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芝麻信用率先开启个人信用打分 你查过分吗?

2015-02-04 09:10:21
来源:信网-半岛都市报
责任编辑:尺素

\

一位市民查询到自己的"芝麻分"为692分。

上个月,央行批准8家民营征信机构开展个人征信业务,并给出了6个月的准备期。日前,蚂蚁金融服务集团旗下的“芝麻信用”率先开启公测,将市民的信用状况以“芝麻分”的形式呈现 。据了解,“芝麻分”已经应用于租赁、旅游等领域,并将在婚恋、金融、招聘等领域去拓展。实际上,不仅仅是芝麻信用,拉卡拉 、中诚信等也宣布近期将推出不同版本的个人征信评分。

五方面给信用打分

目前,芝麻信用和支付宝钱包合作,用户登录支付宝钱包8.5版本后,打开“财富”栏便可看到芝麻信用的选项。虽然仅仅是公测,但是芝麻信用已经引起了不少市民的关注。最近这些天,不少人在朋友圈晒自己的“芝麻分”。

芝麻信用通过身份特质、行为偏好、人脉关系、信用历史、履约能力等五个方面给市民的信用打分。“芝麻分”最低350分最高950分,分数越高代表信用程度越好,违约可能性越低。这个评分区间也跟国际主流接轨,如美国著名的FICO分,其评分范围在300至850分之间。

“这是一个人的信用名片,让外界可以简单明了地判断一个人的守信履约程度,对推动全民信用意识提升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有助于在全社会营造出守信的良好氛围。”芝麻信用首席信用数据专家俞吴杰说。

除了芝麻信用,积累了10年跨行转账数据的拉卡拉也将推出“考拉信用分”。据拉卡拉支付有限公司董事长孙陶然介绍,目前“考拉分”正在内测,用户输入身份证号就知道分数以及可能得到的贷款额度。2月3日,记者登录相关网站发现其仍旧没有开放查询。

另一家民营征信机构中诚信早在10年前便开始给个人“打分”,但只对银行等机构服务,所以“养在深闺人未识”。中诚信表示将在2月份专门推出面向公众开放的个人信用评分平台,只要输入个人真实身份信息,就可以看到由系统自动打出300至900的信用分。

信用分不光用于信贷

“信用分不应只是‘ 晒晒’而已。”互联网分析人士王先生告诉记者,各家机构都急需拓展信用分在生活场景中的应用,以便被越来越多的用户和机构所接受。

“不用押金就可以住进酒店,离店时也不用马上付费,只要‘信用’足够”。“阿里旅行·去啊”为其平台上的酒店推出一项“信用住”的服务计划,消费者使用去啊预订酒店可享受全程“零押金”入住等服务。“我们也曾经有过担心,在最后的付款环节,用户的支付宝账户中会不会资金不足。”该产品负责人黄宇舟说,“但在此前的试运行过程中,并未曾出现过一次跑单”。

1月30日,神州租车牵手“芝麻信用”免预授权的租车服务正式启动上线,截至2月2日,通过芝麻信用在神州租车完成免预授权的人数已经超过13万人。芝麻信用方面表示:“目前已经开始与租房、租车、旅游、酒店等合作。下一步将在婚恋、金融、招聘等领域去拓展。”

多家打分,到底用哪个

芝麻信用、拉卡拉等相继推出信用评分,这样的局面反倒引发了市民的一些疑问:“多家信用评分机构给同一个人打分,分数会有高有低,到底该信哪家?”其实,这样的问题,在目前征信体系非常完善的欧美国家也存在。

目前,国际上通用的信用分模型——FICO,主要参考了付款历史、欠款数额、信用历史时长、新信用账户、使用的信用账户5个维度的信息。美国的艾可飞、益百利和环联三大征信局都采用了FICO信用分来量化个人信用质量和风险。虽然每个用户在三大征信局的FICO分基本会保持一致,但由于每家征信局掌握的消费者信息可能并不相同,用户在这三家信用局的FICO评分也可能不同。

此外,法国的个人征信体系由国家主导建立,市场化程度相对美国等国家来说低一些。法国人将个人信用看成是社会地位的象征,一旦不良信用记录产生,会觉得个人的社会地位受到了影响。

业内人士表示,我国征信市场还处于初期,未来几年还会出现各种版本的信用评分,经历一段时间蓬勃发展后市场优胜劣汰,最终生成一家或几家大型专业化评分机构。如果企业不根据社会公众需求改进产品,不能按照外部监管、法律法规的要求规范经营,都有可能被市场淘汰。

风险控制仍需加强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给出的6个月准备时间,不只是让各家机构探索新产品,也为探索内部风控和外部监管预留了时间。

信息安全永远是绕不开的话题。我国《征信业管理条例》规定,征信机构不得采集个人收入、存款、不动产信息等,但明确告知主体提供该信息可能产生的不利后果,并取得其书面同意的除外。目前来看,用户要想知道自己“芝麻分”,确实需要经过授权开通才能正式开启,而且不管是机构还是他人,要查看用户的“芝麻分”,都必须获得用户本人的授权。

不过,相较于美国关于个人征信行业颁布了17部法律,我国目前仅有两部相关条例,法律体系方面显得有些单薄。业内人士认为,民营征信机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必须不断加强研究、储备人才,使产品科学化、数据连续化。

文/图 记者 周晓荷

精彩美图 更多 >>

分享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