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踩稳初二高二“黄金跳板”
直面“初二现象”与“高二坎儿” 名师支招关键学段
近日,不少刚上高二的学子感慨:“怎么感觉高二突然变难了?”这不仅是少数新高二学子的感受,很多学生都发现,高二仿佛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坎儿”——课程难度陡增,知识点激增,心理压力倍增。其实,对于各个学段来说都有转折性的关键时期。高中学段,就在高二年级。而初中学段,则在初二。这两段看似“平缓”的学段中期,其实隐藏巨大能量。它如同游戏中的“黄金跳板”,如果踩得好,接下来高年级的学习和升学考试就能应对自如。如果没踩稳,就会学得非常吃力,甚至成绩出现波动或“掉队”。如何在两个关键的“分水岭”年级学得好?听听老师们给出哪些锦囊妙计。
■初二这样做
学生及时调整心态 父母做好“加油站”
“初二这一年,是许多学生拔尖、逆袭、发掘潜力的时期。”青岛七中初二老师王珺告诉记者,升入初二之后如果学生能够及时转变心态,全力以赴去学习,往往能够迎来成绩上的提升。
“初一是衔接小学到初中的缓冲学段,所以初一时很多孩子还感觉不到初中学习的压力。但一到初二,书本知识点的难度和作业会与初一有很大不同。孩子突然就适应不了了。”作为过来人,几位岛城家长感慨,当时就因为在初二没有做好准备,孩子的成绩就掉了队。初二这年,成绩为何下滑?王珺老师表示,经过新奇的初一,同学们进入初二学年后,正经历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变化。比如叛逆心理、好奇心理,还有各种青春期出现的复杂心态都会接踵出现影响学生稳定的学习心态。同时,初中生也面临着学科难度增加、学习压力增大等挑战。一方面,学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在初二阶段有了显著的提升。尤其是数学、物理等科目,需要学生具备更强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学生的心理状态也在发生变化,他们可能开始面临更多的社交和情感问题,导致学习精力分散。此外,学习方法的不当、学习态度的松懈等也是导致成绩下滑的重要原因。多种因素的影响,让一些学生,面临成绩下滑的困惑。
面对这种现象,作为初中生要如何跨过这道门槛?王珺老师表示,首先学生应该调整心态,让自己坦然迎接初二,并且调整学习模式,提高效率。初二的学习任务繁重。学生需要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除了完成必要的学科作业,还要拿出时间来针对薄弱学科进行知识点巩固。比如,英语科目的教材更新,对学生的词汇量又有了新的要求。“词汇量加大,是新教材的重点,这就要求学生要科学利用时间来背单词,扩充词汇量。”同时,还应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和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巩固。例如,对于数学和物理等理科科目,可以通过多做题、多总结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对于语文和英语等文科科目,则可以通过多读、多写来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作文需要的是日常积累,需要学生每天拿出一部分时间来扩充阅读量,读一些课本以外的书籍,扩充语言架构和认知空间。
另外,培养习惯,学会自主学习,是初二年级最关键的“秘籍”。“学生有了学习的内驱力,就不再是被动学习,知识点就能做到灵活运用。”王珺老师认为,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学生应该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及时消化和吸收课堂知识。
有人说:“初二就是上课低头捡笔的功夫,再抬头就跟不上了。”这句话或许有些许夸张,但对于新初二的学生来说,刚步入初二课本知识点和解题思路都在发生改变,一旦在某一环节漏掉一拍,很容易知识点掉链,衔接不上。因此,初中生还应保持专注的学习状态,尤其是上课期间,避免在学习过程中分心或走神。通过培养这些习惯,学生可以逐渐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和自主学习能力。
“初二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阶段,学生和家长都应该学会调整自己。”王珺表示,作为初中生,应该保持积极的心态,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并取得进步。面对繁多的知识点和从未面对的新学科,要有迎接挑战的信心和不怕失败的勇气。作为家长,要与孩子并肩作战,帮助孩子从心理上接纳初二的变化和成绩的波动。要做孩子的“加油站”,让孩子保持乐观心态,避免因为一时的挫折或失败而气馁或放弃。通过与老师、同学或家长的沟通交流,学生可以更好地缓解压力、调整心态,从而保持学习的动力和热情。
■高二这样做
把握上课节奏
精准分层学习
相比高一,高二的知识内容更加深入复杂,对我们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随着高考倒计时的开始,心理压力也会随之增加。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犹如爬坡过坎,是通往高考成功的重要基石。青岛实验高二年级主任李特表示:“高二年级出现成绩下滑,或者感觉学习吃力,不仅与学习能力有关,也是综合性因素的体现。首先,学生应该巩固高一所学的知识内容,把知识点巩固扎实。如果高一知识点有漏洞,利用假期期间,及时补救。一边对当下在学的知识掌握扎实,还要对高一的知识进行深入复习。“巩固高一知识的方式,最好的是把之前的错题本和考过的重大节点考卷拿出来对一对,或者重新做一遍,尤其是理科,错题本上的错题重新复习分析,对高二学习新知识点有很大的助力作用。”
其次,提升各学科的学科素养,尤其是理科方面的知识点储备。比如,基础知识要“刷”够多,难点题目要做得够全。让自己在学科的知识面充分打开。文科要多进行拓展阅读,比如历史和政治要多读一些课外的相关书籍,打开知识认知面,提升学科理解力。另外,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贯穿整个高中学段的重要“法宝”,每天提前对知识预习,对当天知识的回顾,课后作业认真完成,以及将作业分好轻重缓急,作业多的情况下,有针对性地进行分层完成。学会归纳总结,比如用思维导图梳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合理分配时间,避免在同一科目上耗费太长时间。利用碎片时间,比如等车时背单词、吃饭前做5道小题。定期自我测试,找出弱点,有针对性地强化。这些良好的习惯都是提高学习效率,有质量地完成阶段性学习的好方法。此外,到了高二,上课的专注度十分重要。对于书本知识难度变大,老师会尽可能地在课上将知识点进行反复剖析解答,此时学生应全神贯注紧跟老师的上课节奏,做到全面吸收知识点。
“认清高二的特殊性,从容面对它所带来的挑战。”李特告诉记者,“心态决定状态,状态决定结果。”高二学生面临的压力确实不小:知识难度增加、青春期心理波动、家长期望提高……如果不学会调整心态,很容易陷入负面情绪循环。如何将高二这一年作为成功步入高三的“跳板”,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学生的心态。“接受压力,感受压力,解决压力。”这一点对每一位新高二学子来说非常重要。“学习再好的人,也会有成绩波动的时候。不是每个人都会一帆风顺。”李特告诉记者,要从容理智地面对自己的成绩波动,不要因为一个知识点没学会就自暴自弃,更不要因为书本知识突然变难心里产生焦虑,即便是考试没考好,或者成绩下滑,也要理智面对。此时,作为家长,要做好学生的“后盾”和心理疏导,让家成为学生最能汲取能量的地方。避免指责学生成绩下滑,这样会让孩子失去继续坚持下去的自信心。
青岛早报/观海新闻记者 钟尚蕾
[来源:青岛早报 编辑:孙宝震]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