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2015 07/07 09:00
· 来源 ·
· 作者 ·
田野
· 责编 ·
光影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国学大师王献唐11岁来青岛求学 长眠浮山脚下

国学大师王献唐11岁来青岛求学还当过青岛财政局股长

作为大师级的学者,王献唐的墓地选址可能令人略有不解。因为按照籍贯,王献唐是山东日照人,中国人讲究“叶落归根”,王献唐先生何以去世后被安葬在青岛呢?其实 ,王献唐对青岛有着深厚的感情,从某种程度上说,青岛是他的第二故乡。或许正是因为这种情愫,才让他最终被安葬在青岛。

他11岁就来青岛求学

如果说父亲王廷霖是王献唐的启蒙老师,那么青岛则在王献唐之后的求学路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1907年,时年11岁的王献唐被送到青岛礼贤书院(今青岛九中)来上学。直到1913年,王献唐在青岛度过了自己的中学阶段。这期间,他还认真学习了德语,并于毕业后进入青岛德华特别高等专门学堂(即青岛德华大学)预科班学习土木工程专业。然而一年以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青岛沦为战场,学校也因此停办。无奈之下,王献唐选择了回到礼贤书院继续学业。他在自述中说道:“民(国)五(年),复入青岛礼贤书院文科。”1916年,已经21岁的王献唐再次从礼贤毕业,由于时局的动荡,已经外出求学十年的他最终只获得了一张中学文凭。

据王献唐的后人介绍,作为家中的独子,王献唐受父亲影响很大,自幼喜欢古文、历史,也涉足收藏界,但后来因为家中衰落,生活贫困,只好学习比较实用的土木工程专业。当年王献唐在青岛求学期间 ,白天上学,晚上还要到一家报社做兼职,兼职积累的经验为他的日后工作打下了基础。

1917年,王献唐因德文出众应天津《正义报》之约赴津翻译德文小说,1918年,王献唐任济南《商务时报》、《山东日报》编辑,第二年,以两报特派记者身份回到青岛,从此开始长居青岛。值得一提的是,1922年,收回青岛,王献唐还是接收青岛代表之一,留任胶澳督办公署帮办秘书,此后又任青岛财政局股长,直至1925年离青赴京。

正是在这段时间,王献唐有了两个孩子,为了方便生活,急需一处宅第安置。1923年,王献唐与日照老乡尹莘农一起筹钱买了观海山半山坡(观海二路13号甲)的一块地,由王献唐亲自设计、监督完成了住宅。住宅共四间平房,王献唐与妻儿老小住在上院,尹家住下院,同走一个大门。附近还住着王统照、臧克家、闻一多等邻居,经常串门,王献唐和王统照更是几天不见就不舒服。

据三儿媳安可荇回忆 ,当时院内种着柏树和藤萝,还建有一个亭子,墙角还放着从日照老家带回来的磨盘。当时一家七口全靠王献唐一人工资,王献唐虽收入不少,但全部用来买书、字画 、文物,家用一月只有几块钱,因此生活颇为贫困。但是无论生活多么贫苦,这个住处一直是他们心中真正的家。

现在,在青大附院平原路出口的马路对面,有一段石阶可以直通观海二路,石阶尽头观海山公园脚下的老宅便是王献唐故居。虽然王献唐的后人如今多数都在青岛生活,但故居早已易主。透过紧锁的红色漆门,只能依稀看到院里的一方青翠,却不见了亭子的影子,而当年知名的王献唐的书斋“双行精舍”更是无缘得见。

考证出青岛汉代叫“不其国”

抗战时期 ,王献唐先生护书南下四川乐山,前文已经叙述。在此期间,他也经历了人生的一大坎坷——白发人送黑发人。

根据著名史学家赵俪生先生资料记载,王献唐的大儿子是地下共产党员,被捕之后关在渣滓洞。二儿子是他最心爱的,是华西医科大学优秀毕业生,已预先订妥公费资送留学,可是谁会想到,突然感染脑膜炎,一两天就没了,这令王献唐非常悲痛。由于工作劳累,加上丧子之痛,王献唐在四川期间 ,身体每况愈下,神经痉挛症时常发作,脑疾日重,目不能见光,头不能见风,失眠更甚。1947年6月中旬,因脑疾重,王献唐曾赴北平一家医院作开颅手术。

护书十载,身无长物,而重病缠身,亲人生离死别,王献唐悔乎?在其所作的《自箴》中,鲜明表达了保护齐鲁文脉而问心无愧之态度:“学以致知,求诸近,求之远;行贵克己,不怨天,不尤人。”解放后,他历任山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故宫博物院研究员等职,仍不废著述,坚持工作。据山东省历史学会副会长、省博物馆研究员常夫记述,在任文管会副主任期间,王献唐置身体常年患病于不顾,经常勉力下乡进行实地考察,甚至不畏艰险,数次徒步登上齐长城的双雄山和凤凰山等遗址。一次入墓穴勘察,不小心碰折臂骨,但他仍忍痛坚持不下火线,直至完成勘察任务。除此之外,他还将大量自己珍爱的私人藏品捐献给国家,这其中包括明李自成的“闯王印”和越王勾践剑,俱是国宝级的珍品。

