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熬过了冬天,却差点冻死在春天”,这是小伙伴们调侃天气的玩笑话。不过,此时的“玩笑”放在车市却有几分“应景”,今年春节前后的销量虽然一般,但还维持着增长的势头,而中汽协日前公布的4月车市销量却真真正正让业界感受到“寒意”——该月完成销量199.45万辆,比3月环比下滑11% ,同比去年下滑0.5% 。
不要小瞧了这看似微不足道的0 .5% ,如果排除“春节日期变化”以及“中日关系突然紧张”带来的意外影响,车市上次出现月度同比下滑是在有些“遥远”的3年半以前,也就是2011年11月,那个月车市同比下滑2 .4%,而当年车市的整体销量也只微增了2.45%。
此外,4月销量低于3月销量也有些不可思议,往年车市总是在节后的3月复苏,4月销量继续攀升,而今年的情况则是同比环比双下滑,那么,车市增长缘何增长乏力,而在接下来的几个月,车市能否“转暖”?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日前发布最新的车市数据,今年1月至4月,国内汽车产销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4.87个百分点和6.3个百分点,其中4月汽车销售199万辆,同比下降0.5%,并且4月份环比下滑11%。从这组数据中我们不难看出两个问题,其一是前四个月中国的汽车销售依旧处于疲软状态,销售势头远不如去年和前年;其二是原本应该销量增速提高的4月份,表现出让人意想不到的趋势—— 比3月份还下降不少。难道这是今年车市“颓势”的征兆?
显然汽车厂家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昔日搞活动、推促销的形式直接省略,拿出了最核心措施“官方降价”。上海大众率先领降,包括POLO、凌渡、朗逸等车型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价措施,之后包括北京现代、一汽大众、长安福特都跟上,而前几日上海通用也发布了降价消息,包括凯迪拉克、别克和雪佛兰降价1万元至3万元不等。做过汽车销售的人都明白,除非特别情况,产品一般不会以“官降”作为促销手段。而这些主流厂家之所以这么做,恐怕确实是感到了一线市场的“寒意”。
亦有亮点 借力“双V”,自主品牌逆袭
从数据来看,轿车市场依然不温不火,前四个月轿车销量同比降低2.67%,倒是SUV和M PV坚定不移地成为中国汽车市场的一抹亮色,前四个月国内 SUV 销量同比增长48.73%,M PV 销量同比增长20.02%。而从细分市场来看,SUV市场不断增加的小型紧凑SUV产品,以及大七座SUV产品,使得其产品阵营不断扩大,为消费者选购SUV提供了理想的平台,预计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SUV 依然会不断增量销售,其占比逐渐增加。
而正是借着“双V”的东风,自主品牌在这个细分市场不断投入新品,从而在整体上实现“逆袭”,数据显示 ,4月自主品牌乘用车共销售68.64万辆,同比增长14.3%,市场份额比上年同期提高3.81个百分点,这是中国品牌乘用车连续第4个月市场份额高于去年同期。自主品牌历经十几个月的下滑之路,终于到此打住了,很大程度上,这是得益于自主品牌在SUV 市场上的优异表现。
原因解析 股市火爆影响车市?
对于轿车产销滑坡,以及四月份车市销量下降的现象,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大城市限购私车的趋势在近几年有增无减,导致乘用车需求成为社会消费需求中增长最慢的,从而使得整个汽车市场的增长受到抑制,而目前国内的道路交通状况,也让很多一二线城市的消费者对购车也有所疑虑,买车了能否用着方便?路上堵着怎么办?显然,这会给一二线城市消费者的信心造成一定影响。
其次,股市火爆很可能是汽车市场增速放缓的另一大原因。股市上证指数从去年2000多点上涨至现在的4000多点,各种赚钱、开户的新闻不断被媒体爆出,这吸引了大量资金投入股市,自然会导致车市、楼市的资金下降。而据记者了解,现在很多车企在推出贷款购车优惠措施,并打出“买车不影响炒股”的宣传口号,就是为了吸引股民的注意。
展望 下滑局面啥时会扭转?
业内人士分析,4月车市出现同比负增长,除了市场需求疲软的原因外,还与部分厂家有目的的“去库存”,减轻经销商压力有关,车企不压车或少压力,销量统计数据自然就会减少,而从这个角度看,车市月度销量负增长可能还只是一个暂时现象,5月或6月就有望“返正”。
不过,中国车市的快速增长恐怕将已成历史,这就像一辆跑车,会有从静止到300公里/小时的加速过程,然后保持平稳或降速,但不可能无限制地加速下去。对于中国车市来说,目前近2400万辆的全年销量已经接近于顶端,包括交通、环境等负荷很大,车主用车、停车也会越来越不方便,所以从目前来看,车市不会立马下行,微增长(甚至包括短时间的微下滑)倒会是一个长期的新常态。
记者 贺鑫一
分享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