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跨区域办学优势共享 青岛教育向公平有质量迈进

2017-10-26 07:57:29
来源:青岛晚报
责任编辑:可可

原标题:青岛教育向着公平有质量迈进

\

2017年6月7日,青岛市中小学“艺动城乡”农村学生走进大剧院活动正式启动。

“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十九大报告中,“公平”“质量”两个词说出了家长的深切愿望。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从“有学上”到“上好学”,这是新时代教育的新使命。在青岛,教育均衡已经不只是标准化校舍、改造农村薄弱中小学,有质量的公平让广大学生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

从基本均衡到优质均衡

10月23日,青岛大学附属中学与平度市云山中学举行了跨区域深度合作签约暨捐赠仪式。青大附中向云山中学和云山镇西柳圈村捐赠图书3000余册及一批篮球、足球、羽毛球等体育器材。青大附中校长张凤瑛和云山中学李锦山共同签署了跨区域合作协议。两校本着“校际统筹、以强带弱、资源共享、紧密合作、均衡发展”的原则,全面扎实开展教育教学科研、教师培训及学生发展等方面深度合作,共享优质资源,积极提升薄弱学校内涵发展水平。

青大附中专程安排优秀青年教师曹茜给云山中学的七年级学生送上一节优质课 《地球形状对气候的影响》,将青大附中的先进授课理念带到云山中学。曹老师的课非常精彩,每次抛出问题,先让同学们小组讨论,调动学生的探究热情,课堂气氛特别活跃。整节课曹老师运用小步子快反馈、讲练结合的教学模式,将抽象难学的知识形象化,让学生易于接受,学生收获满满。讲到太阳对地球照射时,曹老师拿着一个手电筒,对着黑板上的“地球”,先是拿手电筒直接照射,然后又转过身从旁边角度斜射,让孩子观察光的亮度有什么不同。不少学生纷纷举手回答说,直射光更集中更强,斜射时,光的颜色黯淡而分散,看上去弱了很多。曹茜肯定地说,没错,手电筒好比太阳,现在同学们能体会到太阳高度与温度的关系了。

青大附中的校长还走进云山中学随堂听课,随后进行了评课交流,商讨近期将在教育教学科研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张凤瑛表示,在课堂上看到云山中学的孩子们对知识保持着十足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心里非常高兴,希望以后两校之间能多开展活动,两校的学生能多参与,互相学习,齐头并进。

青岛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副主任督学林光琳充分肯定了青大附中勇于担当、情系农村的善举,高度评价了此次高效务实的跨区域深度合作模式,既做好当前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充分发挥名校的示范引领作用,提高农村学校办学水平;又能不断扩大民办优质教育资源影响力,体现民办学校的社会担当,传播正能量,不断推动教育均衡、优质、和谐发展。当前,青岛市不断推动义务教育更高水平均衡发展,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的新跨越。

名师名校长带动大公平

2013年开始,我市规定城镇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晋升高级教师职称应当具备一年以上在农村学校任教经历。中小学正高级教师实行5年聘期管理,聘期内也必须到农村或薄弱学校支教或教学指导累计一年以上。采用中小学教师聘用制等方式,2015年至2016年,补充教师6500余人。 2016年,青岛市启动乡村学校紧缺学科教师补充工程,面向农村中小学招聘相关学科教师789名,占全年全市教师招聘总计划的28.6%,到2017年计划为乡村中小学共配备1400余名音、体、美等学科专任教师。

10月13日,第二批青岛市名师工作室启动仪式在青岛二中分校报告厅举行,由名师组建的44个名师工作室开始运行。第二批名师工作室成员为 “8+1”结构,8人中至少有农村学校成员2人,1是指青岛援建地区的安顺、陇南、宜昌、菏泽等地1人。每个工作室还确定了一个或两个定点联系学校。

市财政将每年拨5万元专项经费用于工作室建设。这些名师工作室将以3年为一个工作周期,通过学习共同体、合作共同体、实践共同体和发展共同体等方式直接培养骨干教师350余名,促进青岛教师队伍的成长和教育资源的均衡。

根据相关要求,名师工作室要有计划地安排培训学习,每学期至少举行一次读书沙龙,团队要合作解决课堂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成员每人每学期参加听评课不少于40节等。每个工作室每学年还应至少举行两次名师课堂公益讲座。每学年至少组织两次送教活动,结对帮扶至少一所农村学校。

除了名师带动,近日市教育局公布了《青岛市民办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要求各区市每年定期委派公办校长、教师到民办学校挂职或安排民办学校校长、教师到公办学校挂职学习。其中到薄弱民办学校支教的公办教师在评优评先、职称评审中,享受公办教师到乡村学校支教政策。青大附中与青岛31中联合办学,青大附中副校长周茂杰到31中任职校长,平度一中副校长孙仁强到国开中学支教……有着成熟教育理念的校长们给对口学校带去的制度和工作作风让全校师生受益。

今年新学期,本着促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原则,市南区对中小学校级干部进行了全面调整,共提拔、交流小学校际主要领导36人、机关部门科级干部36人、中学校级主要领导11人,中小学校级干部交流比例达到95%。下一步,市南区还将进行其他干部、教师的调整交流,进一步向发展中学校倾斜,努力保持区域学校干部教师队伍的动态平衡。

