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鲁郭茅巴老曹”之说,指的是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六位大师级作家。这六个人多多少少都跟青岛有些关系,但要说关系最大的,还是老舍。
1934年至1937年,他在青岛生活、工作了3年,虽然时间不长,却是他一生中最旺盛、最重要的创作时期。除了戏剧之外,几乎他的所有体裁的代表作均出自青岛,长篇小说有《骆驼祥子》,中篇小说有《月牙儿》和《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有《断魂枪》,还有新旧体诗、散文等等。
1981年3月,老舍夫人胡絜青曾来到青岛,面对着碧海蓝天,她的思绪仿佛回到了上世纪30年代,她说和老舍在青岛居住的这段时间,让她终生难忘!
工作:被师生称为“笑神”
1934年初秋,老舍离开济南(此前他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来到青岛,到国立山东大学中国文学系任教。老舍开的课程有《小说作法》、《文艺批评》、《高级作文》和《欧洲文学概论》。
王凯在《老舍青岛生活琐记》中介绍了老舍在山大的教学情况,说他被师生称为“笑神”。老舍生性幽默,一口京片子,学生们都很喜欢听他讲课。但老舍却很谦虚,常常对同学们说:“肚里的东西,两个礼拜,顶多两个礼拜就倒光了!”老舍喜爱武术,也喜爱京剧,工老旦,下课休息时常常为同学们唱上一段。据他的学生回忆,有一次学校开联欢会,老舍还拿着筷子和碟子唱了一段“数来宝”。老舍就是这样一个快乐的人,总是把笑声和欢乐带给大伙,所以老师和同学们都亲切地称他为“笑神”。
1935年2月3日,老舍在山大礼堂主持迎春晚宴,宴会上他妙语连珠,逗得同仁开怀大笑。据《废年·除夕·青岛·山大一夜狂笑,“笑神”老舍大显身手》一文记述:“那天下午五点多钟吧,我们的‘笑神’老舍先生秉着和平使者的心眼儿,指手画脚地从礼堂里钻出来向大家招呼:‘来吧,来吧,请到里边坐吧,请里面坐吧。’大家还未坐稳,老舍先生已经立在讲台上:‘今天预备的菜,我保险管够,可是挺不好,不过还热;酒预备的可不多也不好,不过还辣。我希望大家要吃得饱饱的 ,不要喝得醉醉的。’晚宴结束后,老舍又亲自登台,为大家表演舞剑,赢得了一片掌声。”
不光在国立山大,青岛其他学校也常常邀请老舍去演讲,他的幽默的语言,深邃的思想常常引起听讲者的共鸣。于建勇在《胶济铁中:我和名流有个约会》中就曾提到老舍在四方铁路中学的一次讲演。那是1935年秋天开学不久,老舍应邀到铁中演讲 ,演讲的题目是《南洋漫游记》。老舍中等身材,穿着灰色毛呢长袍、西裤、皮鞋,让人一看便知是个潇洒的学者。据介绍,当时学校礼堂内座无虚席,实在找不到座位的学生就挤在一起。老舍从南洋丰富的物产开始娓娓道来,继而说到当时南洋人的遭遇,老舍打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南洋社会好比一个烤熟了的芝麻烧饼,西洋人是最上层的芝麻粒,人数不多,躺在烤熟了的最上层,香喷喷的很舒服。而当地人和中国人是烧饼的中心,四面不透气,上面有人压迫。但最苦的还是当地的土著人,他们是烧饼的最下层,在炉火上烤焦了,没有一点甜味,只有苦味……”“哗——”当时台下师生报以热烈的掌声。
生活:在青岛五次搬家
除了工作之外,老舍在青岛的生活得也很惬意。初到山大时,老舍住在莱芜一路(今登州路),1935年春,便举家搬到了金口二路2号(今金口三路2号乙)一座邻近海滨的小楼居住。1936年老舍从山大辞职专职写作,由于原金口二路的房子常受房东家的扰乱之苦,老舍无法专心写作,再一次搬家,住到了黄县路6号(今黄县路12号)一座德式二层小楼里。
据中国海洋大学校史研究室主任杨洪勋考证,老舍在青岛搬过五次家。搬家次数多了,老舍对租房很有经验。他认为,在青岛租房子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能找到独门独院,只花很少的租价,就简直可说没有。除非你真有腰包,可以大大的租上座全楼”。为了有个安静的生活环境,他对房子的格局,合租的住户都很挑剔,还要对邻居的人口、年龄,籍贯和职业进行考察。当然,搬家也有老舍自己的原因,不能全怪邻居。老舍先生喜欢京剧,“在家中找些乐事——唱戏,‘文武带打’好不过瘾,唱到第三天,房东来了,很客气地请我搬家。如不唱呢,那就不必移动了。”
生活琐事扰乱之余,朋友们会给老舍带来轻松时光。老舍在青岛期间,结识了不少文坛名流,如洪深、王统照、臧克家、吴伯箫、王亚平、杨振声、赵少侯、孟超、丁山、萧涤非等,并成为知己好友。这其中,臧克家就经常造访老舍。
当时臧克家已从山大毕业去外地教书,放假时经常回青岛找同学师友聚会,与老舍来往颇多。对于老舍在青岛的寓所,臧克家在《老舍永在》一文中说:“记得老舍住在离大学路不远的金口二路,走完大学路,过了东方市场就到了。小门东向,一进门,小院极幽静,草坪碧绿,一进楼门,右壁上挂满了刀矛棍棒,老舍那时为了锻炼身体,天天练武。”臧克家经常约老舍出去散步、聊天,他曾在文章中充满感情地回忆说:“晚饭之后,黄昏之前,我同老舍二人,沿着海边的太平路漫步西行。这时,碧海蓝天,辽阔无际,远处的小青岛也用青眼迎人。我俩迎着西天的红霞,一绺一绺,像红绸纱遥看着一片绿色。”
到了深夜,老舍会约几个好友去酒馆小酌。据记载,1935年的一天,老舍在青岛与萧涤非教授在中山路附近一家小饭馆小酌。萧教授带去一只聊城熏鸡,当下酒菜。老舍品尝后,称赞道:“别有风味,生平未曾尝过。”当得知这种聊城特产尚未命名时,老舍便说:“这鸡的皮色黑里泛紫,还有点铁骨铮铮的样子,不是挺像戏里那个铁面无私的黑包公吗?干脆,就叫‘铁公鸡’。”此事传开后,聊城的熏鸡也就这样得了个“铁公鸡”的名儿。
波折:受委屈,离开山大
当然,在青岛的生活不光轻松愉快,也有不少烦心事,比如辞职。
1936年夏,老舍辞去山大教职。对于老舍辞职的原因,许多文章都解释说是为了集中精力从事文学创作。真实情况并非如此,老舍之所以辞职,与当时的山大学潮有关。这一点,王凯在《老舍青岛生活琐记》中有详细的介绍。
1935年12月9日“一二·九运动”爆发,随后迅速蔓延到山东大学。当时学生中有两派,一派是罢课开展救亡运动的救国会;一派是拥护学校支持上课的护校团。两大派系针锋相对互不相让,老舍曾在学校礼堂为他们做过调解。据山大校史资料介绍:“他(指老舍)走上讲台,一开口就说:‘这一次的事情,弄到今天的地步,可说是学校办教育的失败(大家肃然),但我听说你们要开火了,吓得我三天不敢出来(大家哗然)。今天你们都来了,这是一种好现象。现在有一些问题,我们仍要讨论一下。你们能接受意见,没事儿;不能接受,学校关门大吉。’”
但老舍没料到双方都对他不满,据说在两派互斗中老舍还挨了打。当时担任山东大学学生救国会执委的陈仰之回忆说:“救国会和护校团双方都说舒舍予(老舍)偏袒对方,尤其是有的教授对洪深、舒舍予调解不满,于是舒舍予主动离开了山大,置身于事外。”其实,因这次事件离开的不光是老舍,还有校长赵太侔、教授闻一多等。
老舍与山大有着很深的感情,他专门写了一篇名为《青岛与山大》的文章。
写作:创作经典《骆驼祥子》
老舍不光在青岛留下了自己的足迹,还留下了很多传世经典。
来青岛后,老舍就一边教学,一边从事文学创作。老舍夫人胡絜青回忆说,老舍很少有时间游览青岛的风光,他每天忙着看书,查资料、备课、编讲义和接待来访的同学,他老是感到学识不丰富 ,唯恐贻误人家的子弟。在金口二路2号(今金口三路2号乙)这栋两层小楼里居住时,老舍写了如散文《西红柿》、《丁》、《避暑》和小说《月牙儿》,这些作品收入在老舍的《蛤藻集》和《樱海集》中。老舍将书名取为《樱海集》,是因为他爱樱花和大海,樱花和海又是青岛的两个象征。
1936年,老舍辞去教职,移居黄县路6号(今黄县路12号),这是一栋两层小楼房,房东住楼上,老舍一家住楼下共四间房,两间做卧室,一间做会客室,一间是老舍的书房。在这里老舍创作了著名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它是老舍一生创作中的经典之作,也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珍品。
《骆驼祥子》源自于山大一位朋友讲的一个人力车夫“三起三落”的故事,成功塑造了“祥子”这一经典艺术形象。可老舍是一个文人,怎么捕捉人力车夫的特点的呢?青岛文史学者刘增平介绍说,为了仔细描写人力车夫的衣着、动作、形态以及车子的结构、车把的样式,老舍常从黄县路走下坡,向右一拐,到青岛当时的“东方菜市”附近洋车夫扎堆的地方,跟他们聊天,仔细观察人力车的结构和车夫们的形象。还有一说,老舍很好客,经常会邀请朋友甚至是下层劳工到他家,其中就包括人力车夫,故事的细节也来自于他们。据说,有邻居问老舍,这些都是你朋友吗?老舍说他们不但是我的朋友,还是我老师。正是由于专心,由于思索的时间长,作为老舍职业写作生涯中的第一部小说——《骆驼祥子》一炮而红。
作为老舍黄金时代的家,作为《骆驼祥子》的诞生地,黄县路12号小楼伴随着这一切。这是以现代文学史为精神的一个有纪念意义的场所,今已辟为骆驼祥子博物馆,是我国第一家以现代文学名著命名的博物馆。
特约撰稿 田野
[来源:城市信报 编辑:夜楼]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