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3月25日讯 为深入贯彻落实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面宣传本市人才服务政策,根据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统一安排,3月24日下午,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陈慧平主任做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在线问政”栏目,为广大网民就人才交流服务主题解答相关问题。
据了解,为解决广大人才住房困难问题,从2012年起,我市开始实施“千万平米”人才公寓工程。本市的人才公寓主要面向符合“青岛英才211计划”中确定的引进人才或经认定符合规定条件、且其及家庭成员在青岛市内无住房的来青投资创业人员。目前,在全市范围内,已有十余个人才公寓项目具备配租配售条件。其中,位于城阳区的白沙湾人才公寓项目已开始报名申请。
人才交流渠道因人而异
陈主任说:“人才交流大致可分为国内、国外和市内、市外的人才交流。其中,市内交流主要包括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间的人才交流等。各种人才的交流根据具体情况,都有相应的法律和政策规定。其中,机关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的交流,主要通过统一考录、选任、调任和人才引进等途径来实现。企业人才的交流,主要通过参加各类人才招聘活动或通过人才引进等方式来实现。所以,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人才交流渠道。”
人才引进落户方式多样
很多网友非常关注人才引进落户的相关问题,对此陈慧平介绍说,申请人才引进落户有以下方式:一、如果所在的用人单位注册地为市内三区,即市南、市北、李沧区及高科园,可由单位提出申请,具有干部档案管理权限的,由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向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申报;在市、区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实行人事代理的单位,需向该人才交流服务中心进行申报。二、用人单位在其他区、市注册的,可向当地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咨询人才引进办理相关事宜。
同时,陈慧平主任还提到,“根据我市人才引进相关政策,凡具备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中级职称)的人才,符合年龄等相应的要件,即可按照规定的流程办理人才引进落户。职称种类较多,可分为多个系列或类别,如高校教师类(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会计类(高级会计师、会计师、助理会计师、会计员)、卫生技术类(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医师、医生)等。”
对于落户引进中的随迁和随掉问题,陈主任指出,随迁和随调指的是拟引进人才的配偶以何种身份办理人才引进,随迁是指配偶是工人身份,随调是指配偶是干部身份。
免除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费
“根据中组部、人社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档案局五部委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发〔2014〕90号),自2015年1月1日起取消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费。”
陈主任进一步介绍说,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范围包括: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聘用人员的档案;辞职辞退、取消录(聘)用或被开林华妮除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档案;与企事业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聘用)关系人员的档案;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及中专毕业生的档案;自费出国留学及其他因私出国(境)人员的档案;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的中方雇员的档案;自由职业或灵活就业人员的档案;其他实行社会管理人员的档案。
具体服务包括:档案的接收和转递;档案材料的收集、鉴别和归档;档案的整理和保管;为符合相关规定的单位提供档案查(借)阅服务;依据档案记载出具存档、经历、亲属关系等相关证明;为相关单位提供入党、参军、录用、出国(境)等政审(考察)服务;党员组织关系的接转。其他服务没有纳入取消收费范围。
而对于跨地区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陈主任说,可由其户籍所在地或现工作单位所在地的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管理。若没有工作单位,人事档案只能放在户籍地,待在青岛找到新单位并办理就业手续后,再由单位人事办理提档手续。 信报全媒体记者 高鹏 实习生
分享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