跨区域办学名校优势共享

新学期,广雅中学给学生们送上了新学期礼物——全新的西校区启用。初一、初二两个级部的18个班学生在这里开始了他们的学习生活。青岛广雅中学暨青岛实验初中市北分校是经青岛市教育局批准,由市北区教育局与青岛实验初级中学联合创办,依托岛城初中教育“品牌”——青岛实验初中办学优势而建的一所全日制公办初中学校。 2017年,广雅中学招收291名初一学生,学校现有28个教学班,实行小班化教学。在教育教学方面,青岛广雅中学将与实验初中保持“五同步”,即:重大教育教学活动同步,教师培训同步,教育科研活动同步,集体备课同步,学业检测及质量分析与监控同步。 “实验初中的品牌我们信得过,既然是同样的管理制度,教师培训一样,我们相信广雅会快速提升学校办学质量。 ”一位学生家长告诉记者。

近日,青岛市实验小学开发区分校——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实验小学新校落成典礼举行。依据联合办学协议,青岛市实验小学派一名副校长和一名中层干部到开发区第二实验小学担任执行校长和常驻执行校长,派骨干教师到开发区第二实验小学带动学科教学。

改革办学模式,扩大优质资源。 2014年开始,我市全面推广名校办分校、委托管理、集团化办学、高校或科研院校辐射中小学、学区制管理等等办学模式改革,采取名校+新校、强校+弱校、城区学校+农村学校、中小学+高校、民办学校+公办学校等合作形式,推动校际间优质课程、教师资源和管理模式共享。

目前,全市参与跨区域合作办学的优质学校扩大到40所,扶持的新建和发展中学校扩大到45所;市南区、崂山区等区市实现学区制管理新的突破。全市80%以上中小学参与办学模式改革,校际间、区域内、城乡间义务教育学校差距进一步缩小。

美育格局让人人享有艺术

从2013年开始,福州路小学与平度明村小学结为手拉手学校,签订了“戏动城乡”艺术教育联谊合作协议,用戏剧这一艺术方式,在城乡两校间营造美育氛围。孩子们成长经历不同,但两校孩子们在戏剧舞台上所展现出的自信心、表现力和综合艺术素养,让人看到了戏剧不可替代的育人作用。

学生们一起排练舞台剧,接受过系统戏剧、表演培训的福州路小学孩子们手把手地教结对同学。他们把对角色的诠释和把握完全融入了自己的理解。饰演富二代角色“小胖”的张家毓同学告诉小伙伴,虽然台词只有一句,但从台词里可以揣摩出“小胖”的家庭背景和心理状态,所以说台词的同时,还要有动作的衬托,比如翘起大拇指、腿得意地抖几下、面部表情不屑一顾等,孩子把自己对角色的体会教给同学,加入自己的思考,既提升了自己也带动了同学。今年12月,两校还将在大剧院举行“城乡好声音分享会”,让城乡学生感受、欣赏、实践高雅艺术。

青岛的学校美育,以“戏动城乡”、“乐动城乡”、“舞动城乡”等“艺动城乡”城乡学校美育帮扶系列活动为载体,组织市区优秀中小学生艺术团与乡镇艺术薄弱学校结对开展美育课程弹性学时、专项教学改革和课外艺术教育活动,推动艺术教育在城乡学校的普及,带动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普及与提高。全市涌现出市级优秀艺术社团36个,区级优秀艺术社团120个,校级艺术社团1000余个,约18000名农村学生受益。

高标准推进全域均衡

到2012年底,青岛所有区市均完成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任务。到2015年底,青岛所有区市均通过了国家“全国义务教育工作基本均衡县”督导认定。教育部发布的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价报告显示,青岛2014至2015年连续两年义务教育校际均衡程度排名第一。 2016年,全市97.8%的中小学达到市定现代化学校标准;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6)》指出,青岛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总体满意度位居全国19个重点大城市第一。

着眼未来规划学校建设,我市以新建居民区和农村新型社区学校规划建设为重点,积极适应城镇化推进、新功能区建设和计划生育、户籍制度改革等要求。到2020年,全市规划建设700余所义务教育学校。到2016年底,已建成300余所,让广大学生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

为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让在校学生享受更优质的教育环境,2015年开始,青岛市政府制定实施《解决城镇普通中小学大班额问题工作方案和学校建设规划》,到2017年底,全市规划新建、改扩建225所中小学,资金投入近170亿元,全面解决城镇中小学大班额问题。目前,已建成166所中小学,新增学位数148894个,资金投入154亿元,“大班额”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青岛实施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工程,实现市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到2020年,所有区市将达到市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标准。实施高水平现代化学校建设工程,全面提升学校现代化水平。加强创新实验室、信息化学习空间、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满足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需求。完善学科专用教室建设,拓展学校图书馆功能,为学生个性化学习与发展提供资源支持。 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记者 赵黎 王晓雨

[编辑:可可]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7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 新闻备案:鲁新网201653205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