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2015全年健康日历 专家对疾病与饮食的建议

2015-01-10 09:44:12
来源:羊城晚报
责任编辑:千竹
七月

眼科医生忠告

●夏日游泳要提防红眼病,尽量选择水质好、污染少的游泳场所游泳。游泳时佩戴泳镜,能有效地隔开水和眼睛的接触。游泳结束后滴几滴具有消炎作用的眼药水,减少感染病菌的几率。

●手机和平板电脑屏幕上发出的蓝光会在不知不觉中损伤视网膜,要尽量减少使用时间。使用时将屏幕亮度调暗,屏幕越亮,蓝光越多。

●儿童要预防近视,走路、乘车或躺着时不要看书或玩游戏。用眼时间不能太长,使用电子产品,5岁以下的小孩最好控制在15分钟左右,大一点的青少年每半小时就应适当休息。

●40岁以上人群至少每年做一次眼压和眼底检查。

●老年人别在街头随意买老花镜,选老花镜一定要经过科学验配,才能避免伤害眼睛。一副老花镜不能戴到底,一旦老花镜不合适就得及时更换。

时令饮食

酷暑开始,宜吃绿豆、百合、西瓜、赤小豆、薏米。海带绿豆冬瓜汤、苦瓜黄豆煲排骨有助清热解暑。夏日脾胃较弱,可多吃粥,以减轻肠胃负担。

八月

内分泌科医生忠告

●“管住嘴、迈开腿”有助预防糖尿病。坚持适度锻炼能够消耗热量、降低血糖、减轻体重。每天运动30-45分钟,无需做剧烈运动,走路就行

●每年体检可早期发现糖尿病,尤其40岁以上、有糖尿病家族史、超重/肥胖等高危人群,都要做空腹和餐后血糖,必要时做葡萄糖耐量试验和测糖化血红蛋白。

●夏天各种时令水果大量上市,血糖控制良好、病情稳定的糖尿病患者可选择含糖量低的水果,但量不宜多,同时相应减去正餐中主食的量。

●不要轻信各种“根治糖尿病”的方法和药物,必须坚持监测血糖、定期复查,并在医生指导下长期用药。

●一旦确诊患有糖尿病,要马上查查眼底,其后保证每年检查一次,这是尽早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最好办法。

时令饮食

暑气难消,秋老虎肆虐,多吃银耳、百合、莲子、蜂蜜等“清润”食物,以防秋燥。冬瓜荷叶猪骨汤可消暑祛湿,西瓜皮荷叶海蜇汤可清肺止咳。

九月

肾内科医生忠告

●广东人“无汤不欢”,但老火汤加入不少肉类,且长时间熬制,大量嘌呤会溶解到肉汤中。经常喝老火汤,会造成血尿酸含量升高,既容易导致痛风,也会损害肾脏。

●不少人因为工作太忙常常憋尿,殊不知,憋尿过久容易导致膀胱压力升高,或者影响输尿管-膀胱抗反流机制,导致尿液反流,容易并发肾盂肾炎、肾功能损害。

●很多人觉得中草药没有毒副作用,其实,不少中草药对肾脏是有毒性的,其中以马兜铃、斑蝥、雷公藤、钩吻、关木通、鱼胆、泽泻等肾毒性最大。

●长期大量服用消炎止痛药也会引起肾脏间质的病变,形成“止痛剂性肾病”,最后甚至发展为肾衰。

●尿常规化验是早期发现肾脏病的最简单又便宜的方法,建议每年体检应该做尿常规项目。

时令饮食

菊黄蟹肥,过于贪吃会损害健康。多吃萝卜、荸荠、甘蔗、秋梨、葡萄等甘润、降肺气的蔬果。银耳莲子大枣汤、沙参莲藕排骨汤可清热润燥。

十月

耳鼻喉科医生忠告

●在早晨起身前、晚间睡觉前,用拇指在鼻梁两侧上下摩擦30次,对鼻部健康大有裨益。

●坚持每天用冷水洗脸、洗鼻子,借助这些冷刺激进行脱敏,可增强对冷空气的耐受力,减少过敏性鼻炎的发作。

●长时间戴耳机听歌(尤其在地铁等嘈杂的环境),会对听力带来极大损伤。

●孩子在1岁以内,如果发现声音不能引起其注意,应首先考虑听力障碍。2~3岁的孩子仍不会说话或只会简单发音,也应警惕听力有问题,要尽快带去医院耳鼻喉科进行听力测试。

●目前发现有60多种药物可引起耳聋,主要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链霉素、庆大霉素),而氯霉素、红霉素等非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也会引起药物性耳聋。

时令饮食

秋燥凶猛,多吃萝卜、秋梨、百合、蜂蜜、淮山、泥鳅等,健脾润燥。苹果百合玉竹煲鲫鱼、鲜木瓜花生生鱼汤利于滋润脾肺。

十一月

儿科医生忠告

●孩子发烧不一定是生病,孩子许多重要的生长发育阶段,如萌牙、关节生长、接种疫苗以及第一次入幼儿园等,都可能发烧。

●11月秋季腹泻高发,宝宝急性腹泻时,预防脱水比止泻还重要,妈妈一旦留意到宝宝有脱水情况要立即带去就医。

●宝宝久咳不愈,要当心是变异性咳嗽(哮喘),别自行买药,最好让医生辨别。

●养育者不要对孩子生病过于焦虑,这种焦虑会传染给孩子,哪怕还是牙牙学语的幼儿。孩子的精神不放松,无时无刻都能感受到家长的关注,势必会影响身心发展。

●父母亲手带大的孩子要比祖辈带大的孩子身心更健康。父母要多些时间陪伴孩子,别以工作忙做借口。遵循科学、充满爱心是应对千千万万个问题的基本宝典。

时令饮食

天气转冷,食用滋阴潜阳的膳食,如鸡、鸭、鱼类、芝麻、核桃、黑木耳等。潮州橄榄炖海螺、西洋菜南北杏炖鲜陈肾可滋阴润肺。

十二月

神经内科医生忠告

●气温骤降时,脑中风患者会大幅增加。一旦寒流袭来,高血压、高血脂等患者要注意保暖。

●预防中风,应当避免发胖,不吸烟酗酒,少吃脂肪含量高的动物食品,饮食宜清淡、坚持运动、充足睡眠、心情平静。

●有效控制血压,是高血压患者预防脑中风的关键,应按照医嘱定时服药,控制血压到目标值,即140/90mmHg以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要更低些,最好控制在130/80mmHg以下。

●脑中风常突发起病,如出现口角歪斜、手臂无力、口齿不清等症状时,要抓紧时间送达医院,3小时是救治的“黄金时间”。

●送院前给中风患者吃任何药物只会增加死亡风险,因容易导致误吸,引起患者窒息。因此,不要给中风患者喂药和喂水。

时令饮食

适宜进补,可多吃羊肉、牛肉、鸡肉、鹌鹑、黄芪、党参、熟地、枸杞子、山药、板栗等。党参当归羊肉汤、萝卜煲牛 可补气补血。

精彩美图 更多 >>

分享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