当然,王献唐还是忘不了青岛,毕竟这是他的第二故乡。据著名文史专家鲁海先生回忆,“历史学上,王献唐最早研究龙山文化并出版过一些影响很深远的书,比如《山东古国考》,很多人说山东就是“齐”、“鲁”两个国家,其实山东这里有百十个小国,以前没有人研究过。还有《 炎黄氏族文化考》,他说炎帝部出于东夷,东夷文化的中心就在今天的山东。他还谈到了青岛汉代叫“不其(ji,音记)国”,之所以有这么怪的名字是因为以前崂山附近有两个部落,一个叫“不”族,一个叫“其”族。”1956年,王献唐与山东大学考古系师生来青岛流亭古代遗址考察,指挥发掘汉墓,因病只能在地面上指挥,而出土文物与其指挥极为吻合 。1957年夏天,王献唐最后一次来青岛。这次他是来参加全国文物会议的,近十天的会议,青岛的家人陪他一起住在华侨饭店。看着自己少年求学、青年奋斗过的城市,王献唐对家人说:“我还是想住在青岛,在崂山脚下,盖一间草屋,前面种上些葡萄,我每日念书、写字、画画,累了就给葡萄浇浇水。”在王福来回忆祖父的一篇文章中,还回忆了此次重回青岛的另一个画面。“祖父很高兴地摸着我的头,然后坐在我们的床上,斜倚在折叠起来的被褥上,闭上了眼睛:‘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透过祖父微闭的双眼,我似乎看到了泪花的闪动。”在王献唐的心中,青岛留下了太多的回忆,似乎成了他的故乡。

王献唐墓为啥在青岛

因旧疾困扰,晚年王献唐时常住院。1960年11月13日,济南,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王福来回忆了老先生弥留之际的情形:“11月15日祖母、父母和我在祖父的病床前待到晚上8点多,突然,祖父清醒了一些,他睁开眼睛,四处看着,母亲轻声地问:‘找福来?’祖父点点头,我连忙爬到了祖父的面前,将耳朵贴在祖父的嘴旁,祖父看着我说:‘念书,念书,念书……’我用劲地点了点头,祖父就闭上了眼睛。这是祖父一生中最后一句话。看见祖父闭上眼睛,我想可能是他累了,要睡会,就同祖母一起回家了。谁知道,祖父第二天便去世了。”王献唐病逝后,最初安葬在济南万灵山公墓。为何后来又迁到了青岛?《中国文化报》曾刊载宁萱的《王献唐墓轶事》一文,揭开了那段尘封的往事。讲述事件经过的老人叫王永先,退休前曾负责编撰日照地方志,从而接触到现代史上的日照籍名人。王永先从小就听说过关于王献唐先生的故事,和王献唐同属于王氏大家族。

王献唐先生1960年病逝于济南,葬于济南万灵山公墓,由路大荒撰写碑文。“文革”时其墓地被夷为平地。上世纪70年代,两岸刚开始恢复往来时,原籍山东日照的台湾学者王仲裕和丁原基受孔子第七十七代嫡长孙孔德成的委托,回山东拜谒王献唐。两位台湾学者一直致力于研究王献唐,那么王献唐和孔德成是什么关系?前文曾有述及。在王献唐的墓碑上,由孔德成题写了碑文:王公献唐先生之墓,公元一九九一年元月吉日,曲阜孔德成拜题。

当时担任日照市政协委员的王永先意识到王献唐墓迁回老家对于日照市有着重要的意义,曾写提案建议把王献唐墓迁回日照。当时日照市政府相关部门也对这件事采取了一些措施,在1991年日照市政协回复王永先的提案中,这样记录着:“1985年,日照撤县建市不久,即作出了保护王献唐故居的决定。日照市文化局派人与日照街道办事处一起到王献唐位于大韩家村的故居落实了保护措施,此后每年都进行检查。1990年9月,山东省省长赵志浩批转了郑子久等6名老同志关于将王献唐墓迁回日照故居的建议。日照市政府对此事十分重视,立即协调省市相关部门落实,并征求了王献唐三儿媳安可荇和四儿子王文华的意见,家人都同意将王先生墓迁回故里。但是就在日照市为墓地选好址,图纸已审定,各项工作就绪的时候,省里有关部门又决定将王献唐墓地迁往青岛。”如此,王献唐墓地落在了青岛。

1993年,济南和青岛两地分别举办了迁葬仪式,王献唐先生灵柩迁往青岛,葬于浮山,与康有为墓地为邻。

特约撰稿 田野

[编辑:光影]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4-2024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