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京青转诊+同质化治疗方案 北大人民青岛医院成功救治血液病患者

信网11月21日讯 (首席记者 丛黎 通讯员 毕乙贺)王先生(化名)今年71岁,9月中旬因“走路不稳,易摔倒1月余”在当地医院进行颅脑CT检查,发现转移瘤或淋巴瘤,后来辗转多地多家三甲医院就诊,最终做了颅内穿刺活检术,考虑“颅内恶性肿瘤(淋巴瘤)”可能性大。不久之后,王先生出现意识障碍、左侧肢体活动不利,左上肢不自主抽动、血压不稳等病情危重症状。家人不愿意放弃最后渺茫的机会,了解到在家乡青岛就可以看上“国家队”名医,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来到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

入住血液中心病房时,王先生的颅内穿刺活检手术部位还未拆线,无法正常沟通,多项指标不佳,情况十分危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副院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科专家江倩教授了解患者病情后立即指导抢救,先给予生命支持及心电监护等常规治疗,请神经外科会诊协助诊疗。

会诊后,治疗团队给予患者降颅压治疗,改善患者情况。同时告知家属,患者病情危重,需详细了解既往诊治资料,并借用外院活检标本送病理科进一步明确诊断。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的支持下,结果很快返回: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平均生存期只剩1个月 “国家级”治疗方案将他从生死边缘拉回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是一种少见的,仅发病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恶性肿瘤,未经治疗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具有进展迅速且致命的特点,从确诊开始平均生存期只有约1.5个月。患者已在辗转各地就诊的路上花费了半个多月,

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明确诊断后,江倩院长指出:患者老年男性,IELSG评分及MSKCC评分均高危,立即给予适合老年患者特点的个性化治疗方案。

应用治疗2天后,患者神志恢复,可以简单沟通了,左手抽搐的频率明显降低。两药联合治疗第5天,患者可以独坐,左手抽搐好转。继续观察治疗2天后,各项指标均明显好转。目前患者已顺利出院,后续他还将继续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接受复查及后续治疗。出院前,王先生家属说,能在青岛得到跟在北京一样的国家顶级治疗,给专家和全体医护点赞。

“国家队”同质化、规范化、一体化诊疗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青岛医院血液中心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科实现了诊疗规范化、流程一体化、特殊情况绿色通道化。1年多以来,已有二十余名血液病重症患者通过京青绿色通道,在青岛完成前期化疗,同时在北京造血干细胞移植病房准备造血干细胞移植,一旦时机成熟,立即转入病房进行后续治疗,做到了化疗+移植无缝衔接,还有更多患者得到了“国家队”同质化诊疗服务。

[来源:信网 编辑:陆云琦]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3 11/21 08:46
· 来源 ·
信网
· 作者 ·
丛黎 毕乙贺
· 责编 ·
陆云琦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4-2023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