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2015 01/27 15:18
· 来源 ·
· 作者 ·
田野
· 责编 ·
苏青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老山大选址俾斯麦兵营 梁实秋说青岛是君子国

梁实秋借给江青钱买巧克力沈从文在青岛追到苏州媳妇

 

\

梁实秋第一次来青岛便把这里称为"君子国",不仅是因为看到了这里宜人的气候,更是因为在这里"居然市井斗筲之民也能知礼"。

\

闻一多来到青岛后不再写诗,却开始苦心钻研《唐诗》与《诗经》,对于研究课题的痴迷,让他变得不修边幅,甚至几天可以头发不梳。

\

在青岛居住期间,沈从文的一大收获便是爱情--把对沈从文"顽固不爱"的苏州女子张兆和追到了手,让张兆和服服帖帖地来到了青岛。

诸多大学的成立对于青岛来说,不仅仅是一所所高校那么简单,很难想象如果没有梁实秋的《忆青岛》,没有鱼山路上的名人故居群落,没有闻一多、沈从文在这里留下印记的青岛会是什么样子。1924年,高恩洪在青岛创办了第一所中国人自己设立的大学,自此之后,各种名人也就纷纷来到青岛,这个海滨城市的历史上又多了不少精彩的章节。

梁实秋:青岛是“君子国”

由于私立青大时期教学条件有限,名师尚未云集。说到名师,我们就先从国立青岛大学说起,第一个要说的是梁实秋 。

1930年,青岛国立大学初建之时,校长杨振声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在全国广聘名师,他首先来到上海找到好友梁实秋和闻一多,向二人推介青岛,并抛出了“先尝后买”政策:你们先去青岛玩一趟,费用我来出,感觉好就留下,不满意就回来。对于这样的要求,梁、闻二人欣然接受,随即跟着杨振声到青岛“一观究竟,再做定夺”。谁知梁实秋这一“尝”却品出了味道,青岛就此也成为了他一生的思念,即使晚年定居台湾,他也一直把女儿从青岛带回的一瓶海沙视为珍宝。

梁实秋第一次来青岛便把这里称为“君子国”,不仅是因为看到了这里旖旎的风光和宜人的气候,更是因为在这里“居然市井斗筲之民也能知礼,令人惊异”。原来初来青岛,梁、闻二人雇马车两辆,游览海滨公园。当时青岛居民常用橡胶管接水饮用,有时水管横穿马路,这时马车路过,四下无人,直接轧过去是没有问题的。但这两位车夫遇到这种情形,总是将车停下,小心翼翼地将水管高高举起,把马车赶过去,再将水管放回原处,一路上如是三四番,而其也不以为烦。对此梁实秋颇为感慨,大叹山东不愧为孔孟之帮,这才使梁实秋最终决定留在青岛任教。不久,梁实秋举家迁至青岛,在国立青岛大学任外国文学系主任兼图书馆馆长。

事实证明,他不仅是位好老师,在图书管理方面也相当出色,上任后专程去上海采购图书,短短一年时间,中外文图书已超6万册。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国立青岛大学图书馆负责人一职,先于梁实秋的有宋春舫,后于他的有黄星辉 ,但却只出了这么一位梁馆长,直至梁实秋离开青岛多年,图书馆也只有主任一职,对此,对山大校史有多年研究的现任山东大学档案馆馆长刘培平认为:“这是因为没有人的资历能够胜过梁实秋,所以没人敢称馆长,而只是被叫做图书馆主任。”

既然提到图书馆馆长一职,就不得不提到梁实秋当年的一位下属——李云鹤,也就是江青。1931年7月,借着曾与赵太侔在上海合作戏剧的关系,江青来到国立青岛大学一边当图书管理员一边做旁听生。江青后来忆及这段岁月时说:“我每月拿30元钱薪水,10元钱汇给娘 ,因为青岛的生活费高,余下的20元不够我开支。”而在叶永烈先生的江青传记中,曾有记载:据梁实秋夫人韩青清女士从台北来沪时对笔者述及,梁实秋一边看公审江青的电视,一边说过:“当年,在青岛大学,她忽地向我借两角钱。我问她干什么用,她说买酒心巧克力吃。她借了钱,到现在还没有还我呢!”梁实秋说罢,大笑不已。

闻一多:鞋破了,穿厨师的

“当国立青岛大学创建之时,我的祖父闻一多就应杨振声校长聘请来到山东,在青岛大学生活了将近两年。对一个人的一生经历来说,两年的光阴十分短暂,但这两年在他的生涯中,却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回顾他在青岛大学的两年,是他对今后人生的思考与选择的两年。”2010年,闻一多先生的长孙、中国社会科学院闻黎明教授在做客山东大学时,这样描述了闻一多先生在山东任教时那段日子。

1930年至1932年,闻一多任国立青岛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有人说这两年是闻一多从诗人向学者转变的时期。虽然是与梁实秋同时来到青岛,但与梁的热情相比,闻一多留给青岛的更多却是沉默。

正如臧克家所说,诗人闻一多来到青岛后不再写诗,却开始苦心钻研《唐诗》与《诗经》,对于研究课题的痴迷,让他变得不修边幅,他甚至可以头发几天不梳,连下楼买东西都会嫌远。闻一多在青岛时最好的朋友梁实秋在《忆青大念一多》中这样形容他的生活:“一多在私生活方面是个懒人,对于到市内购买什物是视若畏途。例如,我们时常都喜欢穿千层底的布鞋,一多怕去买鞋,时常逼到鞋穿破了之后,先穿他的厨师的鞋子,然后派遣他的厨师代他去买鞋。”甚至是他居住的“一多楼”也让梁实秋“有如入废墟之感”,“他屋里最好的一把椅子,是一把老树根雕刻成的太师椅,我去了之后,他要把这椅上的书搬开,我才能有一个位子。”

做大事的人不拘小节,但这些被忽略的小节却往往会引起他人的误解。八十年过去了 ,如今的山东大学里仍然流传着一种说法,闻一多虽然文学造诣很深,但由于他性格孤僻、为人低调,所以课讲得并不太好,属于茶壶里面装饺子,有料倒不出的类型。但根据闻一多之前的工作经历来看,这一说法却有些经不起推敲,说一位五年间先后在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担任教务长、上海吴淞政治大学担任训导长,并任教于南京第四中山大学(即现在的南京大学)、武汉大学的教授不会讲课,实在有些难以让人信服。

据说,有一天,梁实秋和闻一多无意间看到了放课后学生们在黑板上留下的一首新诗,内容为:“闻一多,闻一多;你一个月拿四百多 ;一堂课五十分钟;禁得住你呵几呵?”这“呵几呵”是针对闻一多平时上课时喜欢夹杂“呵呵……”的声音而写。不仅如此,学生们还画了一个乌龟一个兔子,旁边写着“闻一多与梁实秋 ”。见状,闻一多很严肃地问梁实秋:“哪一个是我?”梁实秋没有正面回答,只说了一声“任你选择!”

虽然两位教授并没有真的动气,却也足以可见闻一多在学生们中的人缘并不太好,这也许要追溯到1930年到1932年间国立青岛大学先后发生的三次学潮中,闻一多坚决地站在校方一面,所以一直被学生视为重点反对的对象。而这也是让他心灰意冷,决定辞职离开青岛的原因。

沈从文:在青岛喝到爱的甜酒

除了梁实秋和闻一多两位大家,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国立青岛大学,还有一个令文学青年们尖叫的名字——沈从文。这位从湘西古镇走出的文人,1931年国立青岛大学成立之初 ,经徐志摩推荐来到青岛任教,当时的他在中国文坛已经很有名气。

“我在青岛的时候,海边 、山上,我经常各处走走,留下极好印象,大约因为先天性的供血不足,一到海边就觉得身心舒适,每天虽然只睡三个小时,精神却特别旺盛。”沈从文在《小忆青岛》中这样描述刚刚来青时的自己。那时他住在刚刚修葺好的学校宿舍,由于临近汇泉湾和海滨浴场,所以这栋小楼未免有些潮湿,于是沈从文就给居室取了个雅号,名为“窄而霉斋”。他最负盛誉的作品《边城》,就是在青岛任教期间酝酿成型的,翠翠的原型正是一位在崂山取水的少女。

在青岛居住期间,沈从文的另一大收获便是爱情。从1928年到1932年,四年苦苦的单恋,最终在青岛画上了完美的句号。早在上海中国公学任教时便对苏州乐益女子中学校长张冀牗的三小姐张兆和一见钟情,其中不间断的情书却始终没有收到回音,而是被编上“青蛙13号”的标记,静静躺在了不起眼的角落里。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读书时的张兆和面容姣好,温婉清丽,被公认为中国公学的校花,追求她的男子更是排成了长队,而沈从文则是那第十三个给她写情书的人。沈从文最擅长的文字攻势没有打动张小姐的芳心,反倒是被捅到了校长胡适面前,虽然胡校长对沈先生的文采、德行大家赞扬,并对张兆和说:“他顽固地爱着你。”但张小姐却明确表示:“我顽固地不爱他。”

即使是这样,沈从文也没有放弃对张的追求,从上海到青岛,他没有一刻不惦念着心中的这个女神 ,也没有一刻间断为她写下一封封深情的情书。住在福山路3号的两年间,几乎每两三天都会有一封情书从这里寄出。直到1932年,张兆和那颗“顽固不爱”的心才开始动摇。那年夏天,沈从文趁着暑假,到上海联系书稿的出版问题,在那里他认识了巴金。因为对彼此的文字并不陌生,所以两人一见如故。得知沈从文将转道去苏州看望张兆和后,巴金亲自帮他选了一套中外文学名著,又买了一对精致漂亮的书夹,而用来买这些礼物的钱 ,正是沈从文卖掉了短篇小说集《虎雏》手稿获得的稿费。

与张兆和的家人度过了愉快的时光,这个暑假对于沈从文而言自然意义非凡,回到青岛后,他马上写信给二姐允和,请她帮忙征询张父对这门亲事的意见,信中说:“如果爸爸同意,就早点让我知道,让我这乡下人喝杯甜酒吧!”张父开明,主张儿女婚事自理,而张兆和毕竟也没有招架住这几百封情书!于是二姐允和马上去拍电报告知沈从文,机灵的她只发了一个字:允!此字含义有二:一是告知父亲已经同意了这门亲事,二来也代表了此电报为允和所发。而作为对几百封情书的回应,当事人张兆和也给沈从文拍发了电报:“乡下人,喝杯甜酒吧!”发报员不解,问张兆和是什么意思,张兆和不好意思地说:“你甭管,照拍好了。”据说,这就是中国最早的一封白话文电报,而这第一封白话文电报的去向正是沈先生所在的青岛。1933年1月,沈从文利用寒假再次去苏州,把心中的女神接回了青岛。自此,张兆和在国立青岛大学图书馆担任外文编辑一职,直到1933年9月,两人一起离开青岛。[编辑:苏青]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4-2024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