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青岛纺织谷的“时尚进阶”
一部青岛史,半部在纺织。提起老国棉五厂,许多青岛人都对其有着特殊的情愫。近年来,这个老厂区以“时尚+”为核转型,持续推进纺织、文化、时尚等多领域的跨界融合。凭借包豪斯风格的“锯齿型”厂房、红砖长廊、涂鸦墙,青岛纺织谷已成为多个社交平台推荐的宝藏打卡点。
然而,它的魅力远不止于“拍照打卡”。记者在日前探访时发现,纺织谷正在不断拓展“时尚+”的多元可能,仿古火塘民谣酒吧、LAC来舞演艺中心进驻,进一步补全园区的演艺业态;挽苏旗袍、艺间画事等新空间落地,青岛消费名品奥特莱斯店上月中旬已正式亮相。它们持续扩展着这片区域的时尚边界,也成为纺织谷不断进阶、焕发新生的生动印证。
年轻业态不断涌现
2017年,纺织谷以涂鸦艺术“破圈”,成为山东首个网红涂鸦街区。这一充满创意活力的表达方式,不断吸引众多潮流爱好者前来聚集,老厂区开启时尚地标的华丽转身。
随着涂鸦街区的兴起,咖啡厅、酒吧、网红餐饮等业态也逐渐在园区扎根。仅被视为“时尚指数”重要指标的咖啡厅就有10余家,且在功能上延伸,与机车俱乐部等业态相融,重新定义新空间。
如今,走在纺织谷,已开放的墙面达千余平方米,风格多元、持续更新的主题墙体成为园区潮流吸引力的核心要素。今年新推出的拉布布和贝果彩绘墙,凭借鲜明的视觉风格和强烈的传播属性,迅速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话题。
更多备受年轻人喜爱的新业态也持续涌现——仿古火塘民谣酒吧、LAC来舞演艺中心、挽苏旗袍等品牌相继落地;那艺娜、Thomas&Kong等网络红人的粉丝见面活动,更是点燃了老厂区的热情与活力。
“我们不仅要吸引年轻人来参观,更要让他们愿意留下来、愿意消费。”纺织谷发展有限公司市场运营部副部长彭晓玮向记者介绍,近年来,园区以“可沉浸、可消费、可参与”为目标,持续优化业态布局,“我们在业态选择上更为精准和挑剔,注重引入真正具备引流能力、互动属性与品牌效应的项目。”
今年刚入驻园区的LAC来舞演艺中心正是这一思路的典型代表。它的入驻不仅补强了园区演艺板块的功能短板,更凭借其强大的粉丝号召力和品牌影响力,为纺织谷注入了持续不断的年轻活力。比如,日前开展的那艺娜全国巡演青岛站艺人见面会,吸引19万人次在线观看,超5000余名乐迷亲临纺织谷现场,其中约40%来自省外。他们在“追星”之余,还在园区内游览消费,有效拉动了线下场景的活力与商业转化。
“纺织谷紧邻青岛北站,可为本地及潍坊、烟台等周边城市的乐迷提供便捷的交通选择。作为兼具工业遗产韵味与现代演艺功能的空间,这里可满足摇滚乐队、说唱歌手、独立音乐人等不同类型艺人的演出需求,也有适用于艺人见面会、商务活动的多元场景,未来我们计划每月推出5至10场演出。”开个来舞(青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主理人赵禹龙说。
在靠近纺织谷主干道国棉大道入口处,仿古火塘民谣酒吧在今年5月开业。暖黄灯光、木质家具和沙发,营造出“围炉夜话”的沉浸式体验。除了夜场外,目前,酒吧正和一个cosplay社团对接,将白天时段的场地出租做主题活动。“这也是我们未来发展探索的一个方向,打造全时段的时尚生活空间。”其负责人张久富说。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青岛手造特色街区,纺织谷还经常举办手造市集和相关活动,手作匠人的原创好物、独立设计师的个性潮玩,以及复古收藏、创意美食等,吸引年轻人相约而来。这个融合创意、艺术与生活美学的文艺聚集地,正成为青岛夜生活与周末休闲的新选择。
纺织产业再升级
作为中国纺织“上青天”文化传播基地,纺织谷在延续工业记忆、打造时尚空间的同时,还不断探索新时代下的纺织时尚叙事,推动产业与文化消费深度融合。
服装作为时尚最直观的载体,更容易被大众所理解和喜爱。近年来,园区通过持续举办时装周和各类时尚活动,成功吸引、孵化了“闻所未闻”“苏比”“品必选”等一批原创品牌,吸引了线上线下超过500位纺织服装类创意设计师入驻,其中不少品牌还在此开设了独立店铺。
在开园之初,纺织谷就提出打造国家纺织服装集成创新平台,做青岛本土时尚品牌孵化器。历经十余年的沉淀,纺织谷已引入纺织品检验认证、新型纺织纤维材料研发和生产、成衣制作等纺织行业相关产业链企业50余家,国合通用(青岛)测试评价有限公司、青岛维信诺电子有限公司等跨界及新业态企业300余家,为纺织行业数智化转型赋能。
孵化的成效从青岛鸿瑞轩服饰有限公司的三次“扩张”可见一斑。该公司成立于2021年,专注于为国内一线运动休闲品牌和国际500强企业品牌提供高水平的技术研发与产品开发服务,今年又在纺织谷扩出一方打样车间。
记者在现场看到,全自动智能裁床、全进口缝纫设备、CLO3D打版软件与自研集成化管理信息系统协同作业。“智能化体系不仅替代了传统打样模式,推动绿色生产,也显著提升了研发效率和精准度,确保订单高效交付与产品上市周期大幅缩短。”企业负责人李颖介绍,目前,公司员工近百人,全年研发款式超过2000款,设计入选下单率高达75%以上,年订单业绩突破3亿元。
推动产业升级的同时,纺织谷也在积极做大平台影响力。依着纺织谷国棉大道向西走,青岛消费名品奥特莱斯店的装置十分醒目,这是今年纺织谷重点推进的项目。“我们将利用园区内资源,帮助代工厂转型做品牌,通过奥莱店、直播带货、线下体验等方式,实现从生产端到消费端的全链条赋能,推动‘青岛制造’向‘青岛品牌’升级。”纺织谷发展有限公司商贸营销中心总监陈坤解释,“以即墨为例,当地服装制造业基础雄厚,通过前期对接和走访,我们已成功引入近20家优质工厂资源入驻,除了提供质优价廉的货源外,也将和园区的设计资源联动,共同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品牌。”
“我们要做一切关于美的东西。”谈及未来,彭晓玮如是说。在她看来,以打造国际时尚产业园区为目标的纺织谷就应该包罗万象,打破边界。的确,从各类时装秀、艺术展、手造市集,到时尚买手店、特色酒吧、精品咖啡厅,纺织谷就像是一个时尚万花筒,业态多元、纷繁有趣,值得放慢脚步,细细品味。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余瑞新 实习生 车芳如
[来源:青岛日报 编辑:戴慧慧]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