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孕药”黄瓜、甲醛白菜致白血病、吃鸡蛋会“伤心”……6月,食品谣言依旧此起彼伏,貌似理性的文字配以夸张的图片,使谣言“有鼻子有眼”,让网民对食品安全忧心忡忡。那么真相又是什么呢?
六月谣言榜
甲醛白菜可致白血病?
近日,有媒体曝出河北、山东等地蔬菜批发市场中贩卖的白菜喷洒了甲醛溶液,将其作为白菜防腐的特殊保鲜剂。甲醛白菜会导致白血病,这是真的吗?
真相:据山东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研究员吉武科介绍,白菜水分多易烂,加甲醛有防腐作用。甲醛对人体有毒有害,人食用后,对眼睛、呼吸道、消化道有刺激,可能引起胃炎、胃出血,因此在蔬菜中使用属违法添加。
青岛市食品安全委员会专家靳晓梅表示,甲醛易溶于水,也易挥发,经过一段时间冲洗,基本不会有大的残留。如果不放心,买回白菜后,扒掉外面的一层,再用清水清洗,最好再泡一泡。另外建议尽量少吃反季节蔬菜。
“避孕药黄瓜”是真的吗?
黄瓜顶花带刺是不是因为使用过避孕药?乒乓葡萄、超大杨梅、大个猕猴桃和草莓都是激素催的吗?
真相: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所所长王强表示,这是把植物激素与动物激素混淆了。人们常说的避孕药是动物激素,对植物性的黄瓜生长发育没有任何作用,不可能使用在黄瓜上。黄瓜上使用的是植物性生长调节剂,对动物不产生作用,不可能引起儿童性早熟。
冬春季节生产的“顶花带刺”黄瓜,部分是由于黄瓜自然单性结实产生的,也有个别是使用氯吡脲产生的黄瓜单性结实而出现的,并不是传说的使用“避孕药”所致。
植物果实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品种的遗传属性和品种间的差异。部分品种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会产生大个作用,但效果有限。大果最主要的还是品种育种和改良所致,如乒乓葡萄是藤稔葡萄新品种,超大杨梅是东魁杨梅新品种。
蘑菇真的富集重金属吗?
近来在网络等信息平台不时出现的诸如“蘑菇到底该不该吃?”、“蘑菇还是少吃一点吧”等信息,宣称蘑菇对重金属富集的能力特别强,且会危害健康。
真相:上海市农科院、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上海)周昌艳表示,有关食用菌(蘑菇)富集重金属的说法缺乏系统性和准确性。这些信息中所引用的蘑菇富集重金属的数据并非普通大众所说的栽培食用菌(蘑菇),主要是一些不能食用的野生菌。
市面流通的食用菌以人工栽培的为主,经人工驯化和长期的人工种植选育,它们吸附富集重金属的能力已远远弱于野生种。
分享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