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2016 04/14 00:51
· 来源 ·
· 作者 ·
田野
· 责编 ·
夜楼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董氏家族原是青岛名门 《红高粱》也跟其有关

董雪桥是民国第一届国会议员他中举后家门口和茔地都竖旗杆

上文我们介绍了董家大庄的历史变迁,也介绍了董氏家族的不少名人。董凤至耕读传家,培育后代 ;董希瞻能文能武,抗击日寇。其实,董氏家族还有一个名人,做到了民国第一届国会众议院议员,墓碑还成了文物受到保护——他就是董雪桥 。

和不少历史上的大人物相比,董雪桥的光芒可能微弱了些。他没有扭转时代发展的方向,也没有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但他为人质朴,公道行事,造福乡里,一样深受百姓的爱戴。他出殡之日,数以万计民众自发聚来,足以说明他在当地的影响。

历史离不开叱咤风云的大人物,也离不开这些踏实至诚的地方贤达。本篇我们就来说说董雪桥其人。

中举后家门口和茔地竖旗杆

董雪桥(1881~1923年),名毓枚(又作毓梅),字雪桥,平度董家大庄村人。按照排序,他是董氏家族的十六世,他的祖父就是董凤至。

董雪桥出生时 ,董家已经是胶东一带的名门望族。高屋大院,牛马成群。他的父亲董振玉(字珂臣)也接受了良好的文化教育,这就为他下一步的求学深造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董雪桥天赋聪慧,“幼而颖异”。先在故乡私塾读启蒙,勤学好问,学业优异;再至“郭家庄大学屋”就读,这个地方是董雪桥之父董振玉携族中文化人与邻村郭家庄有识之士联合办的。当时执教的光绪庚辰进士、曾任浙江泰顺县知县的金鸿霄。据说,当时校方派人驱车登门迎接,待金鸿霄上车之时,迎者未见他携带书籍,疑其忘却,就说:“先生可带书籍否?”金鸿霄笑答:“书籍尽在腹中矣。”学校聘来金先生,周边学子蜂拥而来。董雪桥受益于金鸿霄亲授,学问大增。

照现在的话说,董雪桥应该是“富二代”,会被贴上纨绔子弟的标签。但实际上,他不但学业有成,而且侍亲至孝,甚至表现出超越同龄人的稳重。平度崔家集中心中学原副校长董道传在《清朝举人、民国议员董雪桥二三事》一文中讲了这样一件事:董雪桥13岁那年,母亲背部患一恶疮,发作之时疼痛难忍,但一直瞒着他。疮疾属阴,夜间疼痛加剧。一天夜里,母亲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终不成眠,不得已,小声呻吟。睡在隔壁的雪桥听到母亲的呻吟之声,心急如焚——这才得知母亲得了重病。怎样才能减轻母亲的病痛呢?他思之良久,忽然想到二十里路以外一位著名外科大夫。于是立即起床穿衣,疾行二十余里为母亲求医。董雪桥看到母亲经医生治疗病痛减轻时,心里充满无限欣慰,疲劳顿消。邻人得知此事,深深为之感叹嘘唏:一个13岁的孩子在半夜时分到二十余里之外为母求医疗疾,真是难能可贵啊!

这样一个明理且好学的人,在科举中脱颖而出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他18岁时入邑庠(即县学,旧时供生员读书的学校)。21岁时适逢大比之年,毅然参加科举考试,一举考中庚子辛丑恩正併科举人。自此踏入仕途旅程。董雪桥中举后,家门口外竖起参天大旗杆,董氏茔地前面一根根旗杆一字儿排开。庆贺之日,旗帜招展,礼炮轰鸣,祖先平添光彩,门楣顿生辉煌,全村百姓为之欢欣,南村北疃为之祝福。

“干吏”举人董雪桥

董雪桥中举后,以知县分配至广西。董道传归结他在仕途上的表现,挖掘出三件小事,足见他的办事之能,为人之正。

这第一件事就是和解苗变。当时广西巡抚是张鸣岐,他安排董雪桥任阳朔县知事。广西是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历史上经常出现哗变,这事儿也被董雪桥赶上了。上任不久,董雪桥就碰到了怀远苗民哗变。董雪桥奉上级之命前去安抚。他到达怀远后,走访百姓,了解事发原因,制定解决方案。最后,他临危不惧,亲自与变民首领谈判。董雪桥以诚相待,推心置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经过说服教育,终使变民心悦诚服,取悔安宁。

