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2015 07/07 09:00
· 来源 ·
· 作者 ·
田野
· 责编 ·
光影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国学大师王献唐11岁来青岛求学 长眠浮山脚下

日军入侵前,王献唐请政府运文物谁知韩复榘批了俩字“不理”

作为青岛之肺,浮山的绿化管理和生态保护一直是市民关心的问题。近日,崂山区出台了辖区内浮山整体规划,浮山生态公园规划概括为“二带 、三区、七线、九峰十八景”,将浮山打造成城市中地标性、具有山海特色的生态公园。其中,“九峰十八景”就包括康有为墓和王献唐墓。

对于康有为,相信读者并不陌生,之前的《发现青岛》也有过介绍。而说起王献唐 ,很多人可能就不熟悉了,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位名人呢?其实,单就学术造诣而言,王献唐是高于康有为的。特别是对齐鲁文化的保护、传承方面,近代学者恐怕无出其右者。举个例子,当年郭沫若到济南视察时曾专门拜访王献唐,并尊称小自己十几岁的王献唐为“王献老”,王献唐的学术功力可见一斑。王献唐死后辗转安葬浮山,今天的《发现青岛》,我们就来说说这位大师级的学者。

王献唐的家风

王献唐(1896~1960年),中国现代杰出的历史学家、金石考古学家、文献学家,一代国学大师。原名家驹,后改名瑭,字献唐,号凤笙。

王献唐生于日照韩家村一个书香之家,祖上曾做过小官,但到父亲家道中落。“他的父亲没有考中功名,但是喜欢收藏古玩,尤其是当时人们还不太在意的商周甲骨和原始人的石器。献唐的名字也是他父亲给起的,用了西域人把玉献给唐朝的典故。”据山东省图书馆副馆长、王献唐研究专家李勇慧介绍,王献唐的父亲王廷霖最终因为手头拮据而做了一名医生,希望“以医为资”来继续自己的金石收藏爱好。

王献唐后来能在学术上取得高深的造诣,跟其父王廷霖的影响不无关系。虽然无法获取功名,但王廷霖却倾其心血培养王献唐。在父亲教育下,王献唐十几岁时,便以工于书画闻名乡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又致力于古文研究。王献唐11岁入青岛礼贤书院(今青岛九中)求学,19岁考入青岛德华特别高等专门学堂(即青岛德华大学),拥有了良好的国学功底和丰富的西学知识。29岁时,就开始撰写《公孙龙子悬解》三卷,十分受学界推重。

父亲不仅在学问上教授王献唐,在做人上亦对其有很大影响。据王献唐孙子王福来回忆,曾祖父王廷霖为人和善,配药、看病从来是亲自上门、不收分文。就连他离世,也是为了医好乡亲的病去东北采药,“走在了为别人治病的路上”。这种诚恳待人的态度显然被王献唐所继承,“我公公很善良,很实在。”王献唐三儿媳妇安可荇曾回忆说。上个世纪40年代,安可荇和王献唐一起生活在济南,那时候的王献唐已经是著名学者,可日常生活非常简单,就连枕头都打了好几次补丁,吃穿更是没什么要求。“他没个架子,卖菜的、卖酱油的、卖火烧的,都能跟人家说上话。”安可荇回忆:有次常来卖鸡蛋的一个周没出现,他就去问,得知是家里人眼睛有了病,“说是家里没钱给看病,他回来就拿钱,给了他30块钱去看病。”

一方面热衷学问,一方面诚恳待人,再加上严谨的家风,最终让王献唐在治学的路上越走越远。可即便名气大了,他依然不忘初衷,做起学问来反而越发严谨。据安可荇回忆,王献唐要考证一个东西,晚上睡觉放在旁边,睡着睡着再起来写,一晚上四五遍,“考证一个字不知道需要考证多久,多少遍,高兴得不得了。”这种认真治学的态度,值得今人学习。

三大爱好:淘书、读书、护书

终王献唐先生一生,爱好恐怕只有三件:淘书、读书、护书。

先说淘书。山东省历史学会副会长、省博物馆研究员常夫曾撰有《一代国学宗师王献唐》,文中称,王献唐从幼年时起,就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一贯视读书、聚书为人生的最大乐趣。因为爱书,故书肆(旧指书店)是他时常光顾的地方 。如当时的济南芳润阁书肆,因累年收蓄颇有残缺善本,他“时喜过从,翻检其架上之丛残,尘灰渍手如漆不顾也。”他自称“嗜书如命”,每得善本,就“欣然忘食,喜不成寐,爱不忍释”。有一次,他从书肆中偶得一本汪氏刻《声类四卷》(钱大昕撰),自言“如枯肠获酒,欢喜无量”。因此书略有残,当晚,便“篝灯重装之,蚊声如市不顾也”。

王献唐既然爱书出名,也就难免被一些人利用。他常用旧报纸从“打鼓担”处换书,有一次,一位姓吕的贾人,拿来三册有正书局影印拓本,自言重二斤半。按时值,先生以四斤旧报纸易之,吕贾“大喜而去”。过了几天,先生的侄子来看他 ,见到所换之书,用秤一过,只重一斤半。对此,王献唐不以为然,并于书跋中题曰:“俗云吃亏人常在,余之常在必矣!亦大喜”。据说,王献唐为“淘书”付出了巨大的财力,“薪俸所入几尽耗于是”,有时甚至“典衣购书”。他只要见到珍、善本书,必“顷囊得之”而后快。

