子们可以吃到两荤两素,外加主食和一汤,另外,还有一个水果或酸奶,“这8块钱全部用在学生们的午餐食材上,水电人工费都不用学生的一分钱。”而在跟青岛五中一路之隔的基隆路小学,因为有了自己的学校食堂,周边的“小饭桌”都关门了,“大多数孩子都在学校就餐,这充分说明了家长的认可。”
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本市采取多项举措来改善中小学食堂的情况,已经规划了未来三年学校食堂建设“标准化-营养化-现代化”的发展思路,确立了“2014年300所,2015年200所,2016年200所”的中小学标准化食堂建设工作时间表和路线图,这也就意味着,在2016年,青岛市将建设200所中小学标准化食堂,并将使全市现有的学校食堂全部达到标准化食堂标准。该负责人表示,在财政投入方面,过去的两年本市共投入建设资金3.3亿元用于全市523所中小学校标准化食堂建设。其中,市本级财政投入3200万元(2014年2000万、2015年1200万)奖补资金,提前将资金拨付到位,带动各区市投入专项建设奖补资金,将学校食堂建设列入区办实事予以推进。下一步本市将结合学校改薄工作,拟安排每所学校6万元的专项食堂建设奖补资金,重点向农村倾斜,全部解决全市学生在校就餐问题。接下来的五年内,本市还将继续做好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营养改善和标准化食堂建设工作,预计到2020年将全部解决全市中小学生在校就餐需求,后期新建学校均应按建设规模配套建设学生食堂。
软件提升之 2
未来五年内每个学生拥有一两项艺术技能
硬件好了,生活好了,怎样让孩子们更好地学习和成长,真正成为一个快乐幸福、能够发挥自身价值的人?这些越来越成为当前教育者们探索的方向。每一次的采访经历,记者都不禁感叹当下孩子们的幸福指数,可以学习不同的特长 ,可以加入各式各样的社团,可以自主选课,当自己的学习主人,真的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在李沧区虎山路小学,记者了解到,学校不但开设了阳光课程,还开发了四十多个社团,很多在家里没条件做、不敢做的事情,学校里都可以放心大胆地探索。在学校的蓝色科技社团,六年级一班的苏文栋会用台虎钳切割木块,他告诉记者,“没有危险,可以自己玩,什么时候来都可以,我已经做了七八个小车和船了。”苏文栋还会将切割下来的小木块用到自己做的船上,以增加船体的浮力。记者了解到,学校里的蓝色科技社团工作室里有各式各样的操作工具,砂轮机、车床、车辆模型、航海模型、建筑模型等应有尽有,同学们还可以在老师的带领下参加各种比赛。
学书法、学扇画、踢足球、学民乐、学游泳……总之,你总会找到几样自己喜欢的 !按照青岛市教育局下发的《关于深化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意见》,里边就明确提出,各学校要落实好德育、音体美、书法、实验教学、综合实践活动、劳动教育等课程课时,还鼓励学校细化艺术、体育等课程的门类和项目,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和特长进行门类和项目的选择,通过课程加大对学生劳动观念、动手操作和劳动技能、职业技能的培养,开齐开足上好音乐、美术课程,并创造条件开设舞蹈、戏剧、戏曲、影视等美育课程。将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美育与创新美育形式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而这些 ,正是孩子们成长所需要的软实力。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未来五年内,本市将探索建立学生体育技能测试与等级认定体系 ,与学生艺术素养测评相结合,使义务段的全体学生能够掌握2项以上终身受益的体育技能和1~2项艺术技能。
至于社会关注度更高的高中教育,也将有大举措。
该负责人表示,本市将创新高中办学机制,推进高等学校和普通高中联合育人 ,加强促进学生全面个性发展,将构建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机制,引导普通高中优质、多样化、差异化发展,适应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同时支持高中根据办学需要和办学特色制定录取方案,完善普通高中多元特色办学督导和评价制度。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开发特色校本课程,加强拓展型、研究型课程建设。健全学生自主选课制度,试点推行选课走班、学分制管理等教学改革。建立规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库,加强学生综合信息管理。
城市信报/信网记者 郝春梅
[编辑:夜楼]分享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