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出国留学,档案可“一键托管”
我市创新推出留学人员档案“一站式”服务,留学生回国就业办理落户等可顺畅衔接
“真没想到,档案问题这么快就解决了!”手握海外名校录取通知书的青岛二中学生小张,在办完留学人员档案存放手续后感慨。此前,他总担心出国后档案会变成“断线的风筝”,如今这项服务覆盖海外求学与归国发展的全过程,未来对接就业落户、人才补贴等将畅通无阻,真正实现“一次办理、终身受益”。小张的经历,是青岛市精准服务留学人才、优化人才生态的缩影。青岛聚焦留学人员从“出国”到“回国”、从“求学”到“立业”的全周期需求,推出一系列“小切口、大纵深”举措,全力构筑留学人员创新创业的优选之地。
从“断线风筝”到“全程守护”
针对以往留学人员,特别是高中毕业即出国的学生面临的档案存放难、流转易断档、回国衔接烦等痛点,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教育局创新推出档案“一站式”服务,建立专门留学人员档案库。首批在青岛二中、五十八中等4所学校试点,实现“一人一档、动态跟踪”。目前,310名准留学生的档案已完成交接,标志着从国内基础教育到海外高等教育的档案无缝衔接与规范化管理体系初步建成。
该服务突出三大亮点:服务前置化,精准面向确定留学意向的高三学子;管理数字化,实现档案信息线上便捷查询与状态实时跟踪;回国衔接顺畅化,档案信息可直接作为回国后办理学历认证、就业报到、落户申请、人才政策享受等事宜的重要依据。
从“纸上谈兵”到“落地生根”
“这次研学让我找到了破解融资瓶颈的灵感!”刚参加完“感知青岛创新生态”创业研学活动的海归创业者陈先生难掩兴奋。他创立的公司研发高性能机械臂,却在市场拓展方面遇到瓶颈。“在金海牛产业平台,专家从资源共享和产业对接方面给出了关键建议,真是豁然开朗!”
这正是青岛“围绕产业支持创业”思路的深度回响。我市精心设计“实地考察+专家答疑+需求对接”三位一体创业研学模式,组织留学人员深入重点产业园、标杆企业和科研平台,邀请产业导师、投资人和企业家现场“坐诊”,针对具体问题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通过“接地气、靶向准”的研学,海归创业者得以零距离感知青岛产业基础,精准获取从产业链协同到数字化赋能等关键要素。
从“大海捞针”到“精准匹配”
“我研究深海防腐涂层,原本担心回国找不到对口平台。但这次通过大会精准推送和现场对接,不仅发现了多家急需我们技术的企业,还通过‘政策直通车’一站式了解了安家补贴和科研支持政策,让我毫不犹豫选择青岛。”刚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学成归国的王博士,在“蓝洽会”现场与一家海洋新材料企业顺利签约后表示。
王博士的经历是“蓝洽会”高效匹配的缩影。第二十五届“蓝洽会”引才主体呈现“多元化、重实体”特征。为吸引高端人才,青岛用人单位开出硕士年薪11万-25万元、博士15万-50万元的竞争力价码。部分企业对核心技术研发岗位求贤若渴,彰显出青岛“尊重人才、礼遇人才”的坚定态度与发展温度。
从筑牢档案根基到赋能创业梦想,从搭建聚才平台到织密服务网络,青岛正以系统思维构建留学人员“引、育、留、用”全链条服务体系,让更多“千里马”在这片创新创业热土上竞相奔腾。
青岛晚报/观海新闻/掌上青岛记者 高静文
[来源:青岛晚报 编辑:孙宝震]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