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岛城将进入三伏天,在中医学看来,这也是冬病夏治的上佳时机。专家提醒,“冬病夏治”根据内经“春夏养阳”的原则,在夏季机体阳气充沛之时,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鼓舞正气 ,增加抗病能力。“冬病夏治”都适合治疗哪些病症?应该注意什么?6月30日,城市信报/信网记者帮你一一打探。
三伏天阳气旺治疗效果好
“从中医系统论来讲,自然界和人体是一个整体。夏季是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时刻,这也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冬病’的最佳时期。倘若在夏季阳气最旺的三伏天进行治疗,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肺病科主任周兆山介绍说。“冬病夏治”疗法根据内经“春夏养阳”的原则,对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虚寒类疾病(冬病),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在人体的穴位上进行药物敷贴、内服中药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鼓舞正气,增加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夏治)。
周兆山告诉城市信报/信网记者,一般来说,凡是在秋冬季或春初气候较寒冷的季节发作或加重的疾病均可以进行“冬病夏治”,但效果最理想的是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间质性肺疾病、过敏性鼻炎、变异性咳嗽等中医辨证属阳虚为主,或寒热错杂以寒为主的患者,以及怕冷、怕风、平素易感冒或冬季反复感冒的虚寒体质的患者。此外还可应用于其它系统的疾病,如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冠心病、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冻疮及颈腰椎病变等,只要中医辨证属虚寒均可进行“冬病夏治”。
“绿色疗法”受欢迎
城市信报/信网记者了解到,冬病夏治的方法很多,有针灸、拔罐、刮痧、推拿、穴位贴敷、薰洗等多种外治法,尤以穴位贴敷运用最多,内取药中有汤剂、丸剂、片剂等。还有药膳、食疗和体育疗法等等。
“贴敷在三伏天进行,原则上要连续贴敷三年。”周兆山主任说道。他也提醒广大市民,市民在贴敷前需由医生做出精确的诊断,才能确定是否可以进行贴敷。冬病夏治对于阴虚火旺、两岁以下儿童、孕妇应慎用。肺炎及多种感染性疾病急性发热期、对贴敷药物极度敏感、特殊体质及接触性皮炎、贴敷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损以及对贴敷胶布过敏者,都不适宜进行冬病夏治的贴敷治疗。
周兆山介绍说,目前医院里开展冬病夏治贴敷的科室也不断增多,除了肺病科、中医儿科、针灸科、中医妇科等科室外,中医心血管科、血管外科、耳鼻喉科针对自己本科室特色推出了冬病夏治疗法。“比如针灸推拿康复科擅长对慢性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颈腰椎病变、强直性脊柱炎;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亚健康状态、体虚怕冷易反复感冒者;夏季空调综合症等病的治疗。”此外,中医妇科针对女性月经不调、女性经期腰腹寒冷、痛经等疾病推出了特色疗法。中医儿科运用穴位贴敷、艾灸等方法专治反复支气管炎儿童。血管外科主治下肢慢性缺血患者,即“腿梗”,包括动脉硬化闭塞症、糖尿病足等。中医心内科和耳鼻喉科也开展了“冬病夏治”贴敷疗法,中医心内科主要防治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高血压病、更年期综合征、失眠等心系疾病。耳鼻喉科主要针对变应性鼻炎,又称过敏性鼻炎,中医称之为“鼻鼽病”,慢性咽炎,过敏引起的慢性咽炎,中医称之为“慢喉痹病”等病症。
“冬病夏治”你该知道的事
哪些病症适合“冬病夏治”?
1、“冬病夏治”效果最为理想的是呼吸系统疾病,其适应症主要有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过敏性鼻炎等中医辨证属阳虚为主,或寒热错杂以寒为主的患者;也适用于怕冷、怕风、平素易感冒或冬季反复感冒的虚寒体质的患者。
2、关节疼痛及肢体麻木,如风湿性、类风湿性、外伤性之类的关节疼痛及感受风寒、湿气所致的肢体麻木,往往天气寒冷时发作,天热时症状消失。
3、耳鼻喉科疾病:慢性鼻炎(过敏性)、慢性鼻窦炎、慢性咽喉炎(过敏性)、体虚鼻炎发作者。
4、消化道疾病: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中医辨证虚寒型者)。
5、妇科疾病:女性经期腰腹寒冷、痛经、月经不调。
6、心内科疾病: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高血压病、更年期综合征、失眠等心系疾病。
2015年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时间
第1次:初伏 2015年7月13日(周一)
第2次:中伏 2015年7月23日(周四)
第3次:2015年8月02日(周日)
第4次:末伏 2015年8月12日(周三)
分享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