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2016 04/14 00:51
· 来源 ·
· 作者 ·
田野
· 责编 ·
夜楼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董氏家族原是青岛名门 《红高粱》也跟其有关

平度董家大庄董氏家族是咋成为胶东名门望族的

青岛是一个现代化的城市,但也有不少古老的村镇。这些村镇不少是以姓氏开头的,如“刘家”、“李家”、“崔家”……这样的名称说明了村庄的历史脉络,也给村里的后人留下不少的回忆。

在平度就有这样一个村落,叫董家大庄村。顾名思义,该村为董姓人所建。和别的村庄不同的是,这个村的董姓一族人才辈出,有的人还成了著名作家莫言创作的《红高粱》的人物原型 ,因而享誉海内外。

董家大庄从何而来,又有哪些名人,围绕着这个村庄究竟有什么历史故事?今天的《发现青岛》,我们就来聊聊这个平度的小村庄。

明代建村,耕读传家人才辈出

董家大庄位于平度崔家集镇。这个村庄面积不大,人口也不多,但是历史颇为悠久。据记载,村庄建于明朝成化年间 ,距今也有500多年的历史了。最初的村庄开辟者是董福胜之妻安氏,董氏祖籍四川。安氏携长子董屺 、次子董山来此定居,由长子董屺建立了董家大庄。

和中国的传统村落一样 ,董家大庄的发展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因古代中国是耕读传家,因此一个家族,乃至一个村庄要想快速发展 ,就需要一个能人的出现。这个人应该有一定的学识,并且善于持家,最重要的是能通过科举,走上仕途。一个这样的人,往往能改变整个家族的命运,也能带动村落的发展。董家在第十四世时终于出了这样一个能人,他叫董凤至。

董凤至学识过人,读书有成,在清朝做到了中议大夫的高官(从三品)。据碑文记载:“凤至,字俪图,乡饮介宾,志气绝人,治家严而有纪……”他还率子孙戮力同心,勤恳经营,使得家景突飞猛进,到清末民初时,董家成为官宦门第、耕读世家,也变成了胶东地区的名门望族。这个家族究竟繁盛到什么地步呢?据家族成员董儒堂所撰写之《昌邑董氏家谱》记载,至满清末叶民国初年,家族堪称丰富之家。是时,已家大业大,有瓦房百间,粮田千亩,猪羊满圈,骡马成群。每日前来办理业务的人员络绎不绝,可谓“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家族特设餐饮大厨房,专为供应亲戚友人及账房、工人三餐而设。董凤至的三个儿子振文、振声、振玉各携儿孙妇孺分三处宅院居住,外人分别称为长宅、次宅、三宅。各宅所需食用物品由家族统一供给。可谓丰衣足食,富裕殷实。

自此之后,董家大庄这个小村庄辈辈都有人才涌现。董凤至是第十四世,官至中议大夫,他的三个儿子除振文理家外,振声读书学满出任清朝文登县儒学正堂;振玉进贡生,出任新城县训导。十六世中,毓芝进秀才,又赴国外留学,回国后,民国时任山东省临朐县知事;毓梅(董雪桥)中举人,历任广西阳朔县知县、广西信都厅抚民府同知,民国时又选为众议院议员;毓璋北京大学毕业,历任山东省议员、平阴县知事、章丘县知事。十七世中,翰堂于山东省立医科专业学校毕业,于某部军医院为军医处长……家族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这在当时教育尚不发达的情况下当属不多见。

董家大庄的董氏家族不光追求自身的壮大,也多有惠及乡民的善举。民国元年(1912年)至四年间 ,崔家集一带连遭三次水灾。特别是民国三年水灾最重。据《董氏家谱》记载,水灾过后,秋禾无收,村中邻舍十室九空,男女老幼多有饥色,在此生死关头,家族决定开仓放粮赈灾,使灾民有粮充饥,免遭流离失所。这样的善举,也让这个小村庄名垂史册。

1913年普及英语教育,这些学生了不得

董氏家族之所以能人才辈出,除了优良的家风熏陶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重视教育。可以说,平度西南乡的早期教育普及和人才培养,这个家族出力最大。

据平度崔家集中心中学原副校长董道传所撰《董氏家族与平西南早期教育》记载,董凤至家族发迹之后 ,为了培育后人发展基业,也为了施惠于民扩大声望,遂投巨资,兴学办教。民国二年(1913年),家族于董家大庄村创办“私立董氏初高两等学堂”,由董振玉任校长,不惜重金聘请名师执教,而且开设了数理、英语课程。要知道,当时不过民国二年,一个小村庄的学堂就引进英语教育,这在全国是很罕见的。为普及教育,学堂对前来求学的学生一律免费,周边数十里内的青少年纷纷前来就读,可谓学子云集,人才济济。

