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即墨子弟兵执行维和任务 母亲在家照顾瘫痪公婆

2016-05-07 10:01:41
来源:青岛晚报
责任编辑:亚麦
\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中,有一名军官三赴非洲执行国际维和任务,为鲜红的八一军旗增光。他,就是来自即墨的子弟兵吴建本。母亲节前夕,记者获悉,维和英雄吴建本的背后,也有一位伟大的母亲:12年来,她无微不至地照顾着自己瘫痪的公公,而8年前,年过八旬的婆婆也瘫痪在床,她悉心照顾两位老人,让儿子安心地在异国他乡守护着世界和平。她,就是即墨市龙泉街道吴家庄村村民王巧云。 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记者 刘卓毅 通讯员 郭磊 张宁

英雄母亲

伺候瘫痪公婆十二年

2015年9月,非洲南苏丹的空气被太阳烤得火热,一名中国军官穿上作战靴,驱车来到机场——吴建本和战友开始整修停机坪,这是他带领的中国第十三批赴南苏丹维和部队最后一次执行施工任务。作为一名对维和“情有独钟”的军人,2009年1月至9月,吴建本作为装备助理参加了中国第二批赴苏丹达尔富尔的维和部队;2012年11月至2013年7月,他是中国第十批赴南苏丹(瓦乌)维和部队工兵分队的副指挥官。三次国际维和任务,吴建本深深热爱上了这份关乎国家荣誉与世界和平的光荣事业。然而,很多人不知道,在这位维和英雄的身后,站着一位伟大的母亲。

吴建本的母亲名叫王巧云,和公婆住在即墨市龙泉街道吴家庄村。王巧云的公公吴永清2004年因病瘫痪不能自理,4年后婆婆也瘫痪在床,两位老人都病在一个炕上,几个弟妹轮流照顾。作为大儿媳妇的王巧云,每天要给公婆喂饭、擦身子、换药、翻身,给弟妹做了好榜样,这样一照顾就是十二年。

王巧云92岁的婆婆脑子已经有些糊涂,但只要王巧云一来,坐在炕上的她立刻伸出能活动的那只手紧紧抓着她,王巧云一边安慰着老人,一边耐心地整理被子。由于老人生活不能自理,王巧云就用榨汁机把饭菜打成糊,一勺勺地喂老人吃饭——公公还省事点,半个小时就能喂完,但婆婆几乎没有知觉,每次喂饭都要用勺子轻轻碰她的牙齿,等她一张嘴就赶紧喂上一口,一顿饭下来,每次都要两个小时。王巧云说,伺候两个老人确实不容易,但十几年都过来了,她早已把公婆当成亲爹妈一样对待。

她教儿子

把手下的兵当亲弟弟

记者了解到,吴建本先后三次参加国际维和、两次执行国家级安保、一次出访越南授课交流,个人先后荣立三等功、二等功各一次。谈到如何教育孩子,王巧云翻出一张有点泛黄的老照片,“这是他在读大一时,带着大红花拍的学员军装照,全年级2000多人,只有8人获得嘉奖,他就是其中一个。”尽管母亲一直以儿子为骄傲,但吴建本的四婶兰青敏却感叹,吴建本在外面获得的荣誉,王巧云从不主动跟别人说,“往往都是亲戚们看电视了,打电话问我嫂子,才知道她教育出来个好儿子。 ”

“有一年冬天,考期末考试,吴建本生病了,我怕他早上起不来,晚上睡觉前就用玻璃冰冰他,那样他就醒了。 ”王巧云说,“咱自己也没什么文化,对孩子说的最多的,就是要踏踏实实地做每一件事情,特别是工作以后,我每次都嘱咐他,对待部队里的孩子就像对你弟弟一样。 ”吴建本在接受电话采访时也表示,母亲经常来信鼓励他要记住自己是农村的孩子,别人能做到的他肯定也能做到,要吃别人不能吃的苦,要有服从意识,要刻苦学习训练,报效祖国,这样才配得上这身绿军装。

虽想儿子

从不当着家人的面流泪

“你看那个相框,是我的两个孙女,高点的是我大儿子吴建本家的,另一个是二儿子家的孩子。 ”说到这里,王巧云的脸上洋溢着笑容,“这是她们小时候的照片,现在两个小?都长得比我高了!”王巧云说,吴建本的工作任务特殊,过年有时候不能回家团聚,看别人一大家团团圆圆吃饭,她心里也不好受。每当想孩子想得受不了时,她就偷偷出去抹眼泪,“我得坚强点,不想在儿媳妇面前掉眼泪,就招呼媳妇孩子一起吃饭,热热闹闹地过年。 ”

“每逢节假日,就是这个大家庭最热闹的时候了。 ”王巧云告诉记者,所有在外面的孩子都回来聚在一起,虽然公公婆婆身体不好,但是躺在炕上看着这一大家人有说有笑,心里也会非常高兴。王巧云的弟媳江志娟说,一大家子人都是大嫂王巧云带了个好头,大家都要向她学习。

[编辑:亚麦]
精彩美图 更多 >>

分享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6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