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青岛一权健养生馆招牌摘掉大门紧锁 货被拿空了

2019-01-08 09:28:32
责任编辑:光影

三大套路屡试不爽

老年人有钱有闲独缺陪伴

陈女士向记者透露,如今,通过会议、店内播放视频讲座等形式销售保健品已成为行业内部普遍认同的形式,销售人员往往通过相同的招数,向老年人变相推销高价保健品。

第一,通过“礼品相赠”吸引上钩。保健品公司前期推广时通常会发放不值钱的日常用品,如盆、鸡蛋、膏药,让老年人分次领取,制造出不花钱就能得实惠的假象。

陈女士告诉半岛记者,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送礼品其实是精心策划的营销噱头。老年人只要贪图便宜参加活动,随后就会以“温水煮青蛙”方式上当受骗。有销售人员称,一位顾客的转化成本只需要几十个鸡蛋,算下来连50元钱都不到。

第二,请来“名专家”打消疑虑。为了让老年人坚信保健品的效果,视频里的讲座人常常被冠以国家级营养顾问、名老中医、著名三甲医院教授等头衔。

据此前媒体报道,所谓的专家就是保健品机构的内部员工,只经过几天培训就上岗,医学常识都没有完全掌握。然而,经过一番包装,“大忽悠”变身“名专家”,在讲座中除了夸大一些很小的疾病外,还会凭空捏造出一些病症,给老年人造成心理恐慌,从而自掏腰包购买保健品。

第三,主打“亲情牌”赢取信任。很多保健品机构的销售人员,见到老人都非常热情,嘘寒问暖,表现出比子女还关心老人。“每说一句话,必带叔叔、阿姨。”陈女士告诉记者,公司进行统一的话术培训,各种甜言蜜语都要说。有些保健品机构的销售人员甚至叫老人“爸妈”,每天什么时候吃药都会电话提醒,发展到老人会把家里有什么事、有多少退休金、有多少积蓄都告诉销售人员。

5日下午,半岛记者试图对几家保健品销售机构进行暗访,了解其中的套路,但店内的工作人员非常警惕,对待记者的态度也非常冷淡,完全没有对待老年人的热情。

\
记者采访发现,曹县路上的权健养生馆大门紧闭,招牌已经摘掉。
\

记者来到曹县路22号,这里曾经是权健养生馆,看到店铺的招牌已经摘掉,店铺大门紧锁。“怎么还关门了呢?”青岛市民郭女士当天从李沧打车过来,准备帮朋友拿些权健的保健品和化妆品,结果发现店没开门。在给店主打过电话后被告知,目前店内货被拿空了,本人正在休息,需要补货后再说。

“都看电视了,知道权健被调查,很多人怕自己的钱扔在里面,抓紧先拿出来,朋友在里面存着2000多块钱,也想要拿货,结果发现来晚了。”郭女士向记者分析。随后,记者拨通了店铺门上贴着的电话,表示想要购买保健品,对方表示目前没货,随即挂掉电话。[来源:半岛都市报 编辑:光影]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9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 新闻采编许可证:3712018002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