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青岛垃圾分类试行19年将立法 进入“强制时代”

2019-04-09 09:59:05
责任编辑:光影

先例

在这里,“混装”已成个别

市南区绿岛花园小区的居民,已经切身体会到了垃圾分类的好处。自2013年起,74岁的马光宙就定期从小区物业处领取绿色和灰色两种颜色的垃圾袋。其中,绿色的垃圾袋用来收集剩菜剩饭等厨余湿垃圾,灰色的垃圾袋则用来收集除可回收物、餐厨垃圾、有害垃圾以外的其他生活垃圾。每天下楼扔垃圾时,他便将不同颜色的垃圾袋投掷到对应颜色的垃圾收运桶中。6年时间,他们一家四口已经养成了随手分类的好习惯。

该小区物业经理姜荃说,绿岛花园小区85%以上的居民已经做到将生活垃圾按照可回收垃圾、餐厨垃圾、其他垃圾、有害垃圾进行分类。2013年,绿岛花园成为市南区居民生活垃圾分类的示范小区,物业特意腾出车库两个车位的空间,建成垃圾分类回收站,并配备了两名垃圾分类督导员。

记者在垃圾分类回收站看到,现场共有9个垃圾桶,其中4个蓝色的可回收垃圾桶,1个红色的有害垃圾桶,2个灰色的其他垃圾桶及2个绿色的厨余垃圾桶。厨余垃圾桶和其他垃圾桶内的垃圾袋也与桶身颜色一致,打开其中一个绿色垃圾袋,里面都是果皮果核等垃圾,偶尔也会有纸巾、保鲜袋等垃圾混进来,这些,则由督导员进行二次分拣出来。督导员谢家民告诉记者,现在比以前可好太多了,“一开始,居民扔的垃圾基本上还是混装的。”谢家民和另一名同事的工作一方面是检查居民扔的垃圾分类情况,另一方面就是将混装的垃圾进行二次分类。在推行伊始,他们的工作量非常大,如今,“混装已经从常态变成了个别”。

相比封闭式小区,开放式楼院垃圾分类实施的难度更大一些。市南区分类垃圾推进办公室工作人员李昂坦言,开放小区没有物业进行后续管理,垃圾分类难度大。下一步,他们将引入引导员加大宣传和引导。

趋势

餐厨垃圾分类走向规范

与家庭生活垃圾分类相比,岛城对党政机关、餐饮单位、集中供餐及食品加工企业开展餐厨垃圾分类收集工作,取得的成效非常显著。2016年6月,青岛市就全面完成餐厨废弃物试点目标任务,并通过国家验收,成为全国首批6个通过验收的城市之一。

在位于李沧区滨海路36号的餐厨垃圾处理厂,来自市内三区、城阳、崂山等区市的餐厨垃圾每天通过回收后被集中运送到这里。经过破碎分拣、固液分离、厌氧发酵系统、天然气制取等程序后,餐厨垃圾变废为宝。其中天然气被销售给燃气企业,粗油脂用于生产生物柴油,实现资源化利用。餐厨垃圾处理产生的污水及沼渣,依托现有环卫中转站及污水处理设施,在园区内实现中转处置。

青岛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中心餐厨垃圾管理科科长吕永刚介绍,目前,全市已有8000余家产生单位依法依规签订收运协议,纳入餐厨垃圾分类收运体系,餐厨垃圾日均收运量220吨左右。从无到有,从无序到规范,吕永刚经历了餐厨垃圾分类发展的整个过程。一开始环卫公司为餐饮单位免费配桶,但仍没有单位愿意费时费力配合。于是,他们一边通过办培训班的形式进行宣传,一边进行蹲点执法。“一开始送到我们这里的餐厨垃圾什么都有,铁锅、铁勺、砖头都不稀奇。”负责运行餐厨垃圾处理厂的山东十方环保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家斌说,后来处理厂在分拣处安装了监控,对垃圾收运车上卸下的餐厨垃圾进行监控,如果遇到不合格餐厨垃圾,能通过车号直接查到属于哪个区市哪家餐饮单位,相关部门会直接通知整改。如今,餐厨垃圾的数量和质量都明显上升。目前处理厂正在进行二期扩建,日处理能力将达到300吨。

监督

杜绝分类回收处理的“脱节”

餐厨垃圾分类的成熟经验,值得借鉴。市南区环卫总公司设施综合管理科负责人刘骁介绍,清运居民生活垃圾方面,他们专门购置了9辆垃圾车负责清运厨余垃圾,覆盖市南整个辖区,循环作业。为了确保垃圾车分类清运,他们会进行突击检查,严防“混运”情况的发生。

4月3日,在仰口路附近,一辆平板车上装满了清一色灰色的垃圾桶,而一旁的自动式装卸车则将灰色垃圾桶里的垃圾收集到了一起,“这些是餐余垃圾之外的其他垃圾,我们这个车只清运其他垃圾。”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但现实往往也很尴尬,“我们清运时是按照垃圾桶的类别收集到垃圾车中,但还是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明明是厨余垃圾桶,里面装的厨余垃圾可能只占25%。”刘骁告诉记者,“厨余垃圾混装了太多其他垃圾,垃圾处理厂就不允许按厨余垃圾倾倒处理,我们就得找一处空地,把垃圾倒出来,再一点点分拣出来,浪费人力物力。”刘骁说,“要做好垃圾分类工作,就得彻底解决垃圾分类、回收、处理的‘脱节’问题,让垃圾分类形成‘闭环’。”刘骁他们也正在想办法解决,除了在开放小区设置引导员,还计划招募一批分拣员,并多配备一些分类垃圾车。

为避免混合收运,政府也花了不少力气。孙庆振说,首先是做到收运车辆和分类容器颜色统一。可回收垃圾为蓝色,有害垃圾为红色,餐厨/厨余垃圾为绿色,其他垃圾为灰色。“这样利于居民从视觉上进行分辨,不仅避免混投,也能监督收运车辆混合收运。”

在处理环节,青岛也正在加紧增强末端处理能力。“之所以目前只在市南区进行厨余垃圾分类,是因为位于小涧西的厨余垃圾日处理能力仅为150吨,刚好能满足市南区的厨余垃圾要求。目前正在进行改扩建,明年建成后处理能力将增加到500吨。届时,市北、李沧、崂山、城阳、西海岸新区、即墨等区的厨余垃圾将实现处理全覆盖。”孙庆振说,对于目前青岛市还没有专门处理家庭有害垃圾的设施,下一步将对家庭有害垃圾纳入工业危险废物处理体系。相关部门正在与平度工业危险废物处理厂协调,今后有望将家庭有害垃圾运往该厂处理。

此外,孙庆振坦言,实现生活垃圾分类,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需要环卫、国土、发改等很多部门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更需要各个区市加大经费、人力等投入。[来源:半岛客户端 编辑:光影]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9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 新闻采编许可证:3712018002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