再说读书。既然“淘书”不倦,自然读书不厌。王献唐读书的数量恐怕都无法用数字衡量。从童年时起,王献唐先生就养成了天天坚持读书、学习的习惯,一年四季,雷打不动。甚至在给他父亲守孝之时也是手不释卷。当有人对此不理解时,他说:“我要把悲痛化为读书的动力”。他平时白天忙于工作,读书、写书只能在晚上进行,经常是通宵达旦。有时读书读到佳妙处时,竟“不知身在人世间也”,由此可见其颠倒陶醉于书海之态。据常夫记述,在外出游览时,王献唐也从不放过读书的机会。有一天午后,他一时兴发去游览千佛山。当路过南门里书肆时,便进去买了一本《孙文定公南游记》。一路上,“风吹衣举,且行且读,既尽数十页,已达寺中”。待登到山上石刻处,累得满身大汗,刚于石边坐下,便又“展此书读之”。下山时乘车,在车中又“续续读之”。回到住地时,一卷游记“已翻阅竣事”。因他读书喜欢记录,“偶有所见,随笔录卷首”。因此后人有一个统计 ,单单经他校勘题跋的书,就有近千种之多。

炮火之中保存珍籍

1929年8月2日,王献唐出任山东省图书馆馆长。他着意搜集文物、典籍,扩充馆藏,使山东省图书馆成为当时全国收藏文物典籍最丰富的图书馆之一。在这一过程中除了广泛“淘书”之外,“护书”更成为他的一个任务。

李勇慧在《王献唐:齐鲁文脉守望人》一文中记录了这么一件事:当时潍县高鸿裁收藏有上陶室秦砖汉瓦,被学界誉为“全国陶类中之唯一国宝”。高氏殁后,家道中落,高氏后人竟将其以1600元售与日本人大田。大田购妥后 ,即择其中特品二十字 、秦砖二方 ,选道运回日本。其余砖瓦装载七大箱,伪称玉器及石料,于5月18日由潍县运至青岛,在从青岛车站报关外运时,被查出。但车站人员不知这些砖瓦为何物,邀当地社会局、教育局人士前往查看,“亦不知何用”。情急之下,遂打电话向王献唐请教。王献唐以“此项砖瓦,数量既多 ,质量亦确,为国内古陶精华,关系文化甚巨”覆之,并速“由馆发快函致青市政府、胶路局,青社会局、教育局,请其依《古物保存法》扣留。并使亮宾至教育厅,请电禁止。”后经多方协调,排除日人阻挠,终于防止了国宝的流失。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王献唐也写下了他人生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时任山东省图书馆馆长的王献唐,担心馆藏善本图书与文物精品落于敌手,计划将文物珍品迁出济南。他呈报当时的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请求政府派车运文物南下并拨付经费。未料想,韩复榘在呈文上批了两个字“不理”。幸得不少社会人士的帮助,这笔运费才勉强凑齐。这批图书文物首运曲阜,后战事逼紧,王献唐等携5箱至四川乐山大佛寺保护,余26箱留存曲阜。据称当时王献唐与末代衍圣公孔德成有约:若国亡,存留的26箱古籍文物,则为奉祀官府所有;若光复,则归还省图。可见当时形势之危急。

1937年12月27日,王献唐与国学大师屈万里、李义贵携文物5箱,搭乘尹莘农组织的第十重伤医院专车,离开曲阜南下。这一天济南陷落。此后 ,“过铜山,经汴郑,出武胜关,凡八日行程,三遇空袭(在宜昌,三人险些丧生于敌机狂轰乱炸之中),而抵汉口。”直至1938年12月29日,在黄炎培等人帮助下,始将珍贵文物安全地存于乐山大佛寺天后宫中。前后时逾一载,地迁近七千里。

在流寓岩洞佛寺护书期间,王献唐以馆长自任。在政府经费几尽断绝下,用自己在大学和学术团体任职的微簿收入,维持保护图书费用的开支。清贫困苦中,王献唐衣食不继,而志守弥坚。书斋署“那罗延室”。“那罗延”,梵语“坚牢”,意在牢守齐鲁图书文物之决心。在乐山,时有敌机轰炸,每遇空袭警报,大家四散于防空洞中,唯独王献唐坚守书籍文物。别人劝其暂时躲避,他笑着说:“这些东西是我的生命,一个人不能舍了自己的生命。”1948年9月济南解放后王献唐去职,仍积极配合,终使分存于孔府奉祀官府、乐山大佛寺的图书文物于1949年12月11日、1950年12月25日,完整无缺地返回故里,由山东古代文物管理委员会代为保存。这是《济南时报》记者钱欢青在一篇文章中对这段往事的回忆。

王献唐保存珍籍于炮火之中,其功绩无法估量。特约撰稿 田野[编辑:光影]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4-2024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