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恒星科技学院建设应用型大学新模式 学生校门里练就真本事

2017-12-05 17:09:19
来源:信网
作者:于晓
责任编辑:芃芃

信网12月5日讯 产学研结合、建设应用型大学,这些新词新语对从事教育行业的人来说并不陌生,小到一个新实验、新项目,大到一个专业或者学校的设置,大学的校门越开越大,读大学已经不再是难于上青天的事。但如何在大学里习得一身真本事,却是大学老师以及学生们应该认真思考的事情。作为一所民办大学,青岛恒星科技学院在名气上虽然无法完全与国内名校相较,但在学生培养以及学生终身发展上的探索实践却一点也不落后,特别是成立时间不长的幼师学院,从学生未来出路等方面着手,为学生提供实岗实训的机会和接触大咖名家的平台,不出校门就练就了一身真本事。

大学里建起幼儿园 要过有理论有实践的学习生活

10月9日,星期一,按照一般大学的课程表看,这一天学生们都应该安安稳稳地坐在教室里,听着教授们讲授着系统的理论知识。同样是在读大学生,青岛恒星科技学院幼师学院的2015级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们却在学校门口的幼儿园里当起了老师,但这不是勤工俭学,而是学校特有教学体系中的一部分——实岗实训,让还没出校门的学生先一步体验到工作是怎样一回事儿。

范舒雅在学校里是个活泼的姑娘,可是变身幼儿园的小老师后就立马变得认真起来。“到幼儿园的第一件事就是适应新的作息规律,让自己从一个学生的状态迅速变成一个幼儿园老师的状态。还要学会跟孩子相处,让小朋友信任我。最关键的是要跟师傅学习真本事,把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和工作任务保质保量地完成。”虽然范舒雅目前还在保育员的学习阶段,但成为一名优秀的幼教从业者的理想已经在她的心里坚定下来。

面对这样一群年龄不大的小老师,幼儿园邓鑫园长也感觉自己的责任重大。在繁忙的幼儿园工作中,邓园长每周都要拿出固定的时间与同学们分享工作总结和经验,关注每一位学生在实岗实训中的表现,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惑。“在每次的实岗实训之前,我都要仔细地给学生们做动员,让学生们把握住机会,脚踏实地地掌握好幼教工作者的基本功,为自己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在幼师学院的执行院长陈海艳看来,幼师学院的学生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学会做幼儿园里的基础性工作。

幼师学院的赵怡老师欣喜地看到了学生们在实岗实训后的变化:“明显感到 孩子们上课的时候更认真,而且还能结合自己的实岗实训中遇到的问题主动找老师答疑解惑。这种学习让孩子们看到了自己今后的成长和发展道路,帮助他们树立了信心。”

“行校对接、产教融合、工学交替、实岗实训”,这十六个字是青岛恒星科技学院的办学特色。“作为一所以应用型大学为定位的新型民办大学,学校希望学生在洞悉最新学术知识的同时,掌握娴熟的技能本领,具备良好的从业品质,有切实而长远的职业规划,在走出校门踏进社会的第一步取得开门红”。学校董事长、校长陈昌金博士对自己学生的职业成长寄予厚望。

校门里练好基本功 毕业学生即成幼教熟手

2015年4月,青岛恒星科技学院正式成立幼师学院,设置教育技术学和学前教育两个本科专业以及早期教育专科专业,其中早期教育专业目前全国仅有23所高校设置,青岛恒星科技学院算是走在了全国的前列。而为了实现十六字办学特色和建设应用型大学的目标,2016年幼师学院还结合专业特点,在校内建起了国际化幼儿园和全日托婴园,让学生不出校门就能把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岗位实践中。

陈院长向信网介绍说,每一个学生的实岗实训都是要分阶段进行的,就像是游戏进阶通关一样,“一般来说学生首先要学习的是当一个合格的保育员,这一实岗训练的时间大约在一个月左右,然后是为期两个月的配班老师训练,再之后则是三个月的主班老师或者才艺老师的训练,最后进行的则是园务管理训练。”陈院长说,这些实岗实训大约要持续一年的时间,每一阶段完成学生都要经过考核才能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而且通过考核学生还能拿到一定的生活补助。