由于在维护地方稳定上的出色表现,董雪桥得到了提拔,被任命为广西省信都厅抚民府同知,也就遇到了第二件事——清剿悍匪。当时正是清朝行将就木之际,地方农民起义不断,有些悍匪也打家劫舍,杀人放火。地方政府又昏庸无能,无力保民,造成百姓流离失所,田园荒芜。董雪桥到任后疾恶如仇,为民解难,决心剿灭这股匪徒。他通过调查研究,掌握了悍匪规模,摸清了悍匪行踪。然后广设方略,实施讨伐。一方面文攻:制定“匪首从严,匪众从宽”的策略,广为宣传,以分化瓦解悍匪;另一方面武讨:调集英勇善战之武士,奋力围剿,迫使悍匪投降。董雪桥依靠群众,群策群力;身先士卒,率队督剿;不避艰险,勇往直前。终于将匪首赖亚木、夏麻子等生擒,斩首示众。悍匪余部受到震慑,兼受政策感召,纷纷弃暗投明,投诚归顺者达数百名之众。于是,信都地区归于安宁,群众得到生息,生产得以发展。自此,岭南一带的民众皆称颂董雪桥为“干吏”。

不过董雪桥的力量毕竟太过微弱,而且像他这样精干的官员少之又少,清政府倒台的趋势还是无法挽回。1912年,清帝宣布逊位,民国成立。周自齐当上山东都督,委任董雪桥为东平知州。董雪桥以“民国初建,大法未立,革命尚须推进”为由,力辞,仍“与同志辈做政治运动”。1912年,董雪桥当选为民国第一届国会众议院议员。也就发生了第三件事反对贿选。

甄士隐口诵的《好了歌注》:“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是当时政坛的写照。各党派那是轮番作秀,不少政治强人为了赢得总统席位也是大搞“贿选”。比方说袁世凯、曹锟,这些人都是“贿选能手”。曹锟在1923年10月以5000块银元一票贿买国会议员590人,被选为民国大总统,群众戏称其为“贿选大总统”。当时董雪桥身为国会议员,对贿选行为深表忧虑:“这样的选举能够选出德才兼备的官员吗?这样选出的官员能够公正地为国为民做事吗?这样下去不但丧失了廉耻,也断送了国脉。”平日里,每每谈到贿选之事时 ,便怒发冲冠,不可遏制。董雪桥还把国会中与他志同道合的议员召集到一起,共同宣誓:坚决不接受贿选人的金钱,坚决不参与贿选之事,以此保证自己人格的清白。

通过上述这三件事,我们可以看出董雪桥的能力和品行,他的所作所为也得到了平度百姓的认可。1923年夏历七月二十一日,董雪桥在北京病逝。第二年夏历三月,灵柩运抵老家董家大庄,三日后安葬于村西南茔地。出殡之日,周边民众自发聚来,为董雪桥送行兼观葬礼者数以万计,途为之塞。

他的墓碑成了文物

董雪桥去世后十余年,家人决定为他立碑。当时董雪桥的父亲董振玉还在世,亲自修书一封,让董雪桥之弟董心宇前往日照请董雪桥生前挚友、参议院议员安鹏东撰写碑文。安鹏东称“余何敢辞之,又何忍辞之”,旋即写成碑文《董雪桥墓表》,全文1372字,大略记述了董雪桥的家族状况及其本人生平业绩。董心宇又专程前往高密,请来董雪桥生前友好、书法名人魏扬廷为董雪桥写碑。写毕,村人见所书文字遒劲秀丽,均赞不绝口。又请上等工匠依字修凿,加八位神仙之图案饰边,墓碑大气高雅。墓碑修完后,家人择日于1936年夏历十月一日举行仪式,将墓碑立于董雪桥坟墓之前。

董雪桥墓碑的变迁实际上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先是1958年“大跃进”,当地开展了“老社员投资活动”,让逝去的人献出墓中砖石为今人服务。活动中董雪桥之墓被掘,墓碑卧于茔地荒草丛中沉睡十年之久。之后又赶上了“文革”,在“破旧立新”活动中,村里拟建构小学校舍。那时经济不富裕,无奈的人们苦于无钱购置砖石,校舍多是用前人坟墓中的砖石砌就。董雪桥的墓碑自然也被排上了用场,墓碑被从茔地运抵村内建校工地,工匠们便把他理在了教室后墙的房基上。

改革开放之后,村里富裕了,家长们不愿让孩子们再在坟砖教室读书,要改善他们的读书环境,拟重建学校校舍。董雪桥的墓碑被从墙上拆下放于一旁。直到1990年,董雪桥之孙董家斌率妻女,在各级领导的协助之下,回归故里,为祖父重立了墓碑。董雪桥原墓碑从村内重新运回董氏茔地,又请人加刻“一九九○年农历十月初一重修”字样,并增刻了立石人。之后墓碑重立于董雪桥坟墓之前,墓碑得到新生。

2009年,根据《全国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施方案》的要求,平度市文化局、档案局、博物馆等单位组成文物普查班子,对各乡镇进行了地毯式的文物普查,登录不可移动文物,这其中就包括董雪桥墓碑。自此董雪桥墓碑作为文物受到保护。

特约撰稿 田野

[编辑:夜楼]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4-2024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