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暑假,也是让孩子拉开差距的时候。这时候不光拼家长的精力,也是拼的财力。家长们为孩子报各种辅导班不说,还花样翻新地让孩子游学 、旅游,希望孩子能够更独立、眼界更开阔。7月24日,记者了解到,除了传统的夏令营外,一种将旅游、学习 、亲子互动和生活体验整合在一起,满足家长复合式需求的“营地教育”模式开始悄然流行……
学生们与营火之夜
20多个老外进驻营地
7月初,在高新区的一家尚在建设中营地教育基地,来自美国、法国、加拿大近20位导师下了飞机就赶来,校舍相对简陋,还有几幢小木屋正在赶工中。而这些导师放下行囊,就聚在一起开展团队建设。这些导师有土生土长的美国人,上下三代都在营地长大从事营地教育。也有正在法国和加拿大读书的留学生,他们都是参与过美国营地教育,并通过美国营地协会认证,每个寒暑假都要抽出时间参与营地教育,将来也有志向从事这一行的志愿者。
“这些志愿者来自世界各地,看着像中国人,其实都是从小在国外长大。”这家营地教育机构的负责人介绍说。其中,一个文静的女生仍在美国读大三,帮着搬动桌椅,布置场地,准备接下来的课程,而她却参加了很多届营地活动,以前都是作为营员,而这次她是作为营地的导师身份。因为喜欢营地活动,她就申请来青岛当了营地教育志愿者。
为啥这么一个偏的地方,却吸引这么多老外忍着酷暑聚在一起?都是为了“营地教育活动”。这家营地教育基地的创建人是一个留学归国创业者,因为从小在国外长大,一直体验国外的营地教育,想将真正美式的营地教育落地中国。
去年,青岛第一次引入了营地教育。首次营地活动历时60天,来自世界各地的几十位导师和近百名营员参加。攀岩、帆船、拳击、瑜伽、柔道、营歌、美式课堂、营火之夜、野外露营、化妆舞会、陶艺、团队建设、睡前反思……整场活动下来,家长反馈不错。
今年,这家教育机构再次展开营地教育,但跟去年不同的是,去年他们还是借助别人的场地,但今年他们有了自己的场地。“我们就是看重目前这个营地教育市场,强力入驻。”该教育机构的负责人介绍说。[编辑:光影]
分享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