到了民国中期,家族又于当地名镇崔家集村创办“私立崔家集完全小学”,由族人董希瞻(即董轼堂)任校长。这个董希瞻能文能武,我们在后文还会介绍。他就任校长后,大力革新:儿童节组织文娱演出;一年一度举办体运会;国文开始推广白话文,也算是开风气之先。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寇侵华,董希瞻辞去校长职务,组建抗日游击队,家族改派族人董儒堂继任校长……

1942年秋天,董希瞻在组建游击队的同时,又于当地名村昌许屯创办“私立志成中学”,亲任名誉校长。学校设在一财主家的闲房子里,近处学生走读,远地学生可以在校食宿。学校设中学班和师范班,教员都是慕名专聘,不少还来自青岛,如从青岛礼贤中学聘来于海寰老师教英语,从青岛画院聘来青年画家张成美任教美术……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当时抗战爆发,物资紧缺的大环境下,学生上学、食宿仍一律免费,着实不易。

志成中学在办学过程中,多次受到日伪军的干扰和破坏。学校处在游击区,又教授国民课本,拒绝汉奸课本,教唱的是《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等抗战歌曲,因此被日伪军视为眼中钉 ,经常过来扫荡,烧杀掠抢,鸡犬不宁。每当日伪军扫荡时,师生便得“跑警报”,敌人走后,再回来复课,颠沛流离……但是这种环境也有助于砥砺品行,这样一个中学,只存在了三年,却为平度培养了一批文化人才。如坊头人李绩福解放后在北京为高干,平度城人孙震在台湾后来做到了“国防部部长”、台湾大学校长,董家大庄人董家栋在台湾为航空大队长,平度城人尚永贞在曼谷联合国亚洲总部任要职。直到解放后,当地服务于新中国的知识分子中有不少都是志成中学的学生。

董希瞻参与指挥孙家口伏击战

说完了董凤至和董家大庄的发展,我们重点来说说董希瞻这个人。上文提到,董希瞻热衷于教育事业,先后筹划创办私立崔家集完全小学和私立志成中学。实际上,这个人打仗也是一把好手,面对日寇的侵略,董希瞻在当地组建了抗日游击队,并且打了一次漂亮的伏击战,那就是孙家口伏击战。

著名作家莫言曾说,他的小说及由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红高粱》,就是依据当年孙家口伏击战并以参战的主要人物曹克明为原型创作的。不过,那时的孙家口属于平度而不属于莫言的家乡高密县。而配合曹克明一同作战的就是董希瞻。

那时候,平度、高密还没有国军主力和八路军,于是地方游击队肩负起抵抗日寇的重任。这一地区游击队的主要领导人就是国民党山东第八专区保安六团团长曹克明和六团二大队长董希瞻。他们把伏击日本人的地点选择在胶莱河南岸的孙家口,因为这里道路狭窄,周围树林密布,便于埋伏。

平度作家谢维衡在《草民的抗战》一书中说,1938年农历三月十五(公历4月15日)上午,日军的五辆军车从胶县(今胶州)经孙家口村开往平度去了。根据以往规律,汽车在第二天必然返回胶县。于是,曹克明连夜部署部队。董希瞻的第二大队被确定为这次伏击战的主攻队伍,在孙家口村内村外埋伏,并在路上设置了路障。4月16日上午大约10点左右,日军车队从北方驶来。第一辆军车为躲避路障急刹车而撞进排水沟里,后面的军车全部停下来。就在这时,董希瞻一声令下,埋伏的游击队员们一齐往汽车上扔手榴弹和打排子枪。随后,董希瞻大喊一声“点火”,游击队员们便点燃了一捆捆高粱秸往车上扔去。一时间,前边的四辆汽车被高粱秸点着了,大火冲天而起,车上的鬼子即使没打死的也烧死了。只有五名日军逃跑,又被埋伏在附近各村的游击队和百姓们追上,结果了他们的性命。最后只有一名日军逃回胶县城。

战斗从上午10时打到下午3时,共29个日军被消灭了28个。此战缴获颇丰,有重机枪一挺,轻机枪、“三八”式步枪20余支,子弹几万发,军刀三把,其中将级军刀一把,地图及军事文件一大包。除了烧毁军车四辆,还有一辆完好无损,成为最大的战利品。其实那辆汽车还不能算最大的收获。等曹克明、董希瞻他们打开缴获的文件一看,惊讶地瞪大了眼睛。被击毙的那个戴眼镜的军官名叫中岗弥高,竟然是个中将!后来才知道中岗弥高是奉板垣师团长之命从驻青岛的师团团部到胶县和平度视察军务的。

后来,董希瞻的队伍被国民党收编,被授少将军衔。抗战胜利后,董希瞻退出军界,于济南其父亲处闲住。1948年秋,济南解放前夕,他从济南经青岛赴台湾。据悉,董希瞻在台湾经营一家酒店为生,后随子女移民美国,在休斯敦经营一处农场,度过晚年。[编辑:夜楼]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4-2024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