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重视体育不是口号 青岛全民健身破局之道

2014-11-18 09:31:08
来源:青岛广播电视报
责任编辑:千竹
10月20日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营造重视体育、支持体育、参与体育的社会氛围,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意见》的颁布实施会给岛城的体育产业带来哪些契机?此前居民体育锻炼还存在哪些遗留问题?岛城目前是一种什么状况?如何破局全民运动这个课题?近日,在记者的采访中,热爱健身运动的市民代表踊跃建言献策,市体育局、市教育局等相关负责人也分别给出了破局之道。

全民健身现状调查

■历史遗留

场地少

篮球爱好者李先生告诉记者,打篮球是他对喜欢的运动之一,但是很难找到合适的场地。之前去大学的露天篮球场跟学生“抢”地方,因为太“抢手”,只能打半篮。

家住李沧区海信花园的娄阿姨告诉记者,小区里本来就没有广场花园之类的运动场地,近年来私家车的增多,就连人行道路都变成了停车位,娄阿姨想锻炼身体往往要坐上几站公交车到沧口公园散散步,有的时候想要出门锻炼,可是想到出门后要大费周折,就决定还是留在家里。

已经退休的姜先生,住在市北体育街附近,姜先生告诉记者:“前几年,老伴更年期,我们总吵架,所以我就出来活动,锻炼了一段时间,感觉身上很轻松,就坚持每天出来活动一个小时,做一些单杠、双杠,这些活动项目。其实很想打打羽毛球、乒乓球,不过不好找场地。”爱跳广场舞的张女士同样面临场地的困扰。“我每天上午出来遛狗散步一小时,晚上跳广场舞一个多小时。不过现在因为跳广场舞很多居民说有噪声对我们有意见,弄得我们都不好意思在居民楼附近跳了。话说回来,这附近到处都是人,实在没有场地。”张女士抱怨道。

青岛是一座热爱足球运动的城市,有很多业余足球队,但是一到周末订场地往往成为难事。如果想组织一场球,一般提前一周就要预定球场,如果临时起意想踢球根本找不到场地,而足球场地的收费价格也是水涨船高。

篮球爱好者李先生告诉记者,打篮球同样很难找场地。之前去大学的露天篮球场跟学生“抢”地方,因为太“抢手”,只能打半篮。

窦女士是一位羽毛球爱好者,由于家周围没有合适的羽毛球场馆,她不得不到市北区一体育馆内办卡打羽毛球,但即使办了卡,却一次也没打过。“场地太火爆,根本占不到。”

惰性大

几乎所有受访市民都知道锻炼身体的重要性,但是一些年青人却往往因为诸多原因很难落实到行动上。有人曾精辟地形容时下的群体性体育锻炼的现实,“老年人在奋起,中年人在觉醒,青少年在沉睡。”

记者采访中不少人表示,对于体育锻炼,“个人原因”才是最大障碍。

35岁的傅先生是单位和家庭的中流砥柱,在单位上工作压力大,在办公室一坐就是一天,回到家上有老下有小,都需要傅先生照应。傅先生告诉记者:“我每天上下班要两小时,在单位应付工作战战兢兢,回到家带孩子上蹿下跳,我哪有精力锻炼身体,有点功夫我就想闭眼休息一下。”

25岁的大学毕业生钱小姐是做设计工作的,钱小姐说:“我们工作时间黑白颠倒,作息不规律,往往是白天睡饱,下半夜做完设计,有点空就要学习充电,根本没条件锻炼身体。我知道锻炼的重要性,可是也只是想想,落实到行动上有难处。”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几乎所有受访市民都知道锻炼身体的重要性,但是一些年青人却往往因为诸多原因很难落实到行动上。有人曾精辟地形容时下的群体性体育锻炼的现实,“老年人在奋起,中年人在觉醒,青少年在沉睡。”

青岛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青岛居民身体机能反应能力普遍良好,但整体上柔韧素质较差,偏胖肥胖率依然较高。值得关注的是,测定结果显示,20至29岁青年人群的体质不理想。20至29岁年青人力量素质、柔韧素质和心肺机能的达标率在各年龄段成年人中均较低。

对此,有评论人士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全民运动”困局的内因:人们时常推崇欧美的“全民体育”,对那些从卡车司机、时装设计师、警察、药剂师中诞生的奥运冠军津津乐道、羡慕不已。发达国家在社区体育和学校体育方面确实有很多先进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但不要忽略,美国同时也出产了大量让体重计爆表的超级胖子,人口肥胖率高达31%,有很多人依然过着“沙发土豆”的生活。由此可见,有再好的机制体制,也需要每个人的主动投入、积极参与。

难觅“专业指导”

对于一些老年人来说,退休后有锻炼需求,且有充足的时间。为了解决场地问题,一些老人选择了办理健身卡。但办理完健身卡后发现,并非一张健身卡就可以解决遇到的锻炼问题。

市民王女士退休之后有充足的时间,也意识到锻炼身体的重要性,就在小区里的健身俱乐部办了一张健身卡,但是王女士每次去锻炼,都觉得不知从何下手。王女士说:“这些专业的器械,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根本不知道怎么操作,也不知道运动强度和方法合不合适,担心不能健身反而伤身。听说有私人教练,但是一对一的授课,价格确实不菲,一个月大约要2000元,我负担不起。”调查中记者发现,孙大爷与王女士有同样的困惑。孙大爷告诉记者:“以前我锻炼的时候能做20个单杠和20个双杠,可是儿子却说那样容易对心脏不好,吓得我现在也不敢像原来那么锻炼了。我习惯晨练,女儿告诉我,早晨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没有挥散出去,傍晚锻炼最好,我就傍晚吃完饭后锻炼,可是老伴说电视上说吃完饭不能剧烈运动,不让我出门锻炼。我真想找个明白人问问,到底怎么样锻炼身体最科学?”

记者在沧口广场附近走访了多处地点,几乎没有找到一处可以使用的公共体育设施,而大部分羽毛球馆、健身俱乐部的收费都较高,长期在这种地方健身,一般市民消费不起。而位于李村万达新开业的健身俱乐部的设施非常先进,但收费同样不低,一般的市民只能望而却步。

”学区“围墙难破

一边是市民锻炼缺少场地,一边是大量校园运动场地闲置,如何合理使用这些场所成为摆在大家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对此,校方其实也有自己的难处。

针对运动场地不足的问题,早有相关部门提出学校运动场馆向公众开放的方案。可事实上,校内外共享体育设施在许多地方推了很多年,但往往都不了了之。管理问题、成本问题、安全问题,一个个问题摆在学校面前,明明知道市民有需要,但校方还是“怕”字当头。市民张先生表示:“市民锻炼缺少场地,而社区周边中小学校的操场却大门紧锁,宁可在学生离校的早晚闲置着,也不允许居民使用。”而对校方来说,如果没有政府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单靠学校的单薄力量,不“怕”也是不可能的。一位中学校长曾表示:“万一哪个老人在学校操场上健身,跌倒了,家人找到学校要求赔偿,我们不是自找麻烦吗?”记者了解到,学校不能对外开放体育设施的顾虑主要存在于三个方面:一是无法保障校外健身者的安全;二是学校无力管理;三是怕影响正常教学秩序。

精彩美图 更多 >>

分享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4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