“之前每届学生也都安排实习,但那个时候都是把学生撒出去,到外面的幼儿园去锻炼。可是这实习至少三个月的时间,学生的实习状态和能学到的本事基本上是无法把控的,对自制力不强的学生来说,这三个月的实习期就跟放假一样了。”陈院长坦言,在过去的实习中,也有幼儿园向学校反映学生素质不高、工作积极性不强等问题,这样一来不仅达不到锻炼学生的目的,而且连学校也无法在社会上获得好的口碑和认同。

在陈院长看来,学校就是学生“娘家”,希望每一个学生都能有一个好去处、过上好日子,“有了实岗实训,我们学校的大门里面教会基本功,让企业感觉到我们的学生毕业之后就能直接上手甚至可以独当一面,这样才能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好基础。”

高校搭起平台 产教学融合有了新模式

通过校内的实岗实训,让学生掌握幼教行业的基本功,只是让学生“有个好去处”的第一步,但陈院长的目标是除了让学生掌握基本技能外,还能拥有一项无法被别人取代的一技之长。

2017年上半年,幼师学院新建了学前教育装备基地;10月,国内知名的菁英园长论坛青岛站活动在恒星科技学院举行,邀请到诸多幼教行业的大咖,给幼师学院的学生上了生动的专业课,陈院长希望通过这样宝贵的机会,在恒星科技学院实现尝试形式新颖的幼教行业的产学结合。

学院一楼的学前教育装备基地实在让人大开眼界。乐博士建构装备、奇德尔感统文教设备、天使音乐琴房、英语畅聊装备、体适能训练装备……这些都是幼教产品市场中的新产品,甚至在还没有完全走向市场前,就先进入了幼师学院。“这些都是我们的学生在毕业后的实际工作中可能用到的教具,我们的学生走在前面,在学校里就能掌握新教具的使用,对他们提高竞争力是大有好处的。”陈院长说,学生不仅学习使用这些教具,而且还在学习和使用中创新出自己的想法,“有些教具可能还没有非常完善的课程开发,我们的学生在练习中逐渐探索,也帮助企业不断提高产品性能,算得上是一箭双雕。”



“这些设备在我们的幼儿园里也有,学生们根据兴趣组成了5个兴趣小组,从10月份开始进行学习和演练,掌握目前市场上最先进的幼儿教学设备。这样一来,等到学生毕业的时候,不仅能够掌握幼儿园老师的基本素质,还会使用最先进的教学设备,完全能够满足不同幼儿园的用人需求。”

“这一办法不仅让我们的学生涨了本事,也为幼儿园和企业搭建了平台。在这一次的论坛上,我们的学生担任志愿者,为参会的嘉宾展示了他们的学习成果。通过论坛我们还建立起了恒星幼发拉底幼教资源平台,还成立了恒星国际学前教育研究与发展中心。”让陈院长感到骄傲的是,论坛结束后,有二十多家企业主动提出要留下自己的设备,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先进的教具,增加了学习机会;另一方面也为幼儿园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提供了便利。

陈院长表示,这种培养学生的方式与一般的定向培养不同,锻炼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不是单一的为某一家幼儿园培养教师或者为某一企业进行专门的人才,这样学生在毕业后是可以满足大多数幼儿园的用人需求,而不是只能为几家企业服务。

“无论是校内的实岗实训、工学交替,还是搭建平台,加强学校、幼儿园与企业之间的联系,最终的目的就是要为学生找到一个好出路,而且还是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陈院长认为,大学培养的不仅是学生的学习理论知识的能力,还要教会学生可以傍身的真本事,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有个好去处,过上好日子”。

信网全媒体首席记者 于晓

[编辑:芃芃]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7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 新闻备案:鲁新网201653205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