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青岛机关园全部公开招生 民办园政府补贴变普惠

2018-09-27 08:42:16
来源:青岛晚报
责任编辑:亚麦

原标题:机关园去身份全部公开招生

\

孩子在家门口上好幼儿园成为现实。臧磊 摄

记者从市教育局了解到,在2011到2016年新建、改扩建1029所幼儿园的基础上,2017年全市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00所提供学位约2万个,2018年又新建、改扩建60所普惠性幼儿园,提供学位约1.3万个。全市通过深入推进城乡幼儿园建设,不断增加幼儿园总量,应对入园高峰;不断优化布局,推进就近入园;不断改善办园条件,助推质量提升。

“真金白银”投入学前教育

“家门口上学”是所有家长的期盼,而配套幼儿园是保障孩子方便就近入园的关键。我市出台了《青岛市城镇居住区配套幼儿园管理办法》,新增城镇居住区配套幼儿园采取划拨方式供地,由区市政府投资建设,全部办成普惠性幼儿园。以李沧区为例,2018年投资2.25亿元新建配套幼儿园7所,让3150多名市民子女进入了“家门口的好幼儿园”,极大缓解了就近入园难题。目前,青岛市幼儿园达到2137所,在园幼儿25.3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98.5%,学前教育普及水平位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

在学前教育投入上,2017年青岛市各级财政学前教育投入14.96亿元,同比增长16.93%,基本建立以政府为主、家庭合理分担的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市本级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1亿元左右,重点支持区市幼儿园建设、认定普惠性民办园、提高幼儿教师工资待遇等。如李沧区,从2017年以来陆续建成并交付使用了7所幼儿园,全部是独立建制的公办幼儿园。这些幼儿园分布在李沧区北部、东部和中部等学前教育资源紧缺的地段,让这些区域从“入园困难户”一步升级成“学位供给大户”,极大缓解了周边居民子女的入园需求。

“机关”幼儿园变身平民园

公办幼儿园收费亲民、质量有保障,大部分家长希望孩子能上公办幼儿园。为此,全市一方面增加公办幼儿园数量,每个镇(街道)举办一所公办中心幼儿园;通过集团化办园、公办园开分园等方式,着力扩增城区公办园,仅2017年以来各区市在城区新开办公办幼儿园51所,能容纳约1.6万名幼儿,极大缓解了“入公办园难”问题。青岛西海岸新区第一幼儿园是当地的一所优质公办幼儿园,建园初期仅能接收约180名幼儿。近年来,该园通过集团化办园改革,先后建立香江路园、怡和嘉园园、盛世江山园、长白山路园、石雀滩园等6个园区,能接收幼儿约2000名,办园规模提高了约11倍。根据青岛西海岸新区未来三年规划,该区还将建设不少于5个像青岛西海岸新区第一幼儿园这样的教育集团,新增公办幼儿园40余所。

另一方面,在公办园的招生制度上也进行了改革。通过公开招生、网上报名、电脑派位等一系列措施,使幼儿园招生更加公开公正。目前,全市所有公办幼儿园全部参与了招生改革,全部面向社会公开招生。位于市南区安徽路的一所公办幼儿园,该园建于上世纪50年代,在很长一段时间主要招收机关干部子女。通过招生改革,该所幼儿园已经由原来主要招收机关干部子女的“机关”幼儿园,彻底转变为通过“电脑派位”公平接收广大市民子女的“平民”幼儿园。

民办园政府“贴金”变普惠

受历史因素影响,长期以来部分区市、城区部分区域的幼儿园以民办幼儿园居多。因为部分民办幼儿园收费较高,“入园贵”问题日益突出。在这种情况下,我市率先建立了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制度。一方面改革投入模式,建立公共财政扶持普惠民办幼儿园制度。按照每生每年不低于2400元标准,支持民办幼儿园向市民提供普惠性服务。

另一方面,建立分类定级制度,激励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不断提高服务质量。统筹考虑办园条件、办园质量、保育教育成本等因素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分类定级,按照等级确定收费标准、财政补助标准。市北区海贝儿幼儿园位于市北区同安路埠西花园小区内,原收费标准每月超过1000元。市北区政府补助,使该幼儿园收费降至每月880元。截至2017年底,全市普惠性民办园达150余所,提供学位约3.7万个。目前,通过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双轮驱动”,全市80%的幼儿进入到普惠性幼儿园,基本建成了以普惠幼儿园为主体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解决了“入园贵”问题。

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记者 王晓雨

[来源:青岛晚报 编辑:亚麦]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8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 新闻备案:鲁新网201653205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