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藏特写
新疆路16号:胶海关的“一关三址”
青岛海关博物馆位于新疆路16号,这里也是胶海关的旧址。胶海关设立于1899年7月,是青岛作为北方著名的通商口岸城市的重要见证。胶海关旧址是青岛德式公共建筑之一,建成于1913年12月,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作为胶海关的办公地点,建筑主体面积2824平方米,楼高4层,共22.45米。这座百年建筑见证了近现代青岛城市和海关的发展历程,是一处宝贵的历史文化遗存,2006年5月25日,胶海关旧址被国务院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胶海关最早的保险柜。
实际上,胶海关在设立之初经历了“一关三址”。1899年,胶海关设立后的第一个办公地点,设在原东海关青岛口分卡(1865年东海关在青岛口所设)码头,位于今天的天后宫东侧、育才中学附近,也就是阿理文来青后租借的四幢平房。
1901年8月,由阿理文设计,位于现兰山路、中山路口西北侧的胶海关办公楼、宿舍及验货仓库投入使用,并迅速激活了周边乃至整个自由港的贸易活动,连接栈桥码头、胶海关和火车站的兰山路也很快变身洋行街,呈现出一片商贾云集的热闹景象。
胶海关关员计算税款时所使用的手摇计算机。
1914年4月1日,胶海关迁入了新疆路16号的新办公楼,就是今天青岛海关博物馆所在的位置。当天的迁址仪式轰动整个青岛,德国胶澳总督麦尔·瓦德克、曾任驻德公使的晚清遗老吕海寰都出席了迁址典礼。不久后日德战争爆发,这座办公楼也成为德国人最后完成的公共建筑之一。
百年报关厅:再现青岛港繁华景象
走进青岛海关博物馆,报关大厅的场景复原立刻带你“穿越”到100年前。报关大厅是海关对外接受通关申报、执行各项工作职责的重要场所,这个报关厅,自1914年启用,直至2014年大港海关迁出,整整历经100年历史沧桑。
胶海关历任税务司办公室,面积38.4平方米。
报关厅场景复原根据胶海关经历的德占、日占、国民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4个不同历史时期,设置了四组人物场景。大厅的“窗外”,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制作出了当时青岛港口过往的各国商船、码头的装卸现场和海关查验现场、胶济铁路的繁忙运输,耳边不时传来火车疾驰而过的轰鸣、轮船号角般的汽笛声,还原了办公楼两侧窗外的历史风貌,重现了当年青岛作为通商重港的繁忙景象。
老物件说史:百年前贸易关务
在青岛海关博物馆里,陈列着许多老物件,最为醒目的是,一台日本产的铁质密码锁保险柜。这个保险柜于20世纪20年代制造,迄今近百年历史,经岁月浸染,柜体已经斑驳。保险柜规格为长0.85米,宽0.75米,高1.25米,共分内外三层,外两层为铁制,内层为木制,重约0.5吨。此保险柜一直由海关使用至20世纪80年代。
胶海关税务司使用的标准词典。
胶海关税收清折是海关监督向户部上报税收情况的折子。晚清时期,海关监督每三个月将税款的出、入、调、存情况上报户部(后为度支部)并请求核准。这份税收清折原件存放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胶海关时期,进出口货物不像现在一样有集装箱装盛,而是用木质的箱子钉装,因此,在海关查验现场,“起钉器”是必备工具。目前青岛海关博物馆陈列的是民国时期海关所用的起钉器,由日本制造。
没有集装箱的年代,进出口货物用木箱盛装,这是用来开启木箱的起钉器。
计算并征收关税,是海关的重要事务之一。在没有电脑、计算机的百年前,算盘在关税计算中显然力不从心,而胶海关所用的“神器”,是手摇计算机。这种计算机是1878年由在俄国工作的瑞典发明家奥涅尔制造的,是一种齿数可变的齿轮计算机,曾被用于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青岛海关博物馆馆藏的这一台手摇计算机来自民国时期。
[来源:半岛客户端 编辑